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楊貴妃名聲那麼不好,為什麼那麼多明星爭著演?

菜單

楊貴妃名聲那麼不好,為什麼那麼多明星爭著演?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楊貴妃名聲那麼不好,為什麼那麼多明星爭著演?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杜甫有《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訊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白居易形容她“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白的《清平調》則說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楊貴妃名聲那麼不好,為什麼那麼多明星爭著演?

1。《楊太真外傳》載:(天寶)十載上元節,楊氏五宅夜遊,遂與廣寧公主騎從爭西市門。楊氏奴揮鞭誤及公主衣,公主墮馬。駙馬鄭昌裔扶公主,因及數撾。公主泣奏之,上令決殺楊家奴一人,昌裔停官,不許朝謁。於是楊家轉橫,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故當時謠曰:“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卻是門楣。”其天下人心羨慕如此。評曰:既“側目”,也“羨慕”。側目的是家人跋扈,羨慕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2。《明皇雜錄》載:楊貴妃嘗以假髻為首飾而好服黃裙。天寶末童謠曰:“義髻拋河裡,黃裙逐水流。”評曰:《新唐書》稱為”服妖“耳。服飾怪異,在古人看來,必生變故,故稱。居然能惹得時人編入童謠傳之,似有厭憎之意。

3。《國史補》載:玄宗幸蜀,至馬嵬驛,命高力士縊貴妃於佛堂前梨樹下,馬嵬店媼,收得錦靿一隻。相傳過客每一借玩,必須百錢,前後獲利極多,媼因至富。

楊貴妃名聲那麼不好,為什麼那麼多明星爭著演?

妲己、夏姬、孟嬴、驪姬、南子、甄宓、蕭皇后、沈珍珠、大小周後,都比楊玉環可憐多了,楊玉環除了給孃家人要好處意外,幾乎沒做什麼對國家人民有意義的事,但是她的名聲其它古代女性要好的多。

楊貴妃雖然不是紅顏禍水,但也絕不是一個賢妃。要知道,中國古代的后妃並不是一般的妻子,而是一種政治身份。人們對后妃的要求並不是不參政,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參政。

大家都知道漢朝的班婕妤。當時漢成帝寵幸她,想要帶她一起乘車,班婕妤堅決拒絕了。她說:“據我所知,凡是有為的皇帝,身邊一定總跟著賢臣,只有桀紂那樣的昏君才整天帶著女人出入。如果我和陛下一起乘車,不是有損陛下的名聲嗎?”

楊貴妃名聲那麼不好,為什麼那麼多明星爭著演?

這才是賢后、賢妃的榜樣。而楊貴妃呢?她雖然很少干政,但是就現有史料來看,她也從來沒有勸導過皇帝要勤政,這難道不是她的失職嗎?事實上,楊家一門能夠飛揚跋扈,在很大程度上不也是和她的縱容有關嗎?這樣看來,傳統史學一提到女人就是紅顏禍水固然不對,但是,一味強調楊貴妃的無辜恐怕也有失偏頗。

楊貴妃是一個悲劇人物。她沒有政治城府,也沒有政治慾望,她只是一個愛好唱歌跳舞、愛好享樂的單純女子。如果能夠始終和壽王生活在一起,她本來可以過一種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但是,她始終難以把握自己的命運。無論是成為玄宗的貴妃,還是最後橫死馬嵬驛,都不是她自己的選擇。

關於的她的影視作品數不勝數,而飾演楊貴妃的角色的女星也被網友大肆的爭議著,而爭議的主題無非是名聲如此不好的楊貴妃為什麼那麼多明星爭著扮演?

楊貴妃作為一個歷史人物,有多大的成分是生活在歷史中的,後人本來很難推測猜度。就距離其時其境比較近的記述來看,杜甫的《麗人行》寫於唐玄宗天寶年間,記述的只是楊貴妃及兄妹春遊的豪華場面。相隔不久之後,被文人以史或筆記、傳奇的方式記述的楊貴妃與民間傳說混雜在一起,不知道在哪兒加上一筆就會變成進一步演義的依據。《新唐書·五行志》說她好穿黃裙,平常給她繡花做衣服的就有700專工,她還喜歡戴假髮,因為當時流行高發髻,戴假髮可以使頭髮高聳蓬鬆,這是說她好美,但沒有什麼筆墨說她美豔。

從《長恨歌》到《長生殿》,如果說在這些來自當時傳聞的記載中,楊貴妃是瑣碎而生動的,白居易《長恨歌》裡的楊貴妃則已經是生活在文學化的傳奇裡了。唐時有新興的傳奇、說唱等文學形式流行,白居易的弟弟就是傳奇寫手,他本人也是說唱文學的愛好者。一日,白居易和其友陳鴻說起民間流傳的楊貴妃故事,兩人相約來寫這個故事,陳鴻作了傳奇《長恨歌傳》,白居易作了《長恨歌》。有一種說法說《長恨歌》就是《長恨歌傳》中唱的部分,所以其中的抒情色彩更多,白居易自己也說“一篇《長恨》有風情”。

楊貴妃名聲那麼不好,為什麼那麼多明星爭著演?

後來戲曲中的楊貴妃形象主要都是根據《長恨歌》來編寫的。早些時間雖然也有杜甫《麗人行》,其中完全沒有情的成分,《長恨歌》不僅有風情,而且因為白居易與傳奇、說唱的一層關係,使他的《長恨歌》本身就具有民間流傳的潛質。楊貴妃故事最完整、最完美的體現當屬洪昇的《長生殿》。《長生殿》寫於康熙二十七年,洪昇自道:“借太真外傳譜新詞,情而已。”

宋明以來,在楊貴妃之外,文人們還塑造了一批同樣無須征服的精品妓女形象,由於她們精於琴棋書畫,在趣味上和表達能力上都脫離了下層、卑賤的社會品級,使她們的誘惑力變成可供觀賞的,被玩味的。在被迷惑的同時,文人們似乎不堪忍受她們不貞不潔的實際境況,往往為她們附加上另外一種貞潔,楊貴妃與明皇生死不離。但這些精品們職業上的公共性不能與某人生死不離,於是就寫她們對朝廷的忠貞,從明末八大中的李香君、柳如是一直到清末的賽金花,民初的小鳳仙,構成了這樣一條完整的線索。既要她們可以被觀賞,人儘可及,同時又要他們在另一個層次上的忠貞。這難道不是自欺欺人的文人們對女性的想象,並由此設計了關於美人的觀念?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