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這起刺殺事件中無人身亡,不幸的是,它間接結束了蘇聯的命運

菜單

這起刺殺事件中無人身亡,不幸的是,它間接結束了蘇聯的命運

1969年1月22日,時任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勃列日涅夫按照計劃前往莫斯科科伏努科沃機場迎接歸來的航天英雄,順便為他們頒發獎章。數以百萬計的蘇聯百姓圍在電視機前收看現場直播,然而直播卻蹊蹺地中斷了足足有一個小時。訊號恢復後,現場已不見了勃列日涅夫的身影,那一天,全蘇聯謠言頻傳,甚至有人堅信最高領導人已經逝世了。其實這事兒說大不太大,說小還真不算小。

這起刺殺事件中無人身亡,不幸的是,它間接結束了蘇聯的命運

事情要從兩年前說起,當年,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掌管了克格勃,此君是個相當有手段的能人,勃列日涅夫這樣一位精於權鬥而疏於治國的領袖能夠穩穩當當地坐在頭把交椅上,在背後出謀劃策的安德羅波夫可謂是居功至偉。讓自己最有能耐的心腹盯著克格勃這樣一股不怎麼省心的勢力,按理來說已經是最穩妥的安排了,然而,多疑的他卻連安德羅波夫也信不過,暗中塞了個叫做謝苗·庫茲米奇·茨維貢的官員給後者,以“協助工作”為名牽制制約。

茨維貢和勃列日涅夫兩人的妻子是一對親姐妹,這也讓後者願意對其投入更多的信任。然而諷刺的是,安德羅波夫本本分分地做著自己手頭的工作,反倒是茨維貢生了異心。擁有陸軍大將軍銜的他也不是等閒之輩,自己的功勳都是戰爭年代靠本事一點點積累來的,加上仗著勃列日涅夫這個鐵打不動的靠山,我茨維貢憑啥就一定要在你安德羅波夫旁邊當二把手?巧的是,就在1969年1月22日前幾天,他突然接連收到3封密保,稱有個叫做伊利英的青年偷了舅舅的警察制服、兩把手槍和四個彈夾後失蹤了。而根據伊利英之前的言行判斷,他極有可能要對最高領導人下手。

這起刺殺事件中無人身亡,不幸的是,它間接結束了蘇聯的命運

按理說,這樣的大事自然要及時稟報,茨維貢卻覺得這是個搞垮安德羅波夫的好機會。他故意將訊息壓了下來,只派了幾隊人沿著莫斯科的大街搜尋,壓根就沒把問題告訴上司。距離最高領導人動身還有約14個小時時,他又受到了最後一封電報,然而直到啟程前,茨維貢才把訊息有一搭沒一搭地告知了安德羅波夫。

安德羅波夫何許人也?這種小孩子耍脾氣般的手段,他一眼就猜了個大概。為了保證勃列日涅夫的安全,他命令電臺要不斷播報車隊的次序,重點強調最高領導人乘坐第二輛汽車;同時,他勸說勃列日涅夫改乘第三輛汽車,把外表酷似最高領導人的航天專家別列戈沃伊安排在第二輛汽車上。結果,在戒備森嚴的情況下,當車隊剛駛進博羅維茨基大門,刺客就突然衝了出來,對著車隊一口氣打了6發子彈。萬幸的是,沒有人在起事件中身亡,勃列日涅夫僅僅是在剎車時不小心刮傷了眉毛。往小裡說,茨維貢貪圖權位,想要藉機擺上司一道;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一時的私心讓他狠狠地坑了蘇聯一把。

這起刺殺事件中無人身亡,不幸的是,它間接結束了蘇聯的命運

1964年10月,當赫魯曉夫戀戀不捨地鬆開手中的權力時,蘇聯高層的實權大佬們幾乎沒有人會想到,被他們臨時推到頭把交椅上的、作用近乎於傀儡的勃列日涅夫能在這個位子上一坐就是18年。歷史充滿巧合,但它本身卻是個必然,勃列日涅夫能夠“翻身逆襲”的條件有很多,其一,他比較“佛系”的工作方式是受到絕大多數同僚歡迎的;其二,他治國也許不及格,但搞權鬥卻是位真正的能人,擺在檯面上的那幾位看上去各有各的厲害,在勃列日涅夫面前卻都不夠看。鮮為人知的,勃列日涅夫也曾經成就一番偉業,不說名垂青史,最起碼要對得起自己的祖國。1965年末,當與《真理報》副主編一塊散步時,大權初得的勃列日涅夫突然激動地說:

“尼古拉,您與我都是久經沙場的軍人,難道我們還不夠勇敢嗎?”

還沒等對方反應過來,勃列日涅夫就打定主意搞一場改革;它還不能像前任那樣弄得雷聲大雨點小,而是要“在方方面面進行一場徹徹底底的改革”。結果,經濟專家柯西金被賦予重任,歷史上著名的“新經濟體制”應運而生。

這起刺殺事件中無人身亡,不幸的是,它間接結束了蘇聯的命運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裡,得益於改革方案的具體深入,領導一絲不苟的執行,蘇聯還當真呈現出一派久違的蓬勃生機。當然了,在與舊體制的碰撞中,改革還是受到了不小的阻力,然而人們都樂觀地相信,蘇聯離真正的“解放”就只差一層窗戶紙了。誰料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系列變故發生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令莫斯科驚出一身冷汗,從這時開始,蘇聯高層不得不重新審視改革的利弊;好端端的“新經濟政策”在勃列日涅夫的心中動搖了。要命的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緊接著便出現了。

1969年1月22日的刺殺事件發生後,他勃然大怒,要求安德羅波夫找出兇手。資料顯示,後者對整件事分析了個八九不離十,但他當時並沒有對茨維貢下手,而是將責任都推給了刺客——這位年輕軍官對領導和自己的待遇不滿,繼而對國家產生了憎恨。勃列日涅夫聽完,心裡就跟吃了蒼蠅一樣噁心。這就好比是被押到刑場上,劊子手的刀都抬起來了,突然又笑嘻嘻地說:嘿嘿,老哥,跟您開玩笑呢。總而言之,勃列日涅夫當時沒做過多追究,但是心裡卻慌了起來。他斷定,高層內部一定有人想借機除掉自己。處於這種考慮,他很快就策劃了一場反擊。

這起刺殺事件中無人身亡,不幸的是,它間接結束了蘇聯的命運

勃列日涅夫放眼望去,發現眼前的山頭是一座又一座。最令他嫌惡的便是年輕的謝列平。這位曾經的克格勃掌門人三觀太正,啥事兒看不順眼都要站出來挑刺。有一次,勃列日涅夫問,小夥子,你為啥總是一個人出門,連警衛員都不帶一個?謝列平居然當場反問道:

“像您與我這樣的人,用得著保護嗎?”

反正勃列日涅夫對他就是橫豎看不順眼,雖然已經將其架空並沒收了權力,但前者仍不放心,乾脆直接一擼到底——先是給了謝列平一個管教育的閒職,還是個二把手,隨後又逼迫他提前退休。

搞定刺頭,勃列日涅夫又轉而對尼古拉·維克托羅維奇·波德戈爾內下手。要知道,波德戈爾內是從烏克蘭摸爬滾打混起來的,不但手段足夠高明,身後更是有一大堆可以依仗的親信,如彼得·葉菲莫維奇·謝列斯特等。俗話說得好:“強龍鬥不過地頭蛇。”這個問題眼看很棘手,但在勃列日涅夫面前都不算回事兒。他來了招釜底抽薪加各個擊破,將波德戈爾內的親信一個個“明升暗降”,表面上給了更高的權位,實際上高興勁兒還沒過,這些人便發現他們手頭的一畝三分地都已經被拿走了。歷史上哪一次權鬥不是搞得雞飛狗跳甚至是腥風血雨?勃列日涅夫卻能用如此平和的方式搞垮對手,由此足見其手段之強。

這起刺殺事件中無人身亡,不幸的是,它間接結束了蘇聯的命運

當這些明面上的對手都被搞定後,勃列日涅夫又盯上了手底下正忙得焦頭爛額的部長議會主席柯西金。值得一提的是,柯西金為人謙虛謹慎,一點兒野心都沒有,更何況他又是蘇聯核心權力圈中唯一精於經濟建設的領導人,還給蘇聯帶來了新氣象,這樣的一位得力干將,搞他幹啥呢?誰想勃列日涅夫就是鐵了心的玩到底,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氣往柯西金身邊安插了多位親信,搞得改革難以為繼;不僅如此,他還在重要的會議上當場表態:

“看他想出什麼來了?改革、改革,誰需要這個改革?誰又懂得這個改革?更好地工作,這就是問題的一切!”

結果,之前若干年的辛苦努力,一下子付諸東流了。

更糟糕的是,此後的勃列日涅夫就徹底地放飛自我了,他排擠幹才任人唯親,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尤里·米哈伊洛維奇·丘爾巴諾夫:勃列日涅夫居然將這個只有技校文憑的女婿提升為內務部副部長,給了上將軍銜,任由丘爾巴諾夫貪汙腐敗,甚至一度染指國家核心權力。

這起刺殺事件中無人身亡,不幸的是,它間接結束了蘇聯的命運

當大家還在爭論,究竟是赫魯曉夫還是戈爾巴喬夫毀了蘇聯時,勃列日涅夫已經為這個龐大的巨人挖好墳坑了;隨後的十幾年裡,蘇聯便在這種尷尬的境地中一步步嚴重透支,當後人想救一把時,發現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