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沿黃珍寶搶先看|四川珍寶知多少:古人在器物上的創造力可真是了不得

菜單

沿黃珍寶搶先看|四川珍寶知多少:古人在器物上的創造力可真是了不得

沿黃珍寶搶先看|四川珍寶知多少:古人在器物上的創造力可真是了不得

“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它指的是晉代左思的《三都賦》寫成後,在洛陽許多人競相傳寫,引起紙價上漲。那你知道在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之前,古人是怎麼傳閱好文章的嗎?月底展出的四川博物院鎮館之寶廣政殘石經上有答案。

珍寶檔案:

廣政殘石經

沿黃珍寶搶先看|四川珍寶知多少:古人在器物上的創造力可真是了不得

五代後蜀

殘長40釐米、殘寬21。5釐米、高7釐米

成都南較場石室中學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石經,指的是中國古代刻於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經籍和佛道經典。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只刊刻了七部儒家石經,分別是熹平石經、正始石經、開成石經、孟蜀石經、嘉祐石經、(宋高宗)御書石經、乾隆石經。蜀石經是這些石經當中字數最多、刊時最長、也是規模最大的一種。

蜀石經通稱“廣政石經”。是五代十國時蜀後主(孟昶)廣政元年間(公元938——965年),在被後世譽為“宰相出版家”的宰相毋昭裔的倡議下,後蜀開始刊刻儒家經籍,到了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才最後完成。

廣政石經前後歷時近200年,共完成《孝經》、《論語》、《爾雅》、《周易》、《毛詩》、《尚書》、《儀禮》、《禮記》、《周禮》和《左傳》十經。宋代又補刻《公羊傳》、《穀梁傳》和《孟子》,使之成為完整的儒家十三經,又名孟蜀石經、後蜀石經、石室十三經。

堪稱“史上最強教材”的廣政石經當年蔚為壯觀,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前往蜀地瞻仰、拓印。將於月底在鄭州展出的廣政殘石經是經歷戰火後殘留的劫後餘碑,碎石殘片上的秀美正楷曾被求知若渴的學子們奉為圭臬,傳頌千年。

珍寶檔案:

青玉大牙璋

沿黃珍寶搶先看|四川珍寶知多少:古人在器物上的創造力可真是了不得

商代

通長60釐米,最寬8。4釐米,厚0。8釐米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除了首輪精妙絕倫的水陸攻戰紋銅壺和廣政殘石經,四川博物院還帶來了一件三星堆遺址的出土文物——青玉大牙璋,它通高59。3~60。5釐米。呈扁平長方體狀,內微凹呈弧形刃,月牙形尖,一尖略長,且刃口鋒利。

玉牙璋在我國曆史上是一種較為重要的禮器,多數學者認為它是用以祭祀山川的禮器,或者舉行重大儀式時手持的儀仗用器。《詩經》裡有這樣的詩句:“乃生男子……載弄之璋”,民間中稱生了男孩叫“弄璋之喜”,可見玉璋早已深入到中國先民的文化生活中。

珍寶檔案:

執鏡陶俑

沿黃珍寶搶先看|四川珍寶知多少:古人在器物上的創造力可真是了不得

東漢

高61。4釐米

四川省郫縣宋家林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執鏡陶俑也是四川博物院此次帶來的珍寶之一。作為四川博物院形形色色漢代陶俑中的一員,她能從被堅執銳的武士俑、熱火朝天的勞動俑、載歌載舞的說唱俑等中脫穎而出,憑藉的是獨特的氣質。

執鏡陶俑於1964年出土於四川,她頭戴雙花頭飾,左手持一鏡於胸前,右手放於右膝,身著硃紅色褶領大秀袍,面帶微笑。有趣的是,這個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持鏡女子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都戴著指環,實在是難得一見。細看貼花執鏡的她,正憨憨地笑著,似乎在說著“安適得慘,巴適得板。”

鄭報全媒體記者 楊麗萍 圖片來源:四川博物院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