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便可“功德圓滿”

菜單

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便可“功德圓滿”

文章作者:琢磨君

有人說,人生下半場,最大的敵人只剩自己!確實如此,人生上半場,我們總是在與別人競爭,不斷給自身增加籌碼。但是人生下半場,我們經常反思自我,開始學會做減法,努力活出一份豁達,一份明白: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國學大師曾仕強也說得很清楚:“這輩子,誰也幫不了我們,誰也害不了我們,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那麼,我們該如何自求多福,過好人生下半場呢?其實,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便可功德圓滿;經常做這2件事,福氣滿滿!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便可“功德圓滿”

“不動心”這個詞語最早出自於《孟子》,即不受外界功名利祿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心態和言行!

公孫丑問:“先生您要是擔任齊國的卿相大官,能得到推行您的道路,雖然由此而成就霸道和王道,不異於古之霸王之君矣。像這樣,您會動心嗎?”

孟子說:“不,我四十歲後就不動心了。”

公孫丑問:“做到不動心有什麼訣竅嗎?”

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便可“功德圓滿”

佛家雲:“萬般皆由心,禍福由心造”,即我們所有的福與禍,都是由內心世界決定的!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心善得善報,心惡得惡報!

也如《省心雜言》中所說:“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慾,俱可以殺身”。慾望可以有,但是一定不可膨脹,若是變成了慾壑難填,就適得其反,容易招致災禍了。

我們唯有戒掉內心過多的慾念——“貪嗔痴”這三個不善根,做到“不動心”,才能遠離禍患與是非,真正做到“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人生下半場,你會發現:真正的福氣就是清福,即處世奇書《菜根譚》中所說的:“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沒有無謂的牽掛,而最大的災禍莫過於多心猜忌。只有每天辛苦忙碌的人,才知道無事清閒的幸福;只有心寧氣平的人,才知道多疑的禍害。

福分不可強求,只有保持愉快的心境,才是追求人生幸福的根本態度;禍患不可逃避,只有排除怨恨的心緒,作為遠離禍患的辦法。正所謂是“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

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便可“功德圓滿”

人生下半場,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即:修為克己,努力改掉上半輩子積累的缺點和過錯。因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恰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了凡四訓》中說,改掉一個人身上過錯的做好辦法就是“從心上改”,如何從心上改呢?

“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

即:人的過失,有千千萬萬種那麼多,都是從心上造出來的,我的心不動,就什麼事情都不會造出來,那麼過失還會從何處生出來呢?

有的人,喜歡女色;有的人,喜歡名聲;有的人,喜歡財物;有的人,喜歡發火。像這樣種種的過失,不必要一類一類的去尋求滅過的方法;只要一心一意地發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現在前;那麼邪的念頭,自然就汙染不上了。所以說,不動心的關鍵是懂得如何養心、修心!

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便可“功德圓滿”

曾國藩作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千古完人,他從30歲開始立志做聖賢,堅持了30多年修身而不動心,其養心、修心的秘訣也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他在臨終臨終遺言中告訴兒子們說:“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慎獨而心安”,修身養性做人做學問的道路,最難的就是養心,養心中最難的,就是做到在一個人獨處時思想、言語、行為謹慎,慎獨就能在處世時做到心安理得。

他在《治心經》開篇便說道:“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陽惡曰忿,陰惡日欲”,治心的方法,應先除去心的毒害,外在的毒惡是忿怒,內在的毒惡是私慾。這便是《周易》中所說的“君子以懲忿窒欲”,君子應該剋制住憤怒,管控自己的慾望。

曾國藩打了一個生動的比方:“所謂窒慾,即降龍也;所謂懲忿,即伏虎也”,我們要強迫控制自己,節制血氣,降服自己的心,這就是佛教所謂的降龍伏虎,最後才能不讓自己的慾望和壞情緒殘害自己的身體,折損福氣和壽命。

人生下半場,我們要學會戒掉情緒,不動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努力改正過錯,努力克服人性的弱點;這樣才能少犯錯,少悔恨,繼而最後功德圓滿、福氣多多!

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便可“功德圓滿”

要說“不動心”是消極地積累福氣,那麼,積累陰德就是積極地造福!正如《易經》所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多修善積德的個人和家庭,必然會有更多的吉慶;經常作惡壞德的個人和家庭,必然會有更多的禍殃。

我們該如何積德,積累哪種德行呢?因為積德有“陰德”和“陽德”的區別,積德不同,福報不同!

《了凡四訓》中解釋到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即:凡是一個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叫做陽善;做善事而別人不知道,叫做陰德。簡而言之,陰德就是指暗中做了好事而不讓人知道,陽德就是指做了好事而得到了名和利的回報!

《了凡四訓》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這句話便是陰德和陽德的福報不同。有陰德的人,上天自然會知道並且會報酬他,而且福報更大。有陽善的人,大家都曉得他,稱讚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但是享受好名聲,容易變得沽名釣譽,為天地所忌,最後反而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所以說,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做人要多積德,而且是多積累陰德,最後才能福報多!

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便可“功德圓滿”

具體又該如何積累陰德呢?我們不妨從抽象到具體,從概念到例子!

《了凡四訓》中專門總結了10件積累陰德的善事: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這裡也只是拋磚引玉,因為善事無窮無盡,那能說得完!我們只要把上邊說的10件事,加以推廣發揚,那麼無數的功德,就都完備了,最後才是真正的功德圓滿、福氣滿滿!

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便可“功德圓滿”

結語:

孟子認為“不動心”,是說人先做到心中有所主,內心才能不會隨著外境被情緒所控制,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懼未來、不念過往!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動心並不是指無情,而是指不受一般私情、情緒的困擾,內心豁達恬靜,心境安詳,理智清明,靜能生慧,慧又生智。如此這般,我們才能一步步達到古人所說的“內聖外王”之境界!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造命者天,立命者我;我們只要肯盡力去做善事,多積陰德,什麼福不可求得呢?所以說,人生下半場,做好了這2件事——不動心、多積陰德,便可功德圓滿、福氣多多!朋友們,您覺得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賬號,並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