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李陵歸降匈奴後結局如何?阿巴坎遺址發現十個字,令人倍感心酸

菜單

李陵歸降匈奴後結局如何?阿巴坎遺址發現十個字,令人倍感心酸

西漢李陵應該是個悲劇人物,當然,這裡的悲劇僅指他的後半生,他的前半生還是非常幸福的。

一:心高氣傲的少將軍

因為他是秦將李信的後裔,漢將李廣之長孫,漢代,選拔官員有“任子”制,無非世襲制的變種,即朝廷官員可以保舉自己的子弟當官,李廣雖然一輩子難封,但他好歹是朝廷高階將領,導致兒子李當戶可以當官,孫子李陵自然就可以借用這層關係進入朝廷。

李陵歸降匈奴後結局如何?阿巴坎遺址發現十個字,令人倍感心酸

先在漢武帝身邊當個侍中,皇帝的小使喚,其後建章宮監,進了羽林軍,再後稍微出征幾次,就升為騎都尉,羽林軍統領,郡級軍官,放現在起碼少將。

其時他不過三十八九歲年紀,這般年紀就當了將軍,人生就是這麼的一帆風順,從此,他也有了點心高氣傲的態勢,俾睨天下人物並時刻準備著再立新功,以期人生路上更進一步,光耀李家門庭。

幸運的是,不久,機會給他等到了。

天漢二年,前99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三萬人馬從酒泉出發,攻擊天山一帶活動的右賢王,右賢王,匈奴二十四長之一,多為單于子弟,右部諸王中地位最高,因此,漢武帝對這次軍事行動相當重視。

特地派能騎善射,曉暢兵機的李陵,專門為大軍押運糧草,自來打仗,大軍長途奔襲,後勤相當重要,從這個層面看,漢武帝還是很重視李陵的。

然而李陵呢,心裡一百個不滿意,不滿意怎麼辦?

跑到武臺殿,漢武帝面前請求說:臣所率部下,多是劍客,勇士,一個個力能伏虎,所以,我請求陛下不要讓我給貳師將軍押運糧草,而是自成一軍,獨擋一面。

李陵立功心切,漢武帝看穿了他的打算:你是不願意做人下屬吧,你的想法不錯,但一次發兵太多,已經沒有足夠的馬匹給你了。

聽到這裡,李陵就拍著胸脯保證了:臣不要馬匹,只願率五千步兵出征,為陛下直搗匈奴王庭。

三十來歲的少將軍李陵就是這麼驕傲,漢武帝被他的勇氣感動,同意了他的要求。

李陵歸降匈奴後結局如何?阿巴坎遺址發現十個字,令人倍感心酸

二:血戰且鞮侯單于

李陵終於如願以償,幾經曲折後,於當年八九月間,率五千步兵從居延出發,直抵匈奴腹部,打算實現直搗匈奴王庭的願望,未曾想在漠南漠北的咽喉要道浚稽山,同且鞮侯單于相遇,是時,且鞮侯單于欺李陵兵少,親率三萬鐵騎包圍浚稽山,妄圖一口吞掉李陵。

李陵能讓他如願以償嗎?不愧是將門世家,有的是打仗的方略,當下把住山口,以大車結營,弓弩手在前,槍盾手隨後,或衝或射,同匈奴血戰。

且鞮侯單于久戰不下,認為遇到漢軍主力,急招左賢王、右賢王率八萬軍馬來援。

據《漢書》記載,雙方戰至最激烈處,李陵一日發五十萬矢,雖然十分英勇,然而畢竟,匈奴兵力在他十倍以上。

數日過後,漢軍死傷泰半,李陵實在獨力難支,於是便邊打邊撤,一直向南,準備撤回居延一線,與大軍匯合,再做道理。

漢武帝時,居延已成漢朝抵禦匈奴的前哨,它屬漠南,在大戈壁之東,是一座東西長三百餘公里,南北長兩百餘公里的盆地。

貳師將軍李廣利、強弩校尉路博德基本就在這一帶活動,李陵往南撤,本身就是想得到他們支援的。

且鞮侯單于緊追不放,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堂堂十餘萬匈奴鐵騎,居然吃不掉李陵這支僅有五千餘人的孤軍。

雙方就這麼打著、糾纏著,結果呢,李陵部下傷亡慘重不說,且鞮侯單于也沒佔到多少便宜,鐵騎成千上萬的死亡,眼看著離居延越來越近,忽然明白,這是李陵有意識的南撤,有意識怎麼辦?

自然擔心中了漢軍的埋伏,打算率軍撤退。

然而,眼看著李陵就要轉危為安的時候,意外的事發生了。

李陵歸降匈奴後結局如何?阿巴坎遺址發現十個字,令人倍感心酸

李陵麾下有個叫管敢的軍侯,因為受到校尉侮辱投降匈奴,投降之後立刻且鞮侯單于說:李陵軍無後援,並且箭矢已盡,只率三千餘人排在陣式前列,分別以黃白二色作旗幟,派精兵射殺旗手即可破陣。

原來他沒有援軍,而且已經彈盡糧絕,且鞮侯單于聞訊大喜,狠下心來,整頓數萬軍馬,瘋了似的發動攻擊。

且鞮侯單于毫無顧忌的瘋狂攻擊,李陵呢,到底是飛將軍李廣的後人啊,三千多人,短刀、大車輻條、石頭,什麼能用用什麼?,就這麼還是讓他撤到鞮汗山,到距漢軍邊塞城郭僅一百餘里。

此時,李陵麾下僅剩六百餘人,但還是沒有援軍的訊息。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李陵再傻也知道,無論李廣利還是路博德,都不會來支援了,到底為什麼呢?

事已至此,李陵心灰意冷,黃昏後,換上便服獨自出營,準備一個人去幹掉且鞮侯單于,去了很久才回來,長嘆一聲說:再給我五千支箭矢,我就能殺出去,然而現在。

望著六百餘名精疲力盡的部下,他知道,不能再做無益的抵抗了,於是吩咐部下各自突圍,是生是死各安天命,結果呢,他帶出居延的五千勇士,只有四百餘人逃了回去。

而他自己,被且鞮侯單于重重包圍,最終萬般無奈,只能投降,為什麼投降,是貪生怕死嗎?

在最後關頭,有部下勸他說:浞野侯(趙破奴)雖被匈奴俘獲,但後來逃回去,陛下仍以禮相待,何況對將軍您呢!

這句話給了他一線希望,他是想保留有用之身,以後再為大漢效力,這一片忠心天日可表?,可漢武帝是怎麼對待他的呢?

李陵歸降匈奴後結局如何?阿巴坎遺址發現十個字,令人倍感心酸

三:傷透了心的李陵

事實上,這一仗李陵是對得起漢武帝,對得起朝廷的,僅率五千步兵,同匈奴十一萬鐵騎作戰十餘日,不但殺傷甚眾,還一直從浚稽山打到鞮汗山,打到距邊塞僅一百餘里的地方,一度都打到且鞮侯單于打算撤軍,這時候,居延方向,李廣利、路博德但有一支軍馬支援,漢軍是一定能取得決定性勝利的。

然而,假設就是假設,李陵最終打敗了,投降了,匈奴且鞮侯單于如獲至寶,不但把女兒嫁給他?,還當場加封為右校王。

右校王地位與右賢王等同,匈奴二十四長之一,在匈奴諸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匈奴如此重視李陵,無非看中他的軍事才能,可李陵一心效忠的漢朝,一心效忠的漢武帝呢?

李陵投降的訊息傳到長安之後,漢武帝不問青紅皂白,立刻捉拿李陵家眷,不久,又聽信傳言,以李陵幫匈奴練兵為由,將他的家眷全部處死。

訊息傳到匈奴,李陵長嘆一聲,幫助匈奴練兵的是李緒(漢奚侯城降將),不是我啊。不是他怎麼辦?

找個機會把李緒殺掉,從此,他就彷彿斷了根的浮萍,再也不敢有回漢的心思了。

不敢有回漢的心思,就能把漢徹底忘掉嗎?

李陵歸順匈奴後,終身不願向南,而是主動要求駐紮漠北,對付匈奴北邊的敵人丁零、尖昆等部。

李陵歸降匈奴後結局如何?阿巴坎遺址發現十個字,令人倍感心酸

蘇武放逐北海之後,李陵曾奉狐鹿姑單于之命前來勸降,當時他是這麼說的:

聽說你走了以後,母親也去世了,妻子也改嫁了,只留下個孩子,現在生死未知,況且大漢皇帝如何對待功臣是有目共睹的。

蕭何怎麼樣,下獄問罪,差點被殺;韓信怎麼樣,還不是身死未央宮中;賈誼怎麼樣,擁有天大的才華,卻被皇帝流放到長沙。

遠的不說就說我的祖父李廣,他的功勞還不大了,匈奴人都聞風喪膽的飛將軍,可最後呢,還不是一生未見提拔,落個拔劍自刎的結局。

我,五千步兵出擊匈奴草原,功勞立得也夠大了,就由於奸人陷害,彈盡糧絕,之所以歸降匈奴,本來還另有打算,可漢皇帝呢,卻不念我們子孫輩世世代代的功勞?,將我全家斬盡殺絕。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不是臣子對不起皇帝,而是皇帝對不起臣子啊。

人生在世,如草木一秋,死了就不會再活轉過來,遺體拋棄在荒郊野外,這時候就是想做一隻野狗都沒有可能,只能任由屍體一天天的腐朽,最終被風沙掩埋,被世人遺忘,就好像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上。

人生就是這樣無常,我們為什麼要為一個不值得效忠的皇帝葬送自己的性命呢。

難道這就是他的真心話嗎?

蘇武拒絕之後,李陵大哭而退,說:今生今世,再也沒臉見蘇武了。

他真的就再也沒見過蘇武嗎?

蘇武被丁零等部搶走牛羊後,是他,派妻子給蘇武送來生活物資,幫助他熬過寒冷的冬天,漢武帝駕崩之後,還是他,告訴蘇武漢庭的訊息。

這就是李陵,身在匈奴,心繫大漢。

漢元平元年,前74年,60歲的李陵在匈奴死去,臨了,穿漢服下葬。

李陵歸降匈奴後結局如何?阿巴坎遺址發現十個字,令人倍感心酸

四:兩千餘年之後的故事

時光如梭,眨眼,兩千餘年過去。

歷史並沒忘記李陵,而是要還給世人一個李陵的真相。

1941年至1945年間,蘇聯考古學家在阿巴坎(西伯利亞哈卡斯共和國首府)以南的地方,發現一座漢式古代建築遺址,經考證,就是李陵歸順匈奴後的住宅。

住宅遺址分兩間,一間正方形,長寬各十二米,一間長方形,長十二米,寬六米,裡面有玉盤、大珊瑚、鐵刀、陶器碎片等物。

尤為重要的是,在第一間,發現幾片鐫刻有漢字的瓦當,上面共十個字,這十個字是:天子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其中“天子千秋”四字居中,“萬歲長”在左邊,“樂未央”在右邊。住宅內還有這十個字,是李陵在提供匈奴單于祈福嗎?

如果是,那應該如其他匈奴貴族一樣,經常唸誦什麼“單于天降四夷賓服”。

可為什麼,李陵要寫“天子千秋萬歲長樂未央”呢,答案已經不用多做解釋。

就這十個字,後人讀之,倍感心酸,我們彷彿看到,落日下,一個孤獨的背影,面向東南佇立,很久很久,直到,雙目中不可遏制的流下深深的淚痕。

匈奴高位不及身歸故國,只可惜的是,歷史再也不給他任何機會了。

參考資料:《漢書》、《匈奴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