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菜單

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當歷史的指標在建安二十二年定格時,有些人會注意到三個大事件:這一年,曹操開始使用天子儀仗;這一年,曹操立曹丕為魏太子;這一年,劉備開始進攻漢中。這是建安二十二年發生在政壇的三件大事,除此之外由於這一年瘟疫肆虐,給建安文壇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天威:從漢獻帝讓曹操使用天子儀仗起,曹操距離登頂只差一步之遙。

在當了多年的傀儡之後,漢獻帝終於感到厭倦了,自己這個有名無實的皇帝,在曹操的庇護下已經安穩的生活了這麼多年,君臣之間除了早期的摩擦外一直相安無事,儘管野心勃勃的外戚勢力,一直企圖以我為由來製造事端奪取權力,但都被忠心耿耿的曹丞相所消滅,不過手裡實在沒有什麼東西能再用來封賞了。

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冬,十月,命魏王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資治通鑑》

曹操並沒有推辭,因為在他看來自己的距離帝位只差一步,但在自己這個年紀,他卻不想做這件事。

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南征歸來之後,曹操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年齡已經大了,自己已經不是那個意氣風發,在戰場上可以縱橫馳騁的壯年人,而是一個日暮西山的老年人了,任何人都不能避免老去,秦始皇、漢武帝不能,曹操自然也不能。這個時候,曹操考慮的是該確定繼承人的問題了。

立嗣:本來的板上釘釘,卻變成了讓曹丞相困惑了幾十年的選擇題。

曾經在曹丕和曹植之間,曹操是很難作出選擇的,這本不該成為問題,曾經的最佳人選是長子曹昂。可是在宛城之戰中,曹昂死於亂軍之中,對於曹昂的死,曹操是心存內疚的,因為那個時候,曹操的馬不能騎,自己又受了傷,情況萬分危急。

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傷頰及足,並中公右臂。——《魏書》

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曹昂把馬讓給了父親,在當時的情況下,曹昂這麼做就意味著他把生的機會留給了父親,而自己只能獨自去面對未知的命運。亂軍之中,沒有人會認識長公子,他的生存能力還不如一個雜兵。

昂不能騎,進馬於公,公故免,而昂遇害。——《世說新語》

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這一切都拜張繡和賈詡所賜,但在張繡又投降之後,曹操還是善待了張繡,並且將賈詡留在了自己身邊,作為自己的謀劃之臣。這不僅是曹操的胸襟問題,還是當時時局的需要,曹操除了父親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是政治家。

太祖拒袁紹於官渡,繡從賈詡計,復以眾降。語在詡傳。繡至,太祖執其手,與歡宴,為子均取繡女,拜揚武將軍。官渡之役,繡力戰有功,遷破羌將軍。——《三國志》

張繡投靠的時候,正是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的關鍵時刻,這是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鬥,面對張繡率眾而降,如果單從情感角度來講,曹操是想把張繡殺了為兒子曹昂報仇,為自己雪恥的,就像自己曾經在徐州所做的事情一樣。

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但這次曹操沒有那麼做,他選擇了寬恕,容不下一個張繡,還談什麼納天下之人,容天下之事,張繡因而成為了曹操手下的一員悍將。

五官將數因請會,發怒曰:“君殺吾兄,何忍持面視人邪!”繡心不自安,乃自殺。——《魏略》

相比較而言,曹丕的心胸就無法和父親曹操相比,張繡殺死了自己的兄長,這件事一直記在曹丕的心頭。也因為這個原因,張繡心中不安,最後選擇了自殺身亡。

魏以五官中郎將丕為太子。——《資治通鑑》

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曹操選擇了曹丕,是當時最佳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宗室衰微的情況下,面對世家大族們的權力又一步步的逼迫,曹操不想低頭和妥協,他把希望寄託到了繼續提拔寒門,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辦法上來。

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三國志·魏武帝紀》

曹操的意思很明確,不管什麼出身,不管什麼品行,只要有治國用兵能力的人,大家都要推薦給國家,不要讓這些人才因為自身的缺點和問題而被埋沒了。

休戰:為了解決內部的一些問題,曹操對於劉備的挑釁不得不採取守勢。

在這一年,劉備開始進攻漢中,曹操開始的時候並沒有親征,在我看來不是曹操對這件事不夠重視,而是曹操的身體和魏國內部的政治局面讓他不得不放慢了自己的步伐。

法正說劉備曰:“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三國志·法正傳》

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正如劉備的智囊法正分析的一樣,曹操沒有在得到漢中之後,立刻進攻益州,不是因為他沒有這個打算,而是因為後院起火,很多魏國內部的事情都需要他去處理,因此才放慢了伐蜀的步伐。

魏王操使丞相長史王必典兵督許中事。時關羽強盛,京兆金禕睹漢祚將移,乃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太醫令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謀殺必,挾天子以攻魏,南引關羽為援。——《資治通鑑》

果然不久之後,因為荊州關羽的強勢,許都一些對曹操心存不滿的人就藉著這個機會就發生了叛亂,想內挾天子以令群臣,外引關羽為外援,如果不是曹操應對妥當,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失友:曹操失去了信賴的朋友,建安七子永遠離開了他,成為了回憶。

這一年他失去了太多的朋友,尤其是建安七子之中,除了早年去世的兩位之外,其他的五位:陳琳、王粲、徐幹、應瑒、劉楨,都在這一年因病去世。這對於建安文學的打擊是致命的,從這一年以後,建安文壇就只剩下了“三曹”,而七子則不復存在。

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曹植《說疫氣》

曹植在自己的《說疫氣》一文中,對於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進行了形象的描述。幾乎達到了家家戶戶皆有被瘟疫侵害之人的地步,每家每戶都能夠聽到哭聲,因此所謂的“群體免疫”這一說法,是要建立在大量病患死亡的基礎上的。建安年間的瘟疫,就行了近百年,因此想在短期內達到群體免疫這種效果,還是不要太天真了。

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厭之,亦可笑也。——曹植《說疫氣》

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對於建安年間的瘟疫,很多百姓認為是鬼神所為,對於這一看法,曹植繼承了父親曹操不迷信鬼神的風格,他認為拜神燒香畫符驅鬼是沒有什麼用處的,瘟疫盛行的原因,主要是寒暑交替,季節變化的時候發生的。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七哀詩》

深受瘟疫折磨的建安七子之首王粲,也寫下了著名的《七哀詩》,用來描寫建安二十二年的這場瘟疫。

建安二十二年:天威、立嗣、休戰、失友,曹操記憶裡的四件大事。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已壯士暮年,但他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要去想了,但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曹操多麼想平定兩川擒劉備,攻滅東吳擒孫權,但是這一切都只能讓後來人去做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