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秦滅巴蜀和晉滅仇由:一個因為五頭石牛,一個因為一口銅鐘

菜單

秦滅巴蜀和晉滅仇由:一個因為五頭石牛,一個因為一口銅鐘

中國歷史上亡國的原因多種多樣,大部分是因為被入侵戰敗亡國,或者是被權臣纂位亡國,而導致被入侵戰敗亡國的原因卻是多種多樣,有的是收了一份大禮從而導致亡國,今天就說說秦滅巴蜀和晉滅仇由:一個因為五頭石牛,一個因為一口銅鐘。

秦滅巴蜀和晉滅仇由:一個因為五頭石牛,一個因為一口銅鐘

戰國時期其實不光有齊楚燕韓趙魏秦這戰國七雄,在被七國各自兼併之前其實還有一些實力中等的諸侯國,比較為人所知的比如千乘之國宋國,鄭國,中山國等;除此之外和楚國秦國接壤的巴蜀兩國特別是蜀國當時在位的開明末王麾下控弦之士有二十萬實力不容小覷,此時秦國在位的是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當時秦國雖然強勢崛起:不僅從魏國手中奪回了河西之地一雪前恥,還在第一次六國合縱攻秦之戰也就是修魚之戰中擊敗了五國聯軍,但同時北方的義渠卻在李帛大敗秦軍,楚國也在不斷蠶食巴國;所以在東出攻韓還是南下滅巴蜀的選擇中,秦惠文王優先選擇了先滅巴蜀再東出爭雄的戰略。

秦滅巴蜀和晉滅仇由:一個因為五頭石牛,一個因為一口銅鐘

但是想要滅蜀談何容易,最大的障礙在於“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於是秦惠文王邀請蜀王(開明末王)前往秦國狩獵,在此期間秦惠文王放低姿態對蜀王大加讚歎,賓主盡歡之後秦惠文王非常豪爽的送了蜀王五頭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石牛在當時有著非凡的意義,它代表的是權力和神的化身,面對這送上門的大禮,貪婪的蜀王異常開心沒有多加思索就接納了這五頭石牛。

秦滅巴蜀和晉滅仇由:一個因為五頭石牛,一個因為一口銅鐘

秦惠文王哪有這麼好心送上這麼一份大禮,他真實的意圖是蜀王收了自己五頭石牛,但是你得運回去,要運回去那就得修路,路一修好,意味著秦國大軍就可以沿著新修好的坦途進軍蜀國。所以蜀王路剛修好,早已枕戈待旦的秦軍在名將司馬錯的率領下一路南下,先滅苴國(蜀國的附屬國),再滅蜀國,最後滅巴國。秦惠文王以極小的代價大大拓展了秦國的生存空間,手腕可謂高明之極,蜀王的貪婪導致了身死國滅令人嘆息。

秦滅巴蜀和晉滅仇由:一個因為五頭石牛,一個因為一口銅鐘

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無獨有偶,春秋時期也有過一次類似的亡國事件:自春秋以來,由鮮虞人(白狄人)建立的中山國政權一直是中原諸國的心腹之患,這個由鮮虞人建立的政權比較鬆散,他有鼓、肥、仇由等幾個屬國;中山國雖小但是他在和當時春秋第一大國晉國的爭鬥中很頑強,雖然一次次遭受打擊,但也曾大敗過晉軍。

秦滅巴蜀和晉滅仇由:一個因為五頭石牛,一個因為一口銅鐘

晉國自晉文公開始就一直執行六卿制度,到了後期晉國大權基本上都在中行氏、範氏、智氏、韓氏、魏氏、趙氏六卿之手,六卿之間其實也是內鬥不已,後來中行氏、範氏在內爭中失敗,晉國就由智氏、韓氏、魏氏、趙氏四卿獨大,其中又以智氏實力最為強大。智氏家主智伯為了獲得更大的聲望就把目光投向了和晉國相鄰的中山國(鮮虞)的最後一個屬國仇由。但是仇由地處太行山脈的山中,山路崎嶇不利於行軍,於是智伯命人鑄造了一口青銅大鐘,說要送給仇由國君。

秦滅巴蜀和晉滅仇由:一個因為五頭石牛,一個因為一口銅鐘

鍾在春秋時期是很重要的禮樂之器,意義非同一般,何況是青銅大鐘,又是由大國賜予,所以仇由國君大喜之下不顧大臣的反對決定接受這份從天而降的大禮,於是命人鑿山填溝,鋪路架橋準備把這口大鐘運回來(這口青銅大鐘很大要兩輛大車並排才能裝載起運,沒有大道就運送不到),結局其實早已註定,等仇由國君把路修好,晉國的大軍也隨之而來,仇由國滅,這也是成語“斬岸堙溪‘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