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被遺忘的聖人叔孫通,儒學紮根大漢朝堂的決定性人物

菜單

被遺忘的聖人叔孫通,儒學紮根大漢朝堂的決定性人物

【導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透過讀史,我們能明白一個事情的興與亡;透過品讀歷史中人,我們可以清楚一個人的成與敗。歷史其實是一部人性的回憶錄,讓我們透過讀史來盡大可能地糾正我們的缺點,充分發揮我們的優點。

自漢武帝採納董仲舒關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後,儒家思想開始成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主體治國思想。在此之前,有一人真正使儒學在大漢朝堂上站穩了腳跟,為儒學的應用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這個人就是叔孫通。叔孫通是薛地人,在秦朝時成為待詔博士,在漢朝時負責制定朝廷禮儀制度,其經歷可以說是豐富多彩而又富有爭議。

阿諛秦二世,逃離秦朝參加反秦軍隊

秦末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聲勢浩大,秦朝使者向秦二世報告此事。秦二世就召集博士和儒生詢問對此事的看法,30餘多人皆認為“這幫人是反賊,朝廷應發兵平叛”,結果秦二世怒形於色。輪到叔孫通時,他反駁之前的說法,認為“全國一統,天下一家,且明主在朝,這些只是盜賊罷了,秦朝命郡守抓捕即可,無需憂慮”,秦二世聽後大喜,重賞了叔孫通,而將說反賊者下獄治罪,說盜賊者罷免官職。叔孫通回到居舍後遭到一群儒生的嘲諷,叔孫通告訴他們自己差點逃不出虎口,然後逃回薛地,投靠了項梁,輾轉投靠過楚懷王、項羽,最後率人投靠劉邦。

被遺忘的聖人叔孫通,儒學紮根大漢朝堂的決定性人物

叔孫通阿諛秦二世的做法在當時就不會被理解,他回到居舍就被儒生諷刺“先生說了什麼阿諛的話”,更何況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文死諫,武死戰”,後世對他這種做法更不會有什麼好感,清朝的洪亮吉更評價“秦之亡,亡於趙高,實亡於叔孫通一言”。然而,他的做法並沒有什麼錯的。孔子有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又說“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眼瞎)”,荀子也說“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秦二世當時已經變臉了,如果叔孫通仍然說是反賊,必然也沒有什麼好下場,那就是不智和瞽。正如大家常說的一句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秦二世大肆誅殺兄弟和大臣,濫用民力,忠言逆耳,正是叔孫通獨善其身之時,這樣做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效力劉邦,制定朝儀,使儒學在中央政府站住了腳跟

叔孫通投靠劉邦後,看到劉邦討厭儒服,就換上楚服,使得劉邦非常高興;又時常向劉邦推薦勇士,還不得不安慰追隨自己的儒生們,讓他們耐心等待時機。之後,叔孫通被劉邦任命為博士,封為稷嗣君。劉邦稱帝后漢朝禮儀簡單,功臣們仍然沒大沒小,以至於整個朝堂烏煙瘴氣,劉邦對此愈來愈厭惡。叔孫通這時向劉邦毛遂自薦解決此事,說儒學不能進取但可以守成,可以與弟子們結合古代與秦朝禮儀共同制定朝廷禮儀,爭取了劉邦試試看的態度。叔孫通徵招30多名魯地弟子時,有兩名儒生抨擊了叔孫通國外的無能歷史,拒絕參與這次演練,被他罵為不同時變的鄙陋儒生。叔孫通帶著100多人演練了禮儀後請劉邦觀看,劉邦看後直接表示可以用這個禮儀。

被遺忘的聖人叔孫通,儒學紮根大漢朝堂的決定性人物

於是,叔孫通趁著諸侯王朝拜時,安排諸侯王、大臣們演練禮儀,達到了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靜”、全過程“無敢讙譁失禮者”的效果,讓劉邦發出“我今天才知道皇帝的尊貴”的感慨,被封為太常和獲得五百斤黃金的賞賜。事後,叔孫通為追隨自己的30多名儒生向劉邦討官,每個儒生都被授予郎官之職,還將500金黃金分給他們,使得這幫儒生大呼叔孫通是大聖人,知道當世的要務。

叔孫通此舉真正地使劉邦認識到儒學還是有用的。我們看《史記》時發現,劉邦手下人都告誡酈食其不要說自己是儒生,劉邦罵人的時候也經常罵“豎儒”,認為他們沒啥用,對儒學、儒生的厭惡可謂是人盡皆知。試想,在皇帝如此的態度下,叔孫通不適時做出變化,儒學根本在漢朝中央政府沒位置。叔孫通主導漢初朝廷禮儀的制定,直接取得劉邦的信任,也使孝惠帝繼續任用他制定宗廟儀法。

力保太子劉盈

劉邦寵愛戚夫人,晚年更是想廢掉太子劉盈,立趙王劉如意為太子。叔孫通在劉邦見到商山四皓前勸阻劉邦廢太子,遠舉晉獻公廢太子導致國亂、近舉秦始皇不早定太子導致秦亡的事例,指出太子仁孝無過、糟糠之妻呂后不可背棄,以死勸諫太子不可廢;在劉邦說是開玩笑之後,更是指出“太子天下本,不可動搖”,逼得劉邦說會聽叔孫通的話。多重因素的聯合作用下,最終太子劉盈地位得以保住。

被遺忘的聖人叔孫通,儒學紮根大漢朝堂的決定性人物

叔孫通在劉邦面前以死勸諫劉邦不可廢太子,可謂是有所為;也可以說是,見義而為勇也。

替漢惠帝劉盈掩飾失誤,始作獻果之風

漢惠帝即位後經常去長樂宮朝拜呂太后,嫌清道會煩人,就建了一座天橋,正好位於未央宮武庫南面。叔孫通私下找漢惠帝說,天橋建在每月從高寢送衣冠出遊到高廟的通道上面,不可使後世子孫在漢朝始祖的通道上行走;然後,指出天子沒有錯事,又替漢惠帝掩飾這個錯誤,建議多修了幾個高廟。不過,這次勸諫招致後世的批評,被司馬光批評為教漢惠帝文過飾非。

之後又向漢惠帝建議,趁春遊時採摘櫻桃回來,遵循古禮將櫻桃獻給宗廟,漢朝開始颳起了進獻果品的禮儀之風。

被遺忘的聖人叔孫通,儒學紮根大漢朝堂的決定性人物

最終,漢朝採納叔孫通建議所建立的制度,成了歷朝歷代制度的模板。因此,司馬遷稱讚他,迎合世俗,度量事務,制定禮儀法規或取或舍,能夠隨著時世來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唐代司馬貞認為其功可圖。而到了宋代以後,叔孫通本人的評價則每況愈下。北宋司馬光認為,他迎合世俗,使先王之禮沉淪至今,又認為他教漢惠帝文過飾非是荒謬的行為;南宋徐均作詩說他,“如何綿蕞因秦陋,古禮淪亡恨到今”;清朝洪亮吉更是歸罪他,“秦之亡,亡於趙高,實亡於叔孫通一言”;近代薛東籓更是直接稱讚那兩個拒絕他的儒生,“此魯兩生之所以不肯從行,而名節獨高千古也”。

自創立以來,除了孔子在魯國擔任大司寇外,再也沒有人擔任更高級別的職務,儒學在孔子死後更是分裂為八派,孟子、荀子等大儒更沒有機會在朝堂實踐儒家思想,給人一種無用的學說之感,如秦昭王曾當面問荀子“儒無益於人之國”。叔孫通第一次使得儒學從純理論到可操作性的轉變,為後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奠定了基礎。儒生們在朝廷擔任官職,使得儒學在中央政府站住了腳跟,在黃老之學鼎盛之時也能向朝臣教授儒學,促使儒學的傳播,才有了後來儒學取代黃老之學的便利機會。

被遺忘的聖人叔孫通,儒學紮根大漢朝堂的決定性人物

因此,叔孫通對於儒家思想的貢獻可謂功勞極大,哪一家學說不是被中央王朝強勢推動才能流傳至今,如法家、道家、佛教等;而沒有中央王朝支援的思想大多隻存在書本上了,如墨家。後世人物只見到叔孫通身上一些毛病就無限誇大,更譏諷他的做法、讚頌兩個儒生,實為忘本之人,在旁邊指點他人,站著說話不腰疼。理論到實踐的過程本就困難重重,需要付出許多未知的代價。否定叔孫通的做法只能說明自己未經實事,動手能力極差。若只是要求他理論高明、道德尊崇,如何來推廣高明的學說?又如何將高明的學說傳承下去?道不虛行只在人。求全責備,或者強立道德要求,只能培養更多的虛假、懶惰、清談之人,而無益於學說的實踐,更無益於學說的發揚光大。因此,品讀叔孫通事蹟之時,更該看其大體,而忽略一些問題。

目前讀《史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碼關注我的百家號,讓我們一同品鑑這部偉大的史書,瞭解我們先輩的過往,學習他們的睿智、堅持和選擇。歡迎喜歡的小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