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帝國的混亂------13冉閔之死

菜單

帝國的混亂------13冉閔之死

帝國的混亂------13冉閔之死

帝國的混亂------13冉閔之死

帝國的混亂------13冉閔之死

書接上回。

冉閔派常煒出使燕國會見慕容俊,慕容俊一見常煒就來個下馬威,言道:冉閔乃石勒之義子,為何篡位自立,僭越稱帝。常煒不懼道:湯武革新武王伐紂。有何不可幾番舌戰,慕容俊理屈詞窮,鮮卑部族見主子沒有面子,紛紛拿刀拿劍,要把常煒殺了,慕容俊假模假式的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但晚間派人暗中利誘常煒,被常煒拒絕,慕容俊大怒,把常煒軟禁。

在襄國那裡,冉閔大帝腹背受敵。有人建議,陛下現在應當深溝高壘。再尋跡而動,冉閔不聽良言相勸,執意帶兵出征。襄國久攻不下,將士疲弊。石祗也知道命在旦夕。拼死抵抗,這時候,羌,鮮卑生力軍從背後殺來,冉閔在三路大軍的夾擊之下,大敗而歸。僅帶幾十個人逃回鄴城。

而冉閔的兒子冉胤的就沒有這沒有這麼幸運了,見冉閔大帝失敗,他們不僅不忠心護主。而且立即造反,將冉胤活捉,送往襄國送給石祇,當做進見之禮,胡人與石祇深恨冉閔,他們將冉胤大卸八塊。石祇總算喘口氣,但回過氣來,立即讓部將劉顯帶兵進攻冉閔的鄴城。冉閔從打人的,成為被打的。此時的劉顯以為冉閔新敗。肯定固守不戰,沒有任何防範,但冉閔大帝武功蓋世,帶兵殺出城外,劉顯看見冉閔大帝金盔金甲,頓時嚇的魂飛魄散,回馬遍逃,主帥逃跑,三軍潰敗,冉閔大帝一路追殺,一直殺到陽平,劉顯立即派人請降,表示願意殺石祗自救,冉閔這才退兵而回。

這時候的的冉閔已經是迴光返照了,冉閔回到鄴城第一件事就是有人報告,說大將王泰要造反,冉閔查都不查就把王泰殺了。回頭再說劉顯,大概劉顯真被冉閔大帝打怕了,說話是真算數,回到襄國,立即造反,將石祗一家以及其他宗室全部斬首,將人頭送給冉閔。那邊的慕容俊見石祗已死,就把常煒給放了。

劉顯見危險解除,立即自立為王,為下一步當皇帝作準備,冉閔見劉顯這樣的都當王爺心中鄙視,讓蔣幹(不是三國裡的蔣幹)輔佐太子,自己帶兵討伐劉顯。

劉顯派大將王寧迎敵,王寧真對的起劉顯,一見冉閔就投降了。帶兵回頭殺劉顯。冉閔殺進襄國,將劉顯族滅,焚燬襄國,返回鄴城,冉閔如此善戰,而且對胡人如此結決絕,引起周邊胡人大懼,此時鮮卑慕容俊已經建立燕國,佔據了幽,薊,並,三州之地。而且有向冀州用兵的意圖。由於冀州屬於冉閔管轄之地,雙方交兵自然無法避免。冉閔大帝準備出兵做戰,剿滅慕容俊。平定燕國。

司徒劉茂希望冉閔堅守不戰,冉閔不聽,執意出兵,劉敏說,陛下此去大難不遠,隨即自殺不想受亡國之辱。冉閔出兵以後,燕王慕容俊大將慕容恪迎敵(又一個牛逼人物出現)兩軍相持,慕容恪覺大得自己是騎兵,冉閔是步兵,應該沒有問題,於是,起兵攻打冉閔,但冉閔大帝奮而迎戰,交戰數十次,而且鮮卑士兵十倍於冉閔,但仍然大敗而歸。慕容恪雖然是燕國第一名將,此時也是深怕冉閔,堅守不出。史載"冉閔素有勇名,所將兵精銳,燕人憚之〃(我很少直接引用史書原話,但此時癮不住直接引用)。

但慕容恪畢竟是兵法大家,用連環馬在平地與冉閔決戰,利用人數眾多活活困死冉閔。冉閔部下士卒拼死殺開一條血路,讓冉閔大帝殺出了重圍 但冉閔大帝的馬受傷倒地,冉閔大帝被活捉。

被送到薊城的冉閔被捆綁去見燕王慕容俊,立而不跪。慕容俊說,你一個奴僕居然也稱帝,冉閔大聲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尚欲篡逆,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可為帝王〃這是冉閔大帝原話,可謂驚濤拍岸,人神震動。慕容俊道,口舌之爭非孤之能(實際上是沒詞了)隨即下令,斬殺冉閔,時年二十七歲。

最神奇的是,斬殺冉閔以後,燕國境內大旱,冉閔埋骨之地周圍七里寸草不生,鮮卑人大懼,慕容恪立即追封冉閔為悼武天王,立廟祭祀。

冉閔既死,鮮卑派大軍直撲鄴城。蔣幹以傳國玉璽為條件,希望東晉收留冉閔後代,東晉先要玉璽,蔣幹無法,只得先把玉璽交出,東晉有了傳國玉璽,總算成為正統。但此時鮮卑部已經殺進鄴城,冉閔皇后與兒子冉智唄送往薊城,大魏亡國,僅立國三年。

可以說啊,冉閔是一位千古英豪英雄,一個優秀的武將,但絕非一個大政治家,殺胡令其彪炳千古,但北方漢人太少,東晉又做山觀虎鬥,冉閔的失敗必然的,最可恥的是,冉閔境內的漢人到黃河岸邊,希望東晉給予救助,東晉懼怕不敢,眼睜睜的看這著這些漢人被追上來的鮮卑部族全部殺死。二十多萬漢人啊,黃河都阻塞了,冉閔大帝如果在天有靈,不知做何感想。

請看下集——14東晉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