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人在投河自盡前,為何要脫掉鞋子?專家:並不是捨不得鞋子

菜單

古人在投河自盡前,為何要脫掉鞋子?專家:並不是捨不得鞋子

引言

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寫道: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

孟子明辨是非,捨生取義的人格準則令人肅然起敬。再如,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楚國被秦軍攻破之時毅然一縱汨羅江殉情。“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愛國詩人屈原心繫國家、不苟且偷生的美好品質,同樣使他流芳千古。在古代,大多數君子賢士重忠義,而輕生死。

古人在投河自盡前,為何要脫掉鞋子?專家:並不是捨不得鞋子

01

“攬裙脫絲履,局身赴清池,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在影片中我們時常可以看見這樣的鏡頭:古人在準備跳河自盡時,都將自己的頭髮散開,眉宇之間充滿了黯然,步履緩慢地走向江頭。而古人跳河自盡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情,便是將自己的鞋子留在岸邊……為什麼古人在投河自盡時要將自己的鞋子留在岸邊呢?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條條框框的繁文縟節無不限制著平民百姓的一言一行,也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古代封建社會的規矩可謂是無所不及,大到生死,小及吃喝,無不充斥著各種禮教。即便如“自殺”這類談及色變的事物,也一併被沉重的封建枷鎖牢牢繫住。因此,古人投河自盡之所以要把鞋子留在岸邊,也完全是為了遵守當時的禮教。

古人在投河自盡前,為何要脫掉鞋子?專家:並不是捨不得鞋子

古人投河自殺時,將自己的鞋留在岸邊,其性質如同留下了一封遺書,闡明自己是自殺的,而不是遭人陷害。為什麼留下“鞋子”證明自己“投河自盡”對古人來說如此重要?原來,古人十分迷信,信奉鬼神。他們認為,凡是橫死之人都不能在死後進入家族的宗廟,橫死包括謀殺、暴斃等等,倘若莫名其妙死在河裡,難免會讓人覺得發生了意外,也就不能在死後進入家族宗廟了……因此,古人投河自盡時將自己的鞋子留在岸上,就是在告訴別人,自己是自殺而亡,死後的牌位要被放進祖宗祠堂。這似乎有一點滑稽,卻又讓人感覺有一點心酸。在決定投河自盡之前,古人要備受絕望的煎熬,還要考慮後人會不會將自己的牌位供奉在祖宗祠堂裡,思想鬥爭可謂是十分激烈了。俗話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著”,想必如若不是遭到了重大打擊,古人一般是不會投河自盡的。

古人在投河自盡前,為何要脫掉鞋子?專家:並不是捨不得鞋子

02

其次,在古代,大多數古人不如當今人們一樣,過分追求生前時的舒適生活。相反,古人卻十分注重入土為安。投河自盡之人將自己的形體不管不顧,扔在了茫茫江面上,死無葬身之地。而留一雙鞋子在河邊,能夠讓其他人發現自己的投河地點,這樣便可以方便打撈自己的屍體。古人認為,只有將屍體好好安葬,來生方才可繼續託生成人。即使自己的屍體不幸沒有被人發現,自己的生前所用物品可以被拿來,做成“衣冠冢”,也能招魂,來生方可投胎轉世。與此同時,官府打撈不到屍體,會即刻派人調查該名死者的死因,在調查清楚之前,不會認定其為自殺。

古人在投河自盡前,為何要脫掉鞋子?專家:並不是捨不得鞋子

03

其實,在古代,鞋子一直有著非同一般的寓意——“寧可試人棺,不可試人鞋”。《聊齋志異》中也有著這樣的場景——“手拿紅繡鞋兒佔鬼卜”。在古人看來,鞋子可以預測兇吉,平息禍亂,避開兇邪。古人投河自盡將鞋子留在岸邊,也是為了告訴這個世界,自己已然心灰意冷,也即將一意孤行,斷不回首。自殺者留鞋於岸邊也是在宣洩自己的悲憤情緒,表達自己已經再無諸多牽掛,也不願再留戀世間……因此,很多現如今很多影片皆藉助古人這一行為,渲染悲涼的氣氛,讓影片內容得以昇華,使人身臨其境,悲從中來。的確,當一個人走投無路、萬念俱灰到了無懼死亡的地步,這實在讓人深感心酸和無奈。

古人在投河自盡前,為何要脫掉鞋子?專家:並不是捨不得鞋子

結語

古人以死明志的行為令人肅然起敬,但時至今日,毋庸置疑,逃避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們依然要勇於面對困難,樂觀面對人生。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贊、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