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何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打,而去北伐和西征?

菜單

為何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打,而去北伐和西征?

誤國之首,東王令李開芳、林鳳祥掃北敗亡之大誤。

”這是忠王李秀成在被俘後所總結的《天朝十誤》之一,李秀成認為派林鳳祥、李開芳孤軍北伐是導致太平天國敗亡的重大失誤之一。

為何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打,而去北伐和西征?

從實際效果來看,太平軍北伐確實沒有取得既定的戰略成果,反而因此折損了大批能征善戰的廣西老兄弟及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諸多悍將,隨後派出的北伐援軍也無功而返,著實是一場得不償失,吃力不討好的賠本買賣。

然而,楊秀清雖然大字不識幾個,卻是當時罕見的軍事奇才,他這麼做必然有他的道理,他的意圖是讓北伐軍在運動中獲得壯大,最終攻陷京師,消滅清妖的大本營。如今來看,楊秀清的北伐意圖簡直是痴人說夢,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卻也並非天方夜譚。

1851年,太平軍從廣西殺出清軍重圍,過湖南、克武昌,迅速擴張至50萬之眾,隨即沿江東下,僅用12天時間便攻陷了六朝古都金陵(今南京)。

為何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打,而去北伐和西征?

太平軍進軍神速,所到之處清軍皆望風披靡,失誤在於沒有分兵固守長江沿岸的城池,以致於定都南京後才發現佔據的不過是彈丸之地,這才派出軍隊溯江而上,發動西征。太平天國佔據南京僅13天,從廣西一路尾隨而至的清將向榮率部抵達城東孝陵衛紮下營壘,由於營壘位於長江以南,故稱江南大營。隨後,欽差大臣琦善在長江以北的揚州建立了江北大營。

江南、江北兩座大營堵住了太平軍向東、向北和向南推進的道路,保護富庶的蘇、松、常、嘉、湖地區不落入敵手,使大清的財源命脈得以持續向朝廷輸血。

太平軍之所以不主動進攻江南、江北兩座大營,根本原因在於打不過,次要原因在於不划算。江南大營建立之初僅有一萬餘人,隨後增兵至三萬餘,它以駐紮孝陵衛的主營為中心,北由長江南岸的石埠橋開始,順棲霞山、堯化門、孝陵衛、高橋門、秣陵關、溧水等地,南至東壩,由北至南形成了一道沿南京城東及城南的有力防線。

為何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打,而去北伐和西征?

江南大營不是武昌、南京那樣富庶的城池,統帥又是太平軍的老對手向榮,手下將領張國樑、德安等俱是令太平軍將士聞風喪膽的驍將。南京四周強敵環繞,太平天國自顧尚且不暇,更不說主動攻打。反倒是向榮在站穩腳跟後主動向城外太平軍發起進攻,幹掉了石達開的哥哥石祥禎等將領。對於固若金湯的南京城,向榮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江南大營與太平天國形成勢均力敵的局面。

楊秀清力主北伐、西征,既是為了擴張天國的勢力範圍,也為了打破清軍圍困太平天國的意圖,更是為了打垮近在咫尺的江南、江北兩座大營。西征期間,太平軍溯江而上,再度佔領安慶、九江、武昌等地,但在進軍湖南,企圖打通兩廣道路時被湘軍猛將塔齊布大敗於湘潭。隨著湘軍的崛起,太平軍先後丟掉了岳陽、武昌等地,幸虧石達開在九江大敗湘軍水平,太平軍才穩住了節節敗退的窘境。

為何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打,而去北伐和西征?

1855年,剛剛平定上海“

小刀會

”起義的江蘇巡撫吉爾杭阿率部圍攻太平天國的東大門鎮江,由此拉開了江南、江北大營首次奔潰的序幕。楊秀清知道鎮江對於天國安危的重要性,從長江上游抽調兵力,以燕王秦日綱為主帥率軍東援鎮江。此役中,先鋒陳玉成冒死強行渡江,與鎮江守將吳如孝取得聯絡,定下內外夾擊的戰術,大敗吉爾杭阿部,取得鎮江大捷,隨後乘勝追擊,殺向江北大營,摧毀清軍營盤一百二十餘座,江北大營就此告破。

楊秀清飛檄調正在江西指揮作戰的石達開回援,與秦日綱相互配合,挾大捷後之餘威,歷經數場惡戰,擊敗清軍驍將張國樑,踏平清軍營盤三十餘座,攻破了圍困天京達三年之久的江南大營,向榮率部撤退至丹陽,用一條白綾瞭解了自己的性命。

為何太平天國留著江南大營不打,而去北伐和西征?

正當太平天國為江南、江北大營的奔潰而歡呼雀躍之時,因內訌而導致的“

天京事變

”極大的削弱了太平軍的實力。清廷命和春再建江南大營,德興阿再建江北大營,天京再度陷入清軍的重重圍困,直到1860年,李秀成、陳玉成率部二破江北、江南大營,取得了“

迴光返照

”般的勝利。

此後,清廷徹底放棄重建大營、圍困天京的戰略意圖,將剿滅長毛的希望寄託在曾國藩和他所率領的湘軍身上。

文/歷史茶坊 點選關注,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原創不易!請動動手指在下方點個贊,歡迎轉發和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