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菜單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在清西陵一帶,光緒皇帝妃子墓被盜有不少說法。特別是盜墓者進入地宮後,說得有聲有色,情節比盜墓小說寫的還精彩。

最先進入妃墓地宮的,是李紀光。他臂挽手鋸,腰別利斧,肩挎馬搭……順著蜈蚣梯麻利地鑽進了地宮。四周觀察了一下,便走近了地宮北側棺床正中的棺材,開始“作業”了。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五代女棺,潯陽公主葬具,揚州博物館藏品

他沒直接撬棺,而是選擇在棺頭打洞。

木作行的人都知道,棺材最薄弱之處不是棺壁,也不是棺蓋與棺壁的接合處,因為大殮時,都會用長釘和木栓封死棺蓋,如果年份不久,想撬開並不容易。況且,棺蓋本身就很沉。

最好弄開的地方,是兩端頭尾,棺頭尾的橫板比較薄,都是榫卯結構,與棺材拼合,此承受力最差,這是過去木匠都懂的。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考古中還發現一個現象,棺材如果有盜洞,一般出現在棺尾小頭,而不是棺前大頭,這是為什麼?除了棺材本身的原因外,與棺材放置方式有關。

不論是民間,還是皇家,下葬時一般棺尾均朝外,棺頭靠牆,即屍身腳南頭北(或腳東頭西),望著門,所以從空間上說,這樣擺放棺尾前空間大,方便斧鑿操作。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明蜀王墓被盜棺材

所以,在古今盜墓活動中,如果空間允許的話,盜墓者都會選擇從棺材小頭打洞。

像2007年元月考古發掘的安徽六安雙墩一號漢墓(六安王墓),內棺東側靠近東北角棺尾上便有一個直徑約30公分的圓形盜洞。考古發掘時,還能看到附近留下了斧頭砍鑿痕跡,盜洞中還有一把鏽跡斑斑的鐵斧頭。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安徽六安王棺材頭古代盜洞

同樣的,光緒皇帝本身的棺材也是被盜者從棺頭鑿出盜洞,將其屍體拖出,盜劫一空。

李紀光顯然經驗很豐富,對棺材的結構很清楚。他先用斧頭把棺槨打了一個洞,又用手鋸將此洞鋸出一個能進人的大窟窿。看到這裡,網友應該明白文首所說的李紀光“臂挽手鋸,腰別利斧,肩挎馬搭”,是什麼意思了,那肩挎馬搭有什麼用?盛裝寶物的口袋啊!

接下來,膽子小的網友可能要怕了。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光緒皇帝棺材尾部盜洞

李紀光取來油燈,往洞內一照,發現妃子殮服如新的一樣:頭戴朝冠,身穿朝服,手拿玉石,腰掛錦囊,身邊放著如意。屍體並未腐爛,臉上皮肉尚存,五官依稀可辨。盜墓者這番所見,也為日後推證這位妃子是誰,提供了證明。

這一幕李紀光雖然並非第一次遇見,但還是緊張的。短喘息之後,他馬上鎮定了下來,將頭伸進棺材內,鑽進去半截身,將妃屍身邊的隨葬品,能夠到的全部劃拉到盜洞口。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光緒棺材尾部盜洞已被修補,見白色部分

此時,李紀光留了心眼,他將覺得貴重之物,留了一些,放到棺角處,這才將其它隨葬物往帶的馬搭裡裝。

李紀光這是什麼意思?原來他想私吞,等機會自己單獨來,把寶物盜走。

李紀光見馬搭裝滿了,便慌忙爬上來。

現場將寶物倒了出來,簡單清點後,重新放進馬搭,背到下嶺村姓張同夥家分寶。就在路上,李紀光又耍了心眼,悄悄摸出值錢的金扁方,私匿了起來。金扁方與金鐕一樣,是貴族女性用的髮飾用具,值錢呢。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故宮收藏金扁方

拿了金扁方後,又急於回頭濾坑的李紀光,突然叫喊肚子疼,要先回家。同夥也未多想,便讓他走了。

到了張姓同夥家,把馬搭裡的東西倒到床上。清點時發覺少了一個金扁方和一塊金懷錶。張姓同夥承認金懷錶在他手裡,那金扁方呢,大家 這才明白被李紀光耍了,趕緊追到風凰臺村,從家裡將李紀光揪了出來。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隋恭帝楊侑墓上盜洞

將他拉到外面偏僻的山溝裡,讓他交出金扁方。幾條槍齊齊對著李紀光的腦袋,李紀光怕了,跪在地上求饒,交出了金扁方。

李紀光是識相的,私吞這茬事在盜墓圈並不鮮見,但也是一大忌諱。被發現了要被栽蔥的,就是推進盜洞內或坑中活埋。李紀光知道自己犯忌,所以趕緊交代。還好,同夥並沒有為難他,還分了一份給他。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光緒皇帝妃園寢

盜光緒皇帝妃墓的領頭人是鄂士臣和關友仁,同夥共有8人。鄂關二人本想積點本錢,拉支人馬乾大事的,但除沒資格說話、也不好意思說話的李紀光外,其他5人都主張將寶物分掉。

少數服從多數,最後將所有贓物分成8份,每人一份。李紀光交出的金扁方很貴重,分給哪一個都不公平,最後用砍棺的斧頭剁成八瓣,一人一瓣。

誰先拿?編出先後順序抓鬮,歪好看手氣。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珍妃墓(前)瑾妃墓(後)

寶物分完後,大家散夥。李紀光隨後找機會,自己摸進了妃墓地宮,把私藏在棺角的一堆寶物盜了出來。

不久,社會上傳出了光緒妃園寢被盜的事情。

這事傳到偽滿族國皇帝溥儀那裡,趕緊派皇室人員和偽滿洲國軍警到清西陵調查,捉拿盜賊。

這夥盜墓者都駐在附近,知道不對勁,除李紀光外全都外逃避風頭了。最後事發,就因為李紀光。

李紀光是個光棍,有了錢便吃喝嫖賭,在易縣城裡鬼混。有一次喝醉酒後,用手使勁拍著腰間別的錢包,狂稱老子有的是錢,一輩子也花不完。這事被軍警知道了,引起了懷疑,他錢從哪來了?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光緒妃園寢

抓來一審,果然是盜墓發的財,光緒妃陵盜案由此曝光。

李紀光供出了其他7名同夥,現在書中有關光緒妃墓被經過,都是從他交代的卷宗中來的,不然外界怎麼會知道!之後,李紀光因盜皇家陵墓被砍了頭,這事在當年影響很大。

躲在北京的鄂士臣沒聽到李紀光被殺的訊息,悄悄摸回家拿東西,結果被抓個正著,也被就地正法。其他6人聞訊後化名外逃,一直到日本人投降後才敢回易縣老家。

這幾人中關友仁最精,見勢不妙,帶著分得的贓物走了。據說賣了12000元聯合票子後,闖了關東,一直到1960年中期才回來。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瑾妃墓

真相大白後,有人據此盜墓事件,寫出了劇本《夜盜珍妃墓》,於1980年代拍成電影,成為當年最有影響的一部電影,光緒妃墓被盜也因此被大家所熟知。

但是,被盜的真是光緒寵愛的珍妃墓麼?錯了,被盜的其實是瑾妃墓。“夜盜珍妃墓”,也成了盜墓史最著名的一起張冠李戴。

珍妃與瑾妃是親姐妹,被光緒皇帝雙雙選入後宮。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七月,因八國聯軍打進京城,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西逃,臨行前,命人將已入冷宮的珍妃投進水井中。一年後,慈禧回京後了,才想起派人打澇,打澇出來的珍妃屍體早無人形了。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珍妃溺死井

珍妃溺死井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珍妃溺死井

可以想見,到盜墓者光顧的1938年,珍妃屍體早就應該腐爛成為一堆枯骨了,哪還能殮服如新,屍體未腐,臉上皮肉尚存,五官依稀可辨?只有可能是正常死亡、下葬僅14年的瑾妃,她也是中國最後一位下葬的皇妃。

而從被盜之墓的位置來看,也確是瑾妃墓。

珍妃與瑾妃雙墓並列,東為大,左為貴,東側墓是姐姐瑾妃墓,珍妃在西邊。這與清宮檔案中,“珍貴妃奉安位次在園寢西寶圈”的記載相符,而當時盜墓者開啟的就是東側墓。

珍妃老照片

為什麼盜墓者喜歡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而非撬棺?過去的木匠都懂的

珍妃劇照

況且,珍妃當年是草草下葬於京西的恩濟莊,1913年改葬妃園寢後,也沒有換棺重殮,不會有那麼多隨葬品被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