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霸榜四十六年的曹皇后!

菜單

霸榜四十六年的曹皇后!

從公元1034年到1079年,長達四十六年間,天下最尊貴的女人只有一個,便是宋仁宗的第二任正妻,曹皇后。

宋仁宗是北宋享國最久的皇帝,在位四十二年,霸榜的時間反而不如妻子長。

本號歷史文章“宋仁宗的隱痛:寵愛和名分給不了同一個女人”提過,仁宗的個人生活很淒涼。曹皇后儘管賢德慈淑、母儀天下,卻得不到丈夫寵愛,一度連自身地位都搖搖欲墜,錦衣玉食的日子,其實也不快樂。

霸榜四十六年的曹皇后!

皇宮大內,想象中應該高手如雲,戒備森嚴。蹊蹺的是,某一天晚上,幾個醉酒作亂的衛兵翻牆踏瓦,竟然越過屋舍奔向寢宮。

皇帝夫婦已經休息,聽到動靜迅速起身。仁宗想要出去察看情況,曹皇后急忙攔阻,同時關緊大門,呼喚宦官首領調兵護駕。

亂兵不得其門而入,在殿外殺傷宮女,聲音傳進屋,有宦官謊稱只是老嫗毆打小宮女。曹皇后怒斥道:“明明有賊在殺人,還敢亂說!”她估計亂兵會放火,命令宦官打水預作準備。亂兵果然點燃簾子,火勢迅速被撲滅。

曹皇后又發動宦官、宮女保駕,行動前親手剪下他們的頭髮,鼓勵道:“明日行賞,以此為證。”眾人奮勇向前,終於擒獲亂兵。

妻子指揮若定,仁宗是不是又愛又敬呢?

完全不是。《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載,第二天,仁宗對重臣們垂淚傾訴,昨晚危急之時,張美人沒有躲在自己房裡,而是冒險來護駕。

樞密使夏竦慣以投機作為進身之階,聞絃歌而知雅意,提出應當尊崇張美人。

他是為更換皇后造勢。

翰林學士張方平拍案而起,求見宰相陳執中,以大義責讓:“皇后尚在而尊崇美人,亙古未有!如果不攔下此事,將被天下人非議。”

陳執中確實擔心輿論,便與另一個宰相梁適竭力諫阻廢后,最後張美人升為貴妃,皇后無恙。

上述禁宮事變,以《宋史》為本,一些細節頗有疑竇,比如宦官怎敢謊報、又怎敢公然救火?曹皇后智勇雙全,何以厚道的仁宗事後全無感激?張美人趕來護駕,在《宋史》中也全無記錄。

宋人王鞏所著《聞見近錄》則說,仁宗聞變,命令曹、張二人各自留在屋裡別出來,曹皇后聽命,張美人卻冒險來到仁宗身邊。如果是這樣,那麼第二天仁宗的反應便不足為怪。可問題是,當時仁宗怎麼能把命令傳出去?

各種史料彼此衝突,真相已經長埋於歷史的灰塵中。

霸榜四十六年的曹皇后!

張貴妃恃寵,一直覬覦皇后大位,經常做些小動作挑戰正牌娘娘。後者謹慎自持,以守為攻,佔住一個“理”字,不忘一個“忍”字。

仁宗對寵愛的女人偏心,但終究是個稱職的皇帝,沒忘記禮義。張貴妃提出,想借皇后的儀仗出遊,仁宗讓她自己去開口。

曹皇后一口答應,臉上毫無不捨之色。

張貴妃自以為得計,高高興興回宮,仁宗卻一盆冷水撲過去:“國家的禮儀規章,上下有序。你想用皇后儀仗,外廷根本不會為你安排。”

貴妃差點噴血,怎麼像是你們兩夫妻聯手坑我?

二女宮鬥,以張貴妃的去世為結束。

然而仁宗始終未對妻子回心轉意,晚年病重得神志不清,甚至在宮裡大喊:“皇后與內侍張茂則謀逆。”重臣文彥博等人心裡明白,阻止張茂則自殺,才沒鬧出笑話。但曹皇后也不敢接近伺候丈夫。

霸榜四十六年的曹皇后!

曹皇后終身未生育,應該也是讓丈夫不高興的重要原因之一。養子英宗,在仁宗駕崩後繼位。他曾由曹皇后收養於宮中,卻不知何故,二人關係並不和睦,全虧富弼、韓琦在中間調和矛盾。

送走沒有感情的丈夫,又要面對頗有怨言的養子,升級為太后的曹氏內心之苦悶,不難想見。這時候生活忽然有了寄託,英宗登基後常常生病,不能處理國事,她被朝臣請出來垂簾聽政。

曹太后出身名門,自幼涉獵經史,更兼博聞強記,理事有條不紊,深得史家讚譽。更可貴的是,她一邊尊重宰相們的意見和權柄,一邊約束孃家曹氏族人,以及身邊近侍,不讓他們仗勢漁利。

第二年,英宗身體好轉,曹太后撤簾重歸深宮。雖然有些捨不得放棄權力,還是以大局為重。她的謙退,讓皇帝和朝臣們長舒了一口氣,作為補償,弟弟曹佾得到一個使相的虛銜(佾讀如義)。

曹佾,就是“八仙過海”中曹國舅的原型。

英宗大權在手,私心發作,想要抬高親生父親濮安懿王的地位,尊之為皇考。但他是以仁宗養子身份繼位,抬高親父,必然貶低養父母。

朝中純臣,司馬光、範純仁(范仲淹兒子)等人強烈反對,而韓琦、歐陽修等機心巧宦,則辜負仁宗舊恩,替英宗奔走張目。這件糾紛,史稱“濮議”之爭。

曹太后自然心中難過。韓琦、歐陽修都是厲害角色,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居然讓她親筆同意。

養子無情,權臣不義,曹太后雖然地位尊崇,又會有什麼快樂?

英宗在位四年就駕崩,兒子神宗繼位。神宗在位期間,任用王安石變法,功過爭議很大,但有一個遠勝其父的優點,厚道。

神宗對於反對新法的前朝老臣很寬容,對於升級為太皇太后的曹氏更是孝順。他經常陪伴這個名義上的祖母外出遊玩,登高望遠時還親自攙扶,承迎娛悅,無所不至。

太皇太后終於有了寄託,得享天倫之樂,一腔慈愛盡付與神宗。神宗退朝延誤,她必定會到屏風後等待,有時候還親自端來點心給孫兒吃。

儘管受到皇帝尊崇,她一如既往自我約束。按照規制,外家男子不得入宮謁見。可是她和弟弟曹佾都已年老,神宗屢次提議姐弟倆見個面,她一直不答應。

有一天神宗直接帶著曹佾求見,太皇太后才同意他們進去。聊了一會,神宗起身先離開,讓姐弟倆得以暢敘親情。太皇太后立即對弟弟說:“這裡不易多留。”說罷打發他出宮。

太皇太后不干預朝政,但會適當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反對新法,反對開戰。神宗沒有全盤聽從,親情也未改。

神宗有時候雄心勃勃地想北伐,攻下幽雲十六州。太皇太后便問:“儲蓄和賞賜的錢財充足嗎?士卒和武器足夠強大嗎?戰爭獲勝,不過是接受群臣祝賀;萬一失利,則將生靈塗炭。此事如果可行,太祖、太宗早已收復,何須等到今天。”

她說得比較委婉,提醒皇帝不要打沒把握的仗。

蘇軾反對新法,政敵們視為眼中釘,炮製“烏臺詩案”,加以借詩譏刺朝政的罪名,要將他置於死地。

很多人都認為蘇軾難逃此劫。

當時太皇太后已經臥病在床,聽說此事,對神宗勸道:“我的病勢已經很沉重,但還記得仁宗在科舉考試中錄取蘇軾、蘇轍兄弟,高興地說:‘我為子孫得到兩個宰相。’現在聽聞蘇軾因為詩作而被投入監獄,是不是仇人中傷他?即使寫詩有問題,算不上大罪,不可以冤枉好人,應該仔細稽核此案啊。”

神宗哭著答應了,蘇軾最終免於死罪。

太皇太后病重期間,神宗多次親自侍奉,甚至衣不解帶。看著天性淳厚的孫兒,她安詳地離開了人世間。

孤獨大半生,總算老有所依。曹氏以皇后的身份與仁宗合葬,這對好人夫婦,以後會不會好好相處?

霸榜四十六年的曹皇后!

相關文章:

宋仁宗的隱痛:寵愛和名分給不了同一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