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荀子論儒者之高下:俗儒、雅儒和大儒

菜單

荀子論儒者之高下:俗儒、雅儒和大儒

從學問的角度講,世間有俗人、俗儒、雅儒和大儒之分。不注重學習探究,立身處世沒有堅定持久的信念,一心追求財富和利益,這是俗人。

衣冠不整,不嚴格遵守禮法,治學駁雜,觀點雜亂,不懂得透過效法后王把先王的制度繼承下來,死讀詩書,敗壞本意,不懂得推崇禮義之道的本質。行為似是而非已經和世俗之人沒什麼區別,卻不知道自己的毛病;言談議論和墨子學說已經沒什麼差異,其智慧不足以區分儒墨之別;言必稱先王以欺騙愚昧的世人,以此謀生,得到一點財貨足以餬口便洋洋自得;追隨有權有勢的人,一味阿諛迎合,把他們捧為上賓,心安理得地終生做他們的奴僕而不敢有自己獨立的志向,這是俗儒。

透過效法后王把先王的制度繼承下來,推崇禮義之道的本質,刻苦鑽研詩書,其言行已經大致合乎先王之道,但其智慧還不能把禮法禮教沒有直接涉及的事物統一起來,遇到所讀經典上沒有涉及的內容,還不能觸類旁通。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自欺也不欺人,以此為信念,尊重賢者,敬畏禮法,不敢怠慢驕傲,這是雅儒。

效法先王,能夠把古今的禮義制度有機的統一起來,能夠以淺顯的道理把握廣泛的問題,能夠以先王之道處理當下的事物,能夠透過統一的方法把握萬事萬物,符合仁義的事物即使混跡於鳥獸之中,也能輕而易舉地辨別出來,奇怪的事物和怪誕的變化,即使從來沒有聽過見過,突然出現或發生在眼前,都能夠運用統一的綱紀規範來應對,沒有絲毫的遲疑和不安。實施禮法衡量萬事萬物,自然而然就合乎法度,就像符節一樣合拍,這是大儒。

大儒說的話都是美善的,放之四海而皆準,他們的行為合乎禮儀,他們所辦的事不會令自己後悔,他們面對危機和變化,應對周全而得當。因時制宜,因世事不同而屈伸,無論怎麼千變萬化,他們的原則始終如一。

大儒即使隱居於破屋陋巷,毫無爵位權勢,但王公貴族無法和他們爭奪名聲;即使只擁有大夫的職位,他們的盛名和諸侯一樣顯赫,沒有哪個諸侯國不希望他們成為自己的臣屬,但一個國家的諸侯不能獨自佔有他們,一個國家無法容納他們。

大儒處境困窘之時,不免遭到俗儒的譏笑。通達之時,英才俊傑無不接受他們的教化,大奸大惡或奸巧猥瑣之人無不避而遠之,歪理邪說不敢面對他們,普通人在他們面前自覺會感到羞愧而思進取。大儒之人權勢通達則能一統天下,處境艱難則高潔脫俗樹立高貴的名聲,即使在夏桀盜蹠那樣的亂世,他們也不會同流合汙。因此即使他們去世了,身體被埋葬了,他們的名聲依然不會被埋沒。不是大儒是做不到這些的,仲尼和子弓就是這樣的人。

所以,君主任用俗人,萬乘之國也會滅亡;任用俗儒,萬乘之國僅能維持;任用雅儒,萬乘之國可保平安;任用大儒,則即使只有方圓百里的土地,最多三年,就能實現天下一統,各路諸侯都來臣服。周國雖然只擁有方圓百里的國土,但在文王、武王和周公的領導下,千里之地的大國殷商也不能和他們相抗衡,鞭撻強暴的國家,統一天下,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們。萬乘之國如果任用大儒,則舉手投足之間而定天下,旦夕之間而使天下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