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代科舉真的是"寒門難出狀元"?揭秘背後原因

菜單

古代科舉真的是"寒門難出狀元"?揭秘背後原因

“寒門出貴子”歷來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寒門出貴子,顧名思義,窮人家的孩子經過後天的努力,更容易出人頭地。“寒門出貴子”不僅在現代引發熱議,在古代也是備受關注。貴子,有多貴?這個面比較廣。我們不妨縮小談論範圍,定格在狀元這一特殊群體上。

一般而言,狀元是和科舉制度聯絡在一起的。長久以來,尤其是在魏晉南北朝,士大夫把控人才制度,底層人民幾乎沒有出路。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注重門第的人才選拔制度再也難以為繼,科舉制度便步入歷史舞臺。科舉制度自隋唐確立,平民透過讀書考試即可獲取入仕機會。換言之,平民透過科舉考試,是有機會中得狀元的。

古代科舉真的是"寒門難出狀元"?揭秘背後原因

理論上如此,古代有沒有出身寒門的狀元呢?

肯定有。

我國曆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是唐朝的孫伏伽。孫伏伽在隋朝為萬年縣法曹,降唐後,經過科舉考試才成為科舉甲榜第一名狀元。孫伏伽的出身說不上太好,相對於氏族大家無疑屬於貧寒,但肯定比平民要好很多,至少在參加科舉之前的一段時間是比較好的。

南宋思想家、文學家陳亮其實也是一位寒門狀元。陳亮出生於婺州永康前黃龍窟一個沒落計程車人家庭。“陳氏以財豪於鄉,舊矣,首五世而子孫散落,往往失其所庇依。”陳氏在其祖父代,家境富裕,到陳亮的父親這,全家為生活而奔波。或許受此影響,陳亮在青壯年時期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得中;直到51歲時參加禮部的進士考試,才中了狀元。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春榜狀元陳安阝同樣出身寒門。陳安阝閩縣營前(今福建長樂營前)人,家境一般。陳安阝過五關斬六將,經歷了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終於中得狀元。不過,陳安阝並沒有因狀元而貴,反倒是捲入明初南北榜之爭,當了不足二十天就被朱元璋莫名車裂而死。

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也是出身寒門。劉春霖的父親劉魁書是直隸省一個老實淳樸的農民。清末山河破碎,動盪不安,億萬家庭到處流浪。劉魁書先是投奔保定親戚家,後在府衙裡謀到一個差事。劉春霖和哥哥則在鄉下生活,白天下地幹活,晚上挑燈苦讀。後來,他隨哥哥拜本村劉春熙做啟蒙老師。劉春霖家貧,曾因請不起保人而排斥在縣試院門外。兩科後,劉春霖才湊足錢財請得保人,結果中了秀才。而這僅僅是他科舉奪魁的開始。

在古代,寒門學子若想出人頭地,科舉幾乎是最為便捷和有效的途徑。但有效是真的,便捷就不怎麼好說了?考取狀元,一要靠實力,二要看運氣,缺一不可。但實力也有所分,不僅有大量的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古人要想科舉有所成,必須先經過童生試。如劉春霖,考取秀才,首先要蒙館接受啟蒙教育,你得請先生吧,而且名氣越大的報酬就越多,這部分開支就讓很多家庭捉襟見肘了;其次要經過縣試,縣試請保人,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普通家庭很有可能無法負擔。還沒開始,你就已經輸了。

成為秀才只是“功名”的起點。此後,才可以進入正式的科舉考試:鄉試、會試、殿試,並分別取得舉人、貢士、狀元等功名。

古代科舉真的是"寒門難出狀元"?揭秘背後原因

范進幾乎窮其一生,50多歲僅是個童生,而且家中窮苦不堪,直到得到主試官周進的抬舉,應試及第,成為舉人。這僅僅是舉人,狀元更是可想而知。

可見,寒門要想出狀元,不僅有自身非常的努力,還得有家庭,甚至是整個家族的支援。而古代,貧富差距較大,底層平民居多,絕大多數家庭無法供應孩子步入真正的科場。門檻尚不得進,更何談狀元呢?

“中狀元”在古代幾乎是寒門學子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在現代卻非全然如此,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知識成本的下降,窮人可以以低廉的價格獲取知識,成功率則大大提高。一定程度上講,只要你足夠努力,寒門也是可以頻頻出狀元的。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