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人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那彪是什麼, 跟普通小老虎有何不同

菜單

古人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那彪是什麼, 跟普通小老虎有何不同

古人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那彪是什麼, 跟普通小老虎有何不同

在流傳甚廣的說法中,這個“彪”字往往被解釋成“小老虎”的意思。該解釋固然直截了當,但仔細想想卻有些奇怪的地方:要表示“未成年老虎”這一含義,早在東漢時投筆從戎的班超就說過名言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後更是透過一波騷操作把這句名言升格成了成語。

總而言之,“虎子”就是小老虎了,為什麼又要專門造一個“彪”字出來呢?更何況我們看看宋明小說,看看明清官服,“彪”作為動物名往往是和“虎”並列出現的,頂著這兩個名詞的人,要麼是兄弟、要麼是同僚,怎麼看也不像“彪屬於虎”的關係。

實際上在比較早的時候,例如《說文解字》成書的東漢時期,“彪”字大機率並沒有小老虎的含義。《說文·虎部》中說:“彪,虎文也。”這是個典型的會意字,彡表達的含義就是老虎身上的花紋。

“彪炳”這個詞語就是這樣來的,以老虎身上斑斕顯眼的花紋比喻文采或者功績非常出類拔萃,哪怕是放到歷史長河中也閃閃發光。

古人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那彪是什麼, 跟普通小老虎有何不同

另一個旁證可以看看班超的父親班彪,這位著名學者的字是“叔皮”。兩漢三國時期,人們的“名”和“字”通常會選擇相關或者互為補充的含義,比如已經成梗的“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兩人名與字“連環撞車”的內在邏輯就是瑾、瑜兩字都有“美玉”的含義。反過來再看“班彪字叔皮”這個事實,也可推測東漢時期的“彪”字,大機率還真是指老虎斑紋的意思。

到了唐代,情況開始發生了變化。活動於唐憲宗“元和中興”時期的文學家李肇著《唐國史補》,其中收錄了一則“裴旻遇真虎”的軼事。

裴旻被後世尊為“劍聖”,李白詩、張旭草、裴旻劍並稱唐人“三絕”,顏真卿一幅《裴將軍詩》更是書法界的名品。傳說他的劍技非常牛叉,《獨異志》說他“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一大堆旁觀者嚇得要死,他自己卻漫不在意地隨手執劍鞘一接,劍刃便收了回去,真是舉重若輕逼格拉滿。

古人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那彪是什麼, 跟普通小老虎有何不同

唐玄宗開元年間,裴旻擔任北平的鎮守官員。注意“北平”這個地名,西漢時候李廣把石頭當老虎射穿了,也就是他任職“右北平太守”期間。如果古今地名變動不大,看來此地很適合老虎棲息生存。總之在北平這個地方,裴旻的最高紀錄是一天中射死三十一隻老虎,他自己也因此而志得意滿。然而當地有個老人卻說“此皆彪也,似虎而非”,並認為假若裴將軍遇見真虎,多半是沒有什麼辦法的。

照這個故事看來,唐人眼中的“彪”已經不再是虎皮花紋的意思了,而是指某種殺傷力比虎稍弱的猛獸。有人認為裴旻射殺的“彪”就是小老虎,所以老人才說他如果遇到(成年)老虎就會頭疼了。

元初《癸辛雜識》則記載了一則老虎家族內部版的“狼羊過河”問題,作者表示他聽獵人講過老虎的習性:一旦母虎需要帶著三隻小虎過河,必須先把被稱為“彪”的那隻背過河去,然後再回到此岸,把剩下的一隻小虎背過去;此刻不能空身返回!必須把那隻“彪”再揹回去,把第二隻小虎替換過來。

古人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那彪是什麼, 跟普通小老虎有何不同

這就很符合俗語“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虎生三子,必有一彪”的設定了,虎媽生了三隻小虎,其中一隻特別兇殘,會吃兄弟姊妹的那種。為了防止慘劇發生,虎媽不得不進行精心的統籌安排,確保“彪”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與其他小虎單獨相處。

有人推測,由於老虎是肉食類動物、又不像獅子那樣有群居習性,雌虎一胎往往只會生育一隻或者兩隻崽子,太多了則母虎捕食壓力太大,虎崽容易夭折。因此“第三隻虎崽”是極少出現的情況,一來二去就被傳言加上了各種“另類”的光環。

時間再往後走,“彪”在人們印象中漸漸固定為與虎、豹並列的某種猛獸,當然,說它們“並列”不是指戰鬥力平級,只不過大家都是不同種類的走獸,所以經常被拿出來相提並論。

在成書於元末明初的《水滸》中,“彪”字作為人名在主角團對面出現了至少兩次。

古人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那彪是什麼, 跟普通小老虎有何不同

祝家莊三兄弟名叫祝龍、祝虎、祝彪,田虎也有兩個兄弟,一名田豹一名田彪,不難看出當時人們認知中“彪”字最常見的含義。

明清兩代用來區分武官品級的“補服”中,也有“彪”的身影。據《明史》記載,明代武官補服一二品用獅子,三四品用虎豹,六七品用彪。到了清代,補服的圖案規定更加細緻——三品官用豹、四品官用虎,補服用彪都掉到六品官了。

古人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那彪是什麼, 跟普通小老虎有何不同

從官階來看,別說麒麟、獅子之類的瑞獸,就連虎豹的地位也比彪要高。

從以前流傳至今的記載、俗語中,可以看出“彪”這個字含義的變遷。到了現代,沒人會再用飛禽走獸做成官服,虎豹等猛獸也“退守”到了自然保護區或者動物園,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就只剩下“這人太彪”之類的形容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