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張儀與蘇秦出道順序,有先張後蘇說,有先蘇後張說,到底誰正確呢

菜單

張儀與蘇秦出道順序,有先張後蘇說,有先蘇後張說,到底誰正確呢

您的動動手指卻是我奮鬥的目標,忍心讓如此可愛的小編失望嗎大傢伙早上好,不知道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明星大家有沒有印象呢?眾所周知,張儀與蘇秦是戰國時期的兩位縱橫大家,他們又都是鬼谷子先生門下的高徒。但有關他倆誰先出道,卻眾說紛紜,今天給大家歸納一下,並藉機闡述下作者自己的觀念。一。先張後蘇說張儀先於蘇秦投入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說,這有在1973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漢基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證明:蘇秦的年輩比張儀晚,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蘇秦的主要活動均在張儀身死之後。張儀在秦國任相時,蘇秦還沒踏入政壇。

張儀與蘇秦出道順序,有先張後蘇說,有先蘇後張說,到底誰正確呢

二。先蘇後秦說這種說法的依據是《史記》、《資治通鑑》所記載的,二人基本屬於同一時代,是戰國合縱連橫鬥爭中的對手,蘇秦稍早。這一說法比“先張後蘇說”更有竟爭情節、更加有戲劇色彩、符合大眾好奇心理。此種說法認為:蘇秦很早就投入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但是在學習以後因為受不到賞識而非常落魄。他決心補課,於是刻苦鑽研了《陰符》(據說是姜太公所著),從中掌握了遊說技巧。最終得到了燕王的賞識出使趙國,在出使趙國以後蘇秦提出了合縱的策略讓六國共同攻打秦國。恰巧此時,秦惠王派秦軍攻打魏國,生擒了魏將龍賈,並攻克了魏國的雕陰,還打算揮師向東挺進。蘇秦擔心秦國的部隊打到趙國,盟約還沒結締就遭到破壞。於是決定智激同窗張儀入秦,維護處於萌芽期的聯盟。

張儀與蘇秦出道順序,有先張後蘇說,有先蘇後張說,到底誰正確呢

蘇秦派人去悄悄勸說張儀來投奔他,張儀非常高興地到來後,蘇秦卻故意不理不睬,並當眾羞辱後打發他離開。張儀又羞又氣,想到各國諸侯中只有秦國才能威脅趙國,於是便前往秦國。這樣,張儀的激將法就基本達到目的了。蘇秦還暗中派人資助張儀到達秦國,並且幫助他見到秦惠王。秦惠王正躊躇滿志規劃統一六國之事,急需賢才幫助,他與張儀一見如故,並高興地拜為客卿,與他共商攻打各國諸侯的大計。這時,前期暗中幫助張儀的人才說是蘇秦故意激怒他,為的是張儀今後有更好的發展。張儀知道後,感嘆自己沒有蘇秦高明,並許諾在蘇秦當權時不攻打趙國。三。評論兩說張儀與蘇秦倆人雖然各自主張一縱一橫,走的道路不一致,但因出師同門,在運用他們老師的縱橫之技時卻是殊途同歸的。他倆都能深刻領會《鬼谷子》中說的:“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這番話意思是說:對於人而言,賢能不肖,智慧、愚蠢、勇敢、怯懦、仁和義的程度,都是不一致的。根據這些決定開放和閉合,可以進升,可以辭退;可以輕視,可以尊敬。順應規律,在清靜虛無中就可以統治他們。

張儀與蘇秦出道順序,有先張後蘇說,有先蘇後張說,到底誰正確呢

鬼谷子的上述言語是其“捭闔術”的精華,即要想治理天下,必須掌握萬事萬物變化發展的根本規律,考察事物發展的階段,遵循陰陽轉化的規律;瞭解人們的心理活動,要根據每個個體的心理活動而採取相應的對策。在分別遊說六國合縱或者連橫時,張儀與蘇秦都充分了解當時各國的地理位置、國情處境及各國王的心理活動狀況,就是事先都下功夫做足了功課,針對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國王個體應採取了各自不同的策略、談話方式、說服技巧。舉個例子:同樣是楚國,張儀利用當時楚懷王害怕秦國威逼讓出黔中土地的心理,向他提出:可以向秦王建議不要黔中之地,請秦王派太子來楚國作人質,楚國派太子到秦國作人質,把秦王的女兒作為侍候楚懷王的姬妾,兩國永結兄弟鄰邦,不相互打仗的策略。誘騙楚懷王答應屈服秦國而違背“合縱”之約;而蘇秦在遊說楚威王時,因掌握了他不服秦國強盛,妄想楚國稱霸一方的狂妄心理,先獻媚地稱楚國土地遼闊、軍隊強大、糧草充裕,完全具備與秦國抗衡的資格,如不與其他五國合縱反而去接近秦國,則會首先被秦國攻陷(因秦、楚兩國相鄰),還要被迫割讓土地,這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您還不會選擇嗎?楚威王經不住蘇秦的誘惑,答應參加“合縱”。類似楚國,張儀、蘇秦兩人出於各自不同目的,用老師傳授的“捭闔術”等基本理論,分別成功說服六國或“合縱”或“連橫”,可以說玩弄這些國王於股掌之中,當然,這些國王的心理素質也太脆弱了,太沒有主見了,人云亦云啊。

張儀與蘇秦出道順序,有先張後蘇說,有先蘇後張說,到底誰正確呢

對於先張後蘇,還是先蘇後張,哪種說法正確?作者認為沒有必要過分去考證了。兩種說法各有千秋,如非要選擇一種,作者還是傾向於“先蘇後張說”。畢竟“先張後蘇說”,只有馬王堆漢基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作為佐證,這僅是一家之說,依據不夠充分。而“先蘇後張說”,具備《史記》、《資治通鑑》作為充分依據,更有說服力些。再來就技術難度層面分析一下吧,蘇秦的工作難度遠遠比張儀大,因為他面對的是六個國家,各國的情況、領導成員性格不盡相同,而且要將他們磨合在一起,這工作量確實很大,但蘇秦出色地完成了,經他遊說完各個諸侯後,六國達成合縱聯盟,團結一致。結果是秦國十五年沒有敢出兵函谷關。而蘇秦個人也被任命為從約長(合縱聯盟的聯盟長),並且擔任了六國的國相,同時佩戴六國相印。

張儀與蘇秦出道順序,有先張後蘇說,有先蘇後張說,到底誰正確呢

而當時秦國的勢力相比其他六國都強,張儀是代表秦國去說服這些國家不參加合縱聯盟的,其工作難度相對小些,因各國或多或少都懼怕秦國,他只要利用威逼利誘,甚至恐嚇詐騙等手段往往就能成功。再加上,歷史發展規律是分久必合,秦國統一中國已成為當時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張儀完全可以順勢而為。張儀同樣也獲得了成功,他二次擔任秦國丞相,還在魏國出任過丞相。總之,鬼谷子教出的這二位高徒都沒有丟老師的臉,各自將縱橫之術發揮得出神入化,共同上演了一場戰國大戲。值得後人回味、研究。這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如大家對此話題感興趣,希望共同參與討論交流。

張儀與蘇秦出道順序,有先張後蘇說,有先蘇後張說,到底誰正確呢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