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曹丕將國號定為“魏”,不僅僅是因為曹操和曹丕二人的封爵是魏王

菜單

曹丕將國號定為“魏”,不僅僅是因為曹操和曹丕二人的封爵是魏王

需要說明一下,曹操生前未稱帝,代漢稱帝的是他的兒子曹丕,至於曹丕為什麼將國號定為“魏”,除了曹操、曹丕父子二人的封爵是“魏王”,其實背後還隱藏著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的原因。

曹丕將國號定為“魏”,不僅僅是因為曹操和曹丕二人的封爵是魏王

中國歷史上,以自己的姓為國號的極為少見,大家比較熟悉的也就南朝的陳霸先,作為南朝最後一個朝代,陳朝這一國號,正是因為陳霸先姓陳。陳朝之外,你基本找不出第二個,如果非要找出第二個,那春秋末年的“三家分晉”,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也算吧,這3個國家的國君分別是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算是以姓為國號。

以自己的姓為國號,本身就是很榮耀的事情。巧的是陳霸先在稱帝之前,總攬朝政,進位相國,先封陳公,加九錫,不久便進爵為陳王,也就是說,陳霸先定國號為陳絕非任性而為,他是實打實的透過自己的封爵改國號的,春秋時期有陳國,其開國國君正是陳霸先的祖先陳胡公,而且級別不低,是侯級,與宋、齊、晉、燕等十一國都屬於地位尊貴的大國。

我們迴歸正題,再說說曹丕篡漢為什麼不以自己的姓為國號,說來,這和曹操的身世又有莫大的關係。

曹丕將國號定為“魏”,不僅僅是因為曹操和曹丕二人的封爵是魏王

其實,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雖然《三國志》稱其為西漢名相曹參之後,但另有說法說他其實是本姓夏侯氏,夏侯家族在曹魏這麼受重視或能力證曹操的姓氏就是夏侯氏。而且,曹操之父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不簡單,他歷侍四代皇帝,很有名望,漢桓帝時就被封為費亭侯,曹嵩以曹騰養子的身份繼承了他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曹操與袁紹關係交惡的時候,因為當年袁紹與曹操同是漢靈帝設立的親軍“西園八校尉”之一,對曹操的身世還是很瞭解的,官渡之戰前,陳琳為袁紹代寫的討曹檄文中就寫到“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這一份檄文,簡直如驚天之雷,直接將曹操本閹豎之後的事實大白於天下。事實上,曹操對於養祖父曹騰是很牴觸的,他當權之後重用夏侯氏族人,其實正有認祖歸宗之意。

曹丕將國號定為“魏”,不僅僅是因為曹操和曹丕二人的封爵是魏王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曹操乃宦官之後的身份嚴重製約了他,成為天下笑柄,不僅袁紹取笑他,連袁術、公孫瓚等二流角色也拿他的出身和他開玩笑,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及他的繼任人曹丕無論如何都不可能以曹為國號,這樣豈不是坐實了他宦官之後的事實。

以自己的姓為國號,在曹操生活的三國時代是絕對不可能的,就算往前推數百年也屬罕見,更何況曹操本不姓曹。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獲封魏公,開始建國置官,魏公,是因為曹操當時的封地正是戰國時期的魏國故地,都城鄴城後來也成為漢獻帝統治後期東漢的國都。不久,曹操又加九錫,進爵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於洛陽,終年六十六歲,諡曰武王,繼任者正是他的長子曹丕。

同年十月,魏王曹丕代漢自立建立魏國,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丕何等聰明人,取國號為魏,正是遂了曹操生前之願。

由於曹操的出身複雜,特別是作為大宦官曹騰之後一直飽受各地諸侯的嘲諷,為了擺脫了這種身份上的尷尬,曹操絕無可能以自己的姓“曹”為國號,因為他本來就不是曹氏之後。

曹丕將國號定為“魏”,不僅僅是因為曹操和曹丕二人的封爵是魏王

曹操的封地以鄴城為中心,鄴城後來升級為東漢的都城,獻帝統治後期一直都在鄴城生活,這裡本就是戰國七雄魏國之故地,魏國這個國家很不簡單,當年魏國開國之君魏文侯重用西門豹、子夏等人,富國強兵,開拓大片疆土,終使魏國後來居上一躍為中原的霸主。曹操何等人物,受封魏公,加九錫進爵魏王,相信這一切都是他逼迫獻帝所做的,說明曹操對於魏文侯可是相當崇拜的,他心裡其實很想效仿魏文侯成為中原之主。

不僅是曹操,連曹丕都考慮得很清楚,以姓為國號,與篡國無異,篡國是要受千古罵名的。而魏這個國號,是漢獻帝授予的,獻帝置受禪臺舉行隆重的受禪儀式,是要昭示天下漢朝氣數已盡,此時,以魏為國號豈不是順應天命,可以堂而皇之的接受天命,不至於背個篡國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