每天資訊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菜單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古人云“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又說“大河無水小河干”,信誰?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有何道理?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中學時代,學習過一篇課文,名為《勸學》,作者為旬子。荀子是戰國末期趙國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世人尊稱“荀卿”。荀子雖為儒家,但是,對儒家思想有所改造與發展,比如,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善於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風格,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比如上述《勸學》一文,就名言頻出,諸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等等。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勸學》中還有一句經典語錄,也常被人引用,那就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意思是說: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旬子的這句話說得很明白,江河湖海,都是由涓涓細流匯聚而成的,小溪能細水長流,江河才會洶湧向前。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但是,近代以來,無論是民間還是媒體,又流行過一句新名言,那就是“大河無水小河干”。“大河無水小河干”最早到底是誰提出的,已無從考證。百度上給出的出處為《謝覺哉雜文選·勤儉持家與勤儉建國的關係》:“‘大河裡無水小河裡幹’,大河裡水越多,小河裡也就都有水了。誰都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為的是我們更幸福地生活在裡面。”謝老的這句“大河無水小河干”,意思應當是,(大河的水由小河的水匯聚而成)大河裡的水量充足,小河才不會乾涸。這是從一新的角度來講全域性和區域性、整體和部分之間利益的依存關係的,符合時代要求。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後來,“大河無水小河干”又被拉伸為“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在中華大地響徹多年。只是,這句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的民間諺語,近期來卻遭到一些人的質疑:“大河有水小河滿”違反自然規律。從“天然河流(如黃河、長江)”從小到大的匯水過程終成大河的規律看,“小河有水,大河才會滿”才是準確表達。如果是從“人工河流(如紅旗渠)”的總渠與其下屬的乾渠、支渠、斗渠、毛渠之間的供水關係來看,“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的表述,也是準確的。無奪民時,則百姓富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老黃在此並不想探討大河與小河之間的自然關係,而是想探究一下這句諺語背後的社會意義。如果將“小河”比作民眾,“大河”比作國家,“國富”與“民強”之間,如何平衡,就是一個嚴肅命題了。

在中國古代,就有“藏富於民”的理念。所謂“藏富於民”,是指中國古代主張國家減輕賦役徵發,透過藏富於民的方式來發展生產、穩定國家財政收入的經濟思想。這個概念最早是誰提出來的呢?春秋時期的政治家、齊國國相管仲提出的:“ 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略,則牛羊遂。(《國語·齊語》)” 意思是,不在農忙時役使百姓而耽誤農時,可保證百姓富裕;祭祀時不掠奪家畜,能使牛羊順利繁育生長。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確實,管仲輔佐齊桓公以來,說法極力主張國家徭役的徵發與賦稅的課徵要適時適量,以此來富民富國。管仲佐政,深受桓公信賴,被尊稱為“仲父”。對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對外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最終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管仲的理念是相當超前的,他很早就明白了“民富”“國強”的相依關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應是每一個公民能夠過上健康富裕的美好生活。“國富”之根本目的還在於“民富”。“國富而民窮”從來不是一個社會得以和諧健康發展的根本之道。越走越偏的“富民”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此後的歷代統治者,也都深受管仲的影響與啟發,盤剝百姓的同時,也不忘令其休養生息。比如,晉代傅玄要求減輕地租,以發展生產,促進民富。再如,唐初魏徵也力主“

薄賦斂,輕租稅

”(《貞觀政要·君道》)。但是,不同的聲音各個時期都有,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曾為富者辯護:“

夫富室,貧之母也,誠不可破壞

(《柳河東集·答元饒州論政理書》)。”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這種論辯,以了宋代更是發展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李覯以《周禮》為據,認為實行一夫百畝制,就能使人盡力,地盡利,從而國實民富。王安石變法時,更是力主打擊大地主、富工、豪賈的兼併,以維護中小地主及工商富裕階層的利益。王安石下臺,變法失敗後,以司馬光為首的反對派,指責王安石的新法是“

奪民

”(《宋史·本傳》),“

破富民以惠貧民

”(《欒城集》)。司馬光們所稱的“富民”,主要是大地主及工商豪富。南宋的葉適抨擊王安石的抑兼併政策時則說認為,富人實有益於貧者,他頌揚富民“

為天子養小民

”,是“

上下之所賴也

”(《水心別集·民事下》)。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到了明清時期,為富民辯護的思想更為突出。特別是鴉片戰爭前後,地主階級思想家,不論開明或保守者,都十分強調保護富民,只是對於富民的階級內容,前者主張包括工商富民,而後者則限於地主。正是因為鬧到民不生的地步,統治華夏200多年的清王朝,才在風起雲湧的變革潮中一朝覆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中國有句古話,叫“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意思是錢財過分集中在國家手中,人心就會離散,錢財分散於百姓手中,人心就會聚攏。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禮記·大學》。”

古人云"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句話現在還管用嗎

老百姓手頭有錢了,才能拉動消費,這樣迴圈往復,民想不富都不行,國想不強也不行。只是,曾經影響極大的一個口號是,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然後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現實是,少數人先富起來了,而大多數人還遠未實現共富的理想,這才是需要引起思考與解決的新課題。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