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嬴政為何會任李信20萬滅楚,卻不納王翦的正見?並不是年少輕狂

菜單

嬴政為何會任李信20萬滅楚,卻不納王翦的正見?並不是年少輕狂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二十二年,李信和蒙武(《王翦列傳》中為蒙恬,但根據《蒙恬列傳》的記載,此時應為其父蒙武)率軍20萬兩路攻楚。

嬴政為何會任李信20萬滅楚,卻不納王翦的正見?並不是年少輕狂

秦軍初勝。李信在攻克楚都鄢郢(壽春)之後,向西進攻,擬與蒙武會師,卻遭遇了尾隨而來的楚軍的攻擊,終大敗而歸。

李信的結局

戰敗之後,史書上只說嬴政再請王翦出戰,卻沒有如何處置李信的記載。

李信應該沒有遭到太嚴重的處罰。因為在接下來的秦始皇二十五年滅燕、二十六年滅齊之戰中,王賁“與李信破定燕、齊地”。

這個記載應當是可信的。

因為與李信一起攻楚的蒙武,也在接下里的秦始皇二十三年“與王翦攻楚”,二十四年再次攻楚。

但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秦一統天下之後,李信和蒙武卻再沒了記載。

秦始皇二十八年,嬴政東巡琅琊,並留下刻石。在刻石的內容中,留下了一份隨從官員的名單。

因為有軍事威懾的意思,包括王翦、王賁父子在內的,秦一統六國的主要軍功功臣都在這份名單之中,但李信和蒙武卻沒在其中。

而同時,漢初的隴西李氏以李信為始祖。兩下印證說明,秦統一後,李信或被雪藏,或辭官歸隱,大致在遠離咸陽的隴西一帶生活。

嬴政為何會任李信20萬滅楚,卻不納王翦的正見?並不是年少輕狂

秦始皇二十一年,王翦李信攻燕,此時李信尚且“年少壯勇”。數年之後,王翦父子尚被重用,而李信卻消失了。

這至少說明,他並不是因為年老辭官,而是年紀輕輕就隱居隴西了。

根據秦國的慣例,經此大敗,即使功高如白起、胡傷、蒙驁等人,也要受到一定的處罰,況且秦始皇本人並不是什麼寬仁的君王。

而李信、蒙武二人,卻能夠在隔年就重新受到啟用。數年之後,天下一統,卻又同時神奇的消失了。

不得不說,這個結局看似平常,卻十分的不合情理。

那麼,這中間藏著什麼秘密呢?我們需要回過頭來,看看那場著名的廷議。

神秘的第四人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二十一年,韓趙已滅,魏都大梁也被王賁團團圍困,逃往遼東的燕國和偏遠的代國已是垂死掙扎,齊國還在親秦的睡夢中未醒,因此楚國就成了秦國接下來的主要進攻物件。

為此,秦王嬴政召開了廷議,討論對楚的進攻方略。

便是在這場廷議上,李信和王翦分別提出了20萬和60萬攻楚的方略。

嬴政為何會任李信20萬滅楚,卻不納王翦的正見?並不是年少輕狂

大多以為,嬴政是因為激賞李信的壯勇而同意了李信的方略,但事實上,這件事沒那麼簡單。

在這之前,李信的軍事經歷僅僅是擔任王翦的副將,千里追擊燕軍,迫使燕王喜殺了燕丹,而沒有單獨率軍作戰的記錄。

也就是說,此時的李信僅僅是勇將,而沒有到達帥的那個高度。

那麼,是不是嬴政誤以為楚國虛弱,而與李信一樣年少無畏呢?

可以肯定的說,不是。

因為秦與楚國作戰並不是一次兩次了。就在當年,王賁率軍滅魏之前,就曾進行過嘗試性進攻,而沒有得逞。

要知道,此時的王賁已經是多次領軍的大將,尚且啃不動楚國。

已經親政十餘年、決策過多次大戰的嬴政,會如此輕率,輕易的相信一個年少輕狂的李信提出的方略?

這樣的機率,幾乎為零。

但後來的事實的確是,嬴政摒棄了王翦的正確決策,而採用了李信的方略。

嬴政為何會任李信20萬滅楚,卻不納王翦的正見?並不是年少輕狂

而更加離奇的是,因為意見沒被採納,王翦竟然撂了蹶子,“謝老病歸”。

這幾乎就是給嬴政難堪。

要知道,王翦雖負盛名,但此時的王翦,至少沒有當年白起的功勳和地位。白起的下場僅僅發生在30年前,王翦不可能不知道,現在一言不合就要撂挑子,這不符合王翦的作風啊?

事實上,那場廷議的參與者,不只是嬴政、李信和王翦,至少還有神秘的第四人在場。而這個人,或許才是導致王翦這麼做的原因。

因為各種原因,戰國末年的很多事件都語焉不詳。但一條不起眼的資訊,透露出了這件事背後的秘密:

秦始皇二十一年,“昌平君徙於郢”。

昌平君的秘密

這個昌平君是個什麼人,他為何在此時被遷徙於楚故都郢,他與這件事有著什麼樣的聯絡呢?

昌平君的名字叫做熊啟,他的身份是楚考烈王的兒子,秦昭襄王的外孫。

嬴政為何會任李信20萬滅楚,卻不納王翦的正見?並不是年少輕狂

大約在嬴政之父秦莊襄王時期,熊啟被封為昌平君,與他一同受封的還有他的兄弟昌文君。這兄弟倆當年和呂不韋一起平定了嫪毐的叛亂,保住了嬴政的王位。

然而,除了這點蛛絲馬跡之外,這兄弟倆的記載實在寥寥,甚至昌文君叫什麼名字我們都不知道。

子彧曾在多篇文章中分析過,再此就不贅述。總之結論是,昌平君和昌文君是秦國貴族利益集團楚系集團的掌門人。

在經過一系列運作之下,他們扳倒了趙太后和呂不韋,而在攻楚之前的這近10年時間裡,擔任秦國相邦的正是這個昌平君熊啟。

也就是說,在李信和王翦提出攻楚方略的那場廷議上,昌平君熊啟應當是在場的,他就是那個神秘的第四人。

也就是說,熊啟作為楚國的公子,楚系集團的代言人,現在卻與秦王嬴政一起討論如何滅楚。

那麼,問題來了,熊啟究竟是應該站在秦國的立場上,還是母國楚國的立場上呢?

宣太后和魏冉,楚系集團的首任領導人,也曾面臨這個抉擇。

但他們和楚王室關係疏遠,當時的戰略目的也不是滅楚而是弱楚。

因此他們很容易的就選擇了,站在秦國的立場上,這也是楚系集團得以在秦國立足的原因之一。

嬴政為何會任李信20萬滅楚,卻不納王翦的正見?並不是年少輕狂

但現在,面對宗廟存亡,作為楚國正牌公子的熊啟,這個選擇就要難的多了。

沒有直接記載表明熊啟的立場,但嬴政卻對熊啟起了疑心,不再信任於他,卻是事實。

因為廷議後不久,昌平君就被罷相,貶謫郢陳。從此再沒有昌平君回咸陽的記錄,而兩年後,昌平君卻被楚將項燕擁立為楚王,反秦於郢。秦始皇二十四年,熊啟被殺。

而昌文君,這個不知姓名的楚系貴族,也死於秦始皇二十四年,死因不明。

也就是說,早在那場廷議之上,嬴政和熊啟兄弟倆的信任就出現了巨大的裂痕,導致了他們走上了相反的道路,這也是他們被神秘化的原因。

王翦的智慧

那麼,熊啟被殺和王翦李信攻楚兩件事之間,有著什麼樣的聯絡呢?

很明顯,熊啟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也對楚國十分了解,所以基本可以斷定,他會贊成王翦的意見和方略。

而這,才是嬴政為何要採用李信的方略,而摒棄王翦的方略的原因所在。

嬴政為何會任李信20萬滅楚,卻不納王翦的正見?並不是年少輕狂

醉翁之意不在酒,嬴政的真正目的,是要在滅楚之前打壓相邦昌平君熊啟,清楚身邊的最後一個外戚集團-楚系集團。

所以,李信王翦提出什麼樣的方略不重要,重要的是熊啟贊成哪個方略。而嬴政正要借摒棄王翦的攻楚方略,來達到熊啟罷相、將楚系逐出朝堂的目的。

子彧之所以敢這樣說,除了剛剛提到的昌平君被貶,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嬴政親政時,朝堂之上的外戚集團僅剩楚系,而昌平君之後,秦國朝堂上再無外戚貴族集團出現。

而且,只有這樣,才能解釋清楚很多事情。

首先,王翦的智慧。

王翦的善終,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善於謀國,更善於謀身的人。

而這場廷議之後,王翦意識到犯了嬴政的忌諱,便主動隱退;同時嬴政在李信失敗後裝模作樣請出山的時候,王翦又拼命的為自己要錢要地要待遇。

隱退是為了向秦王表明立場,雖然他贊成我的意見,但我不是和昌平君一夥的;要待遇更是向嬴政表明,雖然我手中握有軍權,但只有秦國能讓我富貴,我在乎的也是富貴,所以我會忠於秦國。

因為嬴政知道,王翦的方略才是正確的,所以他沒有追究王翦撂挑子的罪過。

而政治目的已經達成,李信又失敗了,正是撥亂反正的時候。因此,再次請王翦出山,正好上演一段君臣佳話。

其次,李信/蒙武的結局。

李信、蒙武大敗而歸,卻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在第二年就得到啟用,再次在滅國戰場上發光發熱。

也正是因為嬴政採用李信的方略這件事本身,就不是為了滅掉楚國,而只是試探楚國的戰力,更重要的是罷黜熊啟這個政治目的。

嬴政為何會任李信20萬滅楚,卻不納王翦的正見?並不是年少輕狂

所以,王翦得以在秦國一統之後繼續跟隨在秦始皇的身邊,李信蒙武卻從此被雪藏消失於青史。

子彧說

大敗之後,秦始皇之所以沒有處置李信,是因為秦始皇這個決策本身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秦統一天下之後,李信便被雪藏了。

不過,好歹也算是善終,李信也該為此慶幸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