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菜單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山東省西部與河北省是以河流為界的,它的上游是發源自河南與山西兩省交界處太行山脈的衛河,在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的徐萬倉村與同樣是發源自山西省太行山脈的漳河匯合後叫做“衛運河”,直到山東省德州市的四女寺水利樞紐匯入南運河,衛運河全長157公里。

衛運河起始點,紅圈所示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對於這條河流,某知識百科上是這麼介紹的:

(衛運河)歷史悠久。秦漢時期稱為清河,為黃河故道,因水清而得名;隋唐兩代是永濟渠的一部分,宋代稱御河,元代臨清到四女寺成為著名京杭大運河的一段,民國後始稱衛運河。

某百科介紹衛運河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看來這條河流是承載著許多歷史和故事的。但是如果有心人去看由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先生主編的《

中國歷史地圖集

》中的隋朝地圖時,會發現今天衛運河的河道與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河道並不在一起,兩者之間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僅有兩個點相交,在一些地方的今、隋兩條河道直線距離相距最遠甚至有20、30公里。

《中國歷史地圖集》隋代時的永濟渠和今衛運河河道示意圖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河道與今天衛運河的河道是真的有一定距離的

今天的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是個千年古縣,在戰國時期屬趙國,當時在一座名為“陶”的小丘旁邊設定了館驛,因此得名“館陶”。在西漢初設館陶縣。清朝、民國時期各版本的《館陶縣誌》均記載“

城西北七里有陶丘,趙置館於其側故名館陶

”。這個城指的是當時的館陶縣城(今山東省冠縣東古城鎮),與今天的館陶縣城隔衛運河相望。

唐朝李吉甫編撰的《元和郡縣圖志》對館陶記載:“

陶丘在縣西北七里,趙時置館於其側,因為縣名

”。從館陶的縣誌和唐朝時期的書籍對比,可見兩者對館陶縣城位置的記載是相符的。同時在《元和郡縣圖志》裡記載館陶縣的河流中,就有了

永濟渠:“白溝水,本名白渠,隋煬帝導為永濟渠,亦名御河,西去縣十里。”

也就是說永濟渠曾用名是白溝或者白渠,隋煬帝時成為永濟渠,因他在渠裡坐龍舟走過一趟,也被叫做御河。這些當然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時永濟渠離縣城的距離,“西去縣十里”,

離當時的館陶縣城有10裡遠

當然古人表達遠近基本上都是個大約數,再加上唐朝的裡和今天的華里也有差別,因此無法從這些記載中確定隋唐永濟渠的準確位置,但也基本可以確定隋唐的大運河永濟渠的位置應該在今天館陶縣城西側才對,這裡距離衛運河道有3、4公里遠的距離。從這一方面看,《中國歷史地圖集》裡繪製的這一帶的地圖還是相當精確的。

今、隋兩條河道及館陶縣城、東古城鎮位置示意圖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說今天的衛運河就是隋朝永濟渠的一部分呢?

在《元和郡縣圖志》的記載裡,可以看到永濟渠的前身是白溝水。說起這個白溝,也很有歷史。

我們的黃河母親河下游在歷史上以“

善淤、善決、善徒”

而著稱,白溝的前身就是黃河的某條改道後遺留下來的河道。周定王五年,黃河自宿胥口(今河南省浚縣、滑縣一帶)決口、改道流向東北,原河道在承接了上游的淇水、蕩水、洹水等河流的來水之後就成為了一條新的河流,這就是“白溝“,並且由於白溝水比相鄰的漳河、黃河清澈,白溝下游也稱為“清河”。

東漢末年,曹操先因攻打袁紹,後又經營河北之地建設鄴城,就依託天然的河道白溝,將其疏浚、開鑿成了運河,透過白溝的運兵、運糧,將中原的洛陽和河北的鄴城緊緊聯絡到一起。到了隋煬帝時開鑿大運河時,黃河以北到涿郡的永濟渠段也是利用了這條“白溝”。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因此可以說正是因為古黃河,才創造了白溝、永濟渠的河道,白溝、永濟渠和黃河有著最直系的“血緣關係”。不但如此,黃河還對隋永濟渠河道向今天衛運河河道的位置“蠕動”、“前進”、“轉變”也是發揮了主導作用

前面也說了,黃河下游有著善決、善徒的特點。但是它的決和徒也是分著時間段的,它的變遷情況共分為七個階段:

1、戰國初期以前的記載缺少階段,黃河下游呈無河堤、漫流狀態;2、戰國中期至西漢末,雖然已經開始建設堤壩對黃河河道進行約束,但這個階段黃河決口、改道較多。3、東漢至北宋前期,雖然在東漢初有兩次大的決口與改道,但經過王景在東漢明帝十二年(公元69年)治河之後,直到北宋初,黃河進入了一個較長時間的安流期。4、北宋慶曆以後,黃河進入了頻繁改道、決口期。5、金代到明朝弘治初年,因南宋建炎二年為阻止金兵南下,人為決河使黃河向南由淮河入海,是黃河向南流的開始。6、明弘治至清咸豐,這一時期黃河干道基本固定,維持了京杭大運河的漕運。7、清咸豐五年以後的河道,形成了今天黃河下游的河道。

在這七個階段中,與永濟渠河道變遷有關係的主要是第1階段和第4階段。第1階段是周定王五年的黃河改道後留下了白溝,使得曹操以及後來的隋煬帝有機會利用開鑿成了運河。黃河促使隋永濟渠的河道移動到今天衛運河河道位置就在第4階段。

宋代因黃河改道造成永濟渠一帶擁有眾多的河道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這一階段,按照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國歷史地理》記載中是從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發生第三次大徒開始的,黃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陽東北)決口,經今滏陽河和南運河之間,合御河(今衛運河、南運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稱這條河道叫黃河“北流”。

其實這是在歷史學家、學者們在比較宏觀的角度上來研究的黃河決口和改道,而在今天衛運河周邊的館陶、大名、冠縣的縣誌、水利志裡對黃河的決口、改道情況,記載的則更是微觀和詳細了:

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河決大名府郭固口(今館陶縣),次年正月修復。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黃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陽東北)決口,向北流經大名入衛河,流經現館陶西、臨清西、東江西至滄縣西北與漳河匯流,從青縣天津入海,宋人稱為北流。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黃河北流入永濟渠,永濟名漸廢,廣稱御河。至和二年(公元1056年),河決大名、館陶。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秋7月,新堤第四埽決,漂溺館陶、永濟、清陽以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7月,河決大名永濟縣,境新堤第四、五埽決,漂館陶、永濟、清河以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七月,大小吳埽決口。元豐四年四月四日小吳埽複決,泛水北流直往御河、黃河流徑衛運河。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從北宋慶曆初的黃河決口到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二月杜充決開黃河南流入淮,黃河北流結束,時間有80多年,根據《海河史簡編》介紹,黃河決口、改道近40次。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決口改道如此之我,黃河對水流流經地的地貌改變是巨大的。

以永濟渠的變化為例,由於黃河含沙量巨大,黃河水流在奪取永濟渠的河道之後,極容易把河道淤塞,如果再有新的決口、改道將無法再走老河道,只能去再衝開一條新河道,就這樣經過多次的淤塞、衝新河道,再淤塞,再衝新河道,反覆下來就形成了千溝萬壑的地貌。並且宋朝後期屬於“多事之秋”,朝廷的精力被牽制在了應付國內農民起義、國外遼金侵犯上,根本無法對黃河進行整治,對永濟渠進行疏通。北宋滅亡後50年,南宋名臣范成大出使金國的時候,他在《攬轡錄》中記載永濟渠

“河已塞”

,大部分河段已經斷流。就充分說明了黃河決口及改道對永濟渠河道的破壞、改變。

永濟渠被黃河改道、決口導致淤塞和斷流,雖然在宋朝後期不能再使用了,但宋朝之後的朝代肯定對運河的運輸有需求的,只要局勢穩定下來,選擇通航條件較好的河段,把它們重新開鑿、疏浚,與黃河改道沒有受影響到的永濟渠河段聯絡在一起,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雖然河道的位置不同了,但仍然是大運河永濟渠、御河。

是什麼時候由隋永濟渠的位置改變到今天衛運河河道位置上的呢?

黃河多次改道、淤塞、沖刷,形成了眾多的河道,那麼究竟是哪一次的黃河改道後沖刷出來的河道,在什麼時間被重新疏通成為今天衛運河的河道呢?由於黃河改道、決口次數太多,無法研究出是什麼時間決口形成的河道就是今天的衛運河河道,可能是一次改道的結果,甚至也可能是黃河多次決口、改道綜合作用、逐漸演變的結果。

對於永濟渠的淤塞,早在北宋時期也進行過修繕,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神宗詔令提舉官程昉疏浚御河。但由於當時黃河改道頻繁,小範圍的疏浚無法改變大局。至於金朝時,雖然對於漕運有較大需求,但是據吳宏岐的《略論金朝的漕運》中所述,金朝的漕糧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滄州、山東省西北部的恩、景、清、獻、深五州,而對於衛州、浚州、滑州、大名府等御河經過、農業發達的地方,金代的《河渠志》沒有記載它們的糧倉設在哪裡,由此可見北宋時的黃河北流對御河的破壞,在金朝時仍沒恢復,可能在金朝也開始對御河進行維修,但還沒等修復完成就已改朝換代。

金朝時,永濟渠和今天衛運河仍有不重合之外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另外,金朝沒有完成對今天衛運河段永濟渠修復的證據就是館陶縣城的搬遷,估計是在北宋時期黃河的頻繁改道、決口使館陶縣城以及周圍都受到了較大程度的破壞,城垣被毀、土地無法耕作,並且極有可能在縣城附近形成了一條較大的河道,這條河道後來就被元朝疏通成為了新的永濟渠、御河。但在金朝時,由於黃河水還不斷北流,不得不將館陶縣城從今天的山東省冠縣東古城鎮,北遷30裡到了今天山東省冠縣的北館陶鎮。

金代館陶縣城的搬遷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定都大都(今北京)的大一統國家元朝,對於漕糧是有著極度渴求、需求的,充分利用永濟渠老河段,並且對因黃河改道損毀嚴重的選擇適宜行船河道進行改造、疏通,將新、老河道連在一起,就形成了在整個元朝時期都十分重要的南糧北運通道——新的永濟渠、御河。

有人說元朝不是在運輸漕糧方面還進行了兩個重要的舉措嗎?

一是開鑿了會通河

,從臨清向濟寧新開了運河,避開了中原地區,聯絡了隋朝大運河除永濟渠、通濟渠之外的河段。

二是開通了海運

,甚至為了節省里程還在山東半島開鑿了膠萊新河,實行海+運河+海的方式。怎麼實行了這兩項重大工程,還要修整、疏浚永濟渠呢?

其實從元朝開始到結束,漕糧走永濟渠到大都的路線一直在執行。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河渠考篇這麼記載:

元初糧運,自浙西入江淮,朔黃河至中灤,陸運至淇門,由御河舟達於燕。

就是漕糧從江南入江淮,從黃河逆水至中灤(封丘)旱站,然後陸運180裡到淇門(今河南浚縣城西南30公里處)入御河。再以船水運到大都。

中灤到淇門要走180裡旱路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這條糧道有多重要?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專門成立了

京畿、江淮都漕運司

就可以看出來,江淮漕運司運糧從江南運至中灤,京畿漕運司負責由中灤運至大都。

並且在海運以及會通河開鑿通以後,這條路線也是一直存在、使用著。這是因為新開闢的兩個糧道都有些

“不給力”

1、海運糧食持續的時間不長,僅在至元二十年(1283年)至天曆二年(1329年)間,不到50年。主要是

耗費民力大、押運糧食官員和付運費的出納勾結貪墨太多、海況太差及盜賊多

等三個方面原因造成的。就連意圖節約海路里程修建的膠萊新河,也因工程量大、技術難度大等原因僅堅持6年就放棄了。

2、新開鑿的會通河在開通之日起,就始終受到水源不足的影響,僅能行小船運力受限,元朝後期的黃河幾次決口改道,流向均是今天山東省西南,也造成了會通河的淤塞。

從以上海運以及會通河的使用情況來看,走永濟渠的運輸漕糧是始終不能放棄的

“生命線”

,為此整個元朝時期都沒有放棄過對永濟渠、御河的維護、疏浚。也正是元朝長時間的使用及維護,永濟渠、御河的河道最終固定到了今天衛運河的河道。

元朝時期的御河已和今天衛運河河道重合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據《館陶縣誌》、《館陶縣水利志》記載:元朝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為解決衛河水量不足,由臨漳境內引漳河一支,經成安、廣平至館陶縣孫莊入衛運河,以利漕運。此河道經120多年後淤塞,後又疏浚。

館陶縣孫莊今天位於衛運河西側,因此從上面這個記載來看,元朝時候的永濟渠、御河河道已經就是今天衛運河的河道了。

館陶老地圖,紅圈處為孫莊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另外《冠縣誌》也記載:元泰定元年(1324年),因水量不足引漳入衛。

《館陶縣誌》:至元九年(1349年),夏四月,詔修河堤。

元朝結束於1368年,在其結束前20年左右的時間,還由皇帝專門下詔維護河堤,永濟渠、御河對元帝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在元朝之後,明永樂年間,決定重開元代開鑿但淤塞的會通河,對會通河採用改進分水樞紐、疏浚運道、整頓壩閘、增建水櫃等手段,徹底解決了困擾元朝的運河缺水問題,終於使大運河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相對於元朝京杭大運河的繁榮,隋大運河永濟渠段則逐漸沉寂了下去,不過在明、清時期,這條河流還是河南省黃河北部、直隸省南部地區漕糧北運的主要通道,還可以顯現著隋大運河輝煌時的餘暉。

去年盛夏時節乾涸的衛運河道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交通條件的進步,到了近、現代,鐵路、公路、航空等新型的交通方式把河流運輸這種傳統方式在中國北方逐步取代。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在河流上游大修水庫造成水源減少,更是讓這條古老運河雪上加霜,除了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短暫的時間內有過運輸之外,這條河流已無法行船,到今天甚至已成為季節河流。在水量最為充沛的夏季甚至還斷流露出河床,這不能不說是這條承載著悠久、深厚歷史文化的河流的悲哀。不過隨著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的申遺成功,以及國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程序的加快,必將給這條河流帶來新生,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吧!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