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綜合矛盾體的李白: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菜單

綜合矛盾體的李白: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瀟灑一生的李白,留下了諸多美篇。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他,心中仍然有一絲苦楚。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寫出了多少浪子的心聲,也激勵了多少迷途的世人?如此自信的他,也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惆悵……

綜合矛盾體的李白: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從出生到結束,李白的一生始終是矛盾的,他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在臨終前也發出了“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的感慨,荒涼的心境藏身於灑脫的浪漫主義色彩中,這到現在或許也是很多人的心聲吧。

年輕時的李白曾在家鄉的大匡山讀書,天資聰穎的他從小也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有史書曾經記載:“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好劍術,作賦凌相如”,這也是對李白的讚歎。同時他也深受儒家積極入世思想的薰染,有著那種前所未有的擔當。

綜合矛盾體的李白: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你說他有孟子的覺悟,但他卻又充滿自負。在25歲的時候,李白根本不屑於參加當時的科舉,內心希望透過遊歷拜訪的形式,從而獲得引薦。就在這個過程中,李白創作了諸多的詩歌,到湖北安陸時透過別人的引薦,與唐高宗時期的宰相許圉師孫女結婚。

李白從此也踏上了官場,他崇拜那些以智謀定天下的人。比如張良、諸葛亮、謝安等等,身負青雲之志,但在出山之前,都是以隱者的形象高臥雲泉;一旦風雲際會,他們就能治天下安社稷,李白也是這樣認為的。

綜合矛盾體的李白: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可在京城生活的這三年時間裡,李白沒有在政治上有大的作為,反而創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既然身居高位,那就謀自己的志向,為何把社會現實和腐敗黑暗寫在自己的詩歌中?桀驁不馴的性格也引來了他人的排擠,最終被賜金放還。

這時的李白也深知自己仕途的不順,開始周遊各地來排遣愁緒。在這個過程中,他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當時社會的殘酷和戰爭帶給百姓的疾苦。這時他開始抒發對國家的憂慮和報國之心,李白內心大概是絕望和期望吧。

綜合矛盾體的李白: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你說他政治失敗,這是來源於他的天真,可自己一邊崇尚儒家的出入世之道,又一邊信奉道家的無為,到底該義無反顧地往前衝還是始終保持高昂?矛盾的他寫下了《送蔡山人》一首詩,憤懣、孤獨、失落、憂國、憂民……

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一乘無倪舟,八極縱遠舵。

燕客期躍馬,唐生安敢譏。

採珠勿驚龍,大道可暗歸。

故山有松月,遲爾玩清暉。

第一句表明自己的內心本來也並不想棄世,還是想積極融入這個社會的,但終究還是被這個社會無情地拋棄;

第二句談到自己被拋棄後的感覺,放下世俗,獲得自由;

綜合矛盾體的李白: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第三句借燕人蔡澤早年不得志,但仍不放棄,最終大器晚成的典故來勉勵自己;

第四句說不驚動獵物的獵人才是好獵人;

第五句呼朋喚友,與志同道合者聚集一起,這應該才是內心最大的快樂。

李白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他內心幻想的可能是那些縱橫風雲的歷史人物,這或許是他幻想的舞臺。可歷史終究不會重複,縱橫家的時代早已逝去,這樣的夢想之路自然也只能用“破滅”來代替。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破滅,才造就了這樣一個無與倫比的“詩仙”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