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太公望”並非姜子牙之名,“太公”是指代古公亶父

菜單

“太公望”並非姜子牙之名,“太公”是指代古公亶父

姜子牙,名尚,子牙是字,原是呂國後人,因而也被人稱為呂尚。一部

《封神演義》賦予了他神仙的形象,在書中他下凡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兩代,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卸下神仙的面紗,其實姜子牙也不過一普通老人,其生平事蹟《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得較為詳盡。

世人都習慣尊稱姜子牙為“太公望”,誤以為這個“太公”就是指姜子牙。其實,這個“太公”並非指姜子牙,而是指周文王姬昌的祖父,也就是

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者,周族的興起歸功於其敏銳的政治遠見。他為了讓孫子姬昌將來繼承君位,不惜廢長立幼將王位傳給姬昌的父親季歷。周文王在渭水河畔初見姜子牙,奇人異相,談吐不凡,一見傾心,不禁脫口而道:“

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從此,姬昌將其封為太師,於是大家也就跟著叫了。後世尊姜子牙為“姜太公”應該也是從這裡而來。

我們都知道姜子牙是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姬昌被商紂囚禁時,也曾積極參與營救,姬昌的一切利國利民的治國之策基本都是姜子牙的謀劃。但殊不知,姜子牙其實也跟大多數士子一樣,年少不得志,他周遊列國,遊說君王,屢遭碰壁,幾乎沒人肯用他,混到七老八十還是布衣一個。

“太公望”並非姜子牙之名,“太公”是指代古公亶父

對於他遇文王前的落魄生活許多古籍都有描述。《戰國策》記載:“

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

”齊之逐夫,說得是姜子牙曾經因為貧窮,被迫當了人家的上門女婿,但因為不擅生計又被人家掃地出門。而後則說得是姜子牙曾經在殷商都城朝歌做過屠夫,賣過肉,但沒有一樣事情做得好,弄到最後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姜子牙其實就是個落魄文人,除了讀書,一無是處,如果不為君王所用,根本就是廢人一個,連小販都不如。

姜子牙的成功歸功於他的執著,人窮志不短、堅持就是勝利等等這些勵志言辭用在他身上最恰當不過。但是還有重要一環,那就是壽命。姜太公八十遇文王雖然有些誇張,但至少姜子牙遇見文王時已經年紀很大,而在普遍壽命不長的先秦時代,一般那個年齡早就作古了。姜子牙能懷揣理想熬到那個年紀恐怕也只能是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