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淝水之戰,八萬東晉北府兵,為何能打敗八十萬敵人

菜單

淝水之戰,八萬東晉北府兵,為何能打敗八十萬敵人

公元383年,在淝水之戰中,東晉以八萬兵力打敗前秦八十多萬軍隊,成為我國戰爭史上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東晉的軍隊為何戰鬥力如此強悍?因為他們是北府軍,與怯薛軍、夷丁突騎、玄甲軍、岳家背嵬軍並稱“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

淝水之戰,八萬東晉北府兵,為何能打敗八十萬敵人

北府軍戰力強悍毋庸置疑,那它是怎麼形成的呢?西晉永嘉之亂後,隨著胡人南下,中原開始逐漸崩亂,北方人紛紛南遷。世家大族在建康(今南京)擁立司馬睿為東晉皇帝有功,門閥掌握朝政大權。

淝水之戰,八萬東晉北府兵,為何能打敗八十萬敵人

經過一番征戰,前秦逐漸統一北方,給東晉帶來的巨大壓力。東晉的轄境主要就是荊、揚二州,荊州位於上游,地廣兵強,也是抵抗北方勢力軍事南下的重要據點,東晉在此設立了強有力的都督府,兵力佔據朝廷大半。揚州是京畿所在,是國之根本,但是兵力配備上卻遠不如荊州,形成一個弱幹強枝的局面。

淝水之戰,八萬東晉北府兵,為何能打敗八十萬敵人

一方面為了應對前秦的強大壓力,一方面為了平衡國內荊、揚二州的軍事實力,謝安任命侄兒謝玄為兗州刺史,監江北諸軍事,北鎮廣陵(江蘇揚州),組建北府軍。379年,謝玄領徐州刺史,鎮京口(今鎮江),東晉稱京口為“北府”,故謝玄組建的這支軍隊稱為“北府軍”。

淝水之戰,八萬東晉北府兵,為何能打敗八十萬敵人

京口(今鎮江)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北臨長江,南岸有鎮江三山:焦山、北固山、金山,臨水負山,地勢非常險要,是南京東線重要的戰略屏障。古人云:京口東通吳會,南接江湖,西連都邑,亦一都會也。鎮江之於南京,是一線軍防重鎮,其重要性按唐人杜佑的說法,就如同孟津(黃河關口)之於洛陽。北軍要是奪下孟津,洛陽無險可守,南京也是如此。東晉初年,蘇峻作亂,重臣郗鑑坐鎮京口,確保都城無虞。有北府軍鎮守鎮江,東晉都城南京安全就得到保障。

淝水之戰,八萬東晉北府兵,為何能打敗八十萬敵人

謝玄組建北府兵,是以京口、廣陵為基地進行招募的,面向的是南徐州和南兗州地區,而這兩個地方正是流民最多的地區,北府兵的組成是以北方流民為主的。據記載,僅僅南徐州從北方逃難來的人口就達到22萬,比當地居民還多2萬。

淝水之戰,八萬東晉北府兵,為何能打敗八十萬敵人

流民的家鄉被北方的胡人佔領,或多或少都和北方的胡人有著仇恨,士氣天然就具有優勢。由於流離失所,為了在亂世之中生存下去,他們不得不選擇抱成一團,殺出一條血路。這種由生存的壓力而帶來的戰鬥力,是其它軍隊無法相比的。而且由於戰友基本都有相同的遭遇,關係上不是父子兄弟就是鄉里鄉親,非常團結。

淝水之戰,八萬東晉北府兵,為何能打敗八十萬敵人

北府軍名將很多,如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孫無終、劉裕等人,不少本來就是流民帥,軍事能力及號召力都很強。如劉牢之,他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驍勇善戰,被謝玄招募為北府兵參軍。劉牢之常領精銳為前鋒,每戰必捷。後來淝水之戰時,劉牢之先是率五千精兵在洛澗大敗前秦的先鋒,擊破前秦十名大將和五萬主力,然後佔淮河渡口,殲敵1。5萬。淝水之戰後,劉牢之更跟隨謝玄北渡黃河進擊前秦。後來的桓玄反叛,就是收買了劉牢之才得以成功。

淝水之戰,八萬東晉北府兵,為何能打敗八十萬敵人

桓玄吞併北府軍後,殺掉了原北府軍的高素、竺謙之、竺朗之、劉襲、劉季武、孫無終等,然後讓桓修和桓弘分鎮京口和廣陵,至此北府軍基本上已被瓦解。後來劉裕在京口重組北府軍,和原來的北府軍關係已經不大了。辛棄疾很欣賞劉裕: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劉裕小名)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