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讓信仰找到歸屬 寧夏是中國有名的回族聚居地,寧夏伊斯蘭文化

菜單

讓信仰找到歸屬 寧夏是中國有名的回族聚居地,寧夏伊斯蘭文化

讓信仰找到歸屬 寧夏是中國有名的回族聚居地。在南部固原、吳忠一帶,男人都戴著小圓帽,女人則用長巾矇住臉,尖頂穹蓋的清真寺隨處可見。

讓信仰找到歸屬 寧夏是中國有名的回族聚居地,寧夏伊斯蘭文化

儘管他們身處半乾旱之地,卻十分愛好潔淨。他們就是富有伊斯蘭信仰的、獨具風情的回族人。 回族與伊斯蘭教密不可分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回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回族人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伊斯蘭教。

讓信仰找到歸屬 寧夏是中國有名的回族聚居地,寧夏伊斯蘭文化

寧夏之所以成為回族聚居之地,是由於這裡地處東西方交流之樞紐地帶,十分便於伊斯蘭教的傳播和進入。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入,揭開了中國回族歷史的第一頁,對於中國回族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回族形成歷史在寧夏源遠流長,最早可上溯至唐代初期。

伊斯蘭最初在中國的傳教,是由唐初時期來華的穆斯林商人以通商的形式完成的。唐朝初年,都城長安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穆斯林商人的身影。

讓信仰找到歸屬 寧夏是中國有名的回族聚居地,寧夏伊斯蘭文化

由於這時來華的多為商人,所以他們多居留在交通沿線的商業中心。如唐朝首都長安和內地城市洛陽、開封;沿海港口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這部分被稱為“蕃客”的穆斯林與當地漢人通婚,繁衍成“土生蕃客”、“四世蕃客”、“五世蕃客”……構成了早期的“回回先民”。

這些回回先民為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以至對回回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於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通,寧夏地處絲綢之路要衝,來往於中原與西域的各國商人,不絕於道,其中大食人、波斯人及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佔有很大的比重。

讓信仰找到歸屬 寧夏是中國有名的回族聚居地,寧夏伊斯蘭文化

7世紀中葉,由於阿拉伯哈里發帝國的向東擴張,使伊朗、中亞地區講伊朗語的人逐漸改奉伊斯蘭教。講伊朗語的穆斯林也被視為阿拉伯人,他們在唐代文獻上被統稱為“大食國人”。《舊唐書·大食傳》中載,“永徽二年始遣使來貢。

自雲有國已三十四年,歷三主”。 古絲綢之路十分漫長,為了經商方便,他們中有部分長期在寧夏留居下來,成為這裡最早的一批迴族先民。據史載,唐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有大食、回紇出兵助唐平叛。叛亂平息後,其中的一些大食人、回紇人留居此地,成為另一批迴族先民。北宋西夏時期,大食及西域諸國的“回回”貢使、商人非常活躍。

讓信仰找到歸屬 寧夏是中國有名的回族聚居地,寧夏伊斯蘭文化

元朝時期,由於元統治者蔑視漢人,成為西域回族人大量進入中國的時期。那時,元朝廷曾簽發大批中亞、阿拉伯、波斯的軍士、工匠、商人進住寧夏。西夏地區的蒙古宗王阿難答及其所率的15萬部眾之大半皈依伊斯蘭教,進一步壯大了該區域的穆斯林隊伍。

《明史·西域傳》載:“元時回回遍天下。”可見,回族人及其宗教是在元朝得到發展壯大的。13世紀末,包括寧夏在內的西北地區成了我國回族最大的聚居地區,並逐漸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點。修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永寧縣納家戶清真大寺,就是當時回族人丁興旺、經濟發達的真實反映。在清代前期,寧夏回族已有相當規模,乾隆四十六年(1781),“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系回莊”。到了近代,寧夏回族大部分集中在固原、吳忠等地區。 回回人都是穆斯林信徒,他們在寧夏這個地方早已紮下了根,找到了精神的歸屬。

讓信仰找到歸屬 寧夏是中國有名的回族聚居地,寧夏伊斯蘭文化

凡有回族聚居的村鎮,都建有清真寺,有的還不止一座。著名的教堂包括同心清真大寺、永寧納家戶清真大寺、銀川南關清真寺、銀川中大寺、固原上殿坊清真寺、銀川大寺等。同時,在回族地區可見帶有蘇菲主義色彩的道堂或拱北,它們是蘇菲派教眾們的宗教活動場所。 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回族人既引進了阿拉伯世界的伊斯蘭文化,也逐漸形成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獨具特色的回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