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元朝兩都制:大都總天下,上都連漠北,適應了多元一體國家的發展

菜單

元朝兩都制:大都總天下,上都連漠北,適應了多元一體國家的發展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王朝。由於其自身的特殊性,元朝一開始就出現了兩座首都,分別是大都燕京和上都開平。中國歷史上,有周、漢、隋、唐等朝代推行過兩都制,一般是西都長安,東都洛陽,一個為政治中心,一個為經濟中心。元朝的兩都則都是政治中心,上都是連線漠北的咽喉,大都則是遙控中原之要地,元朝皇帝巡幸於兩都之間,維繫著大一統的局面,對後來的清朝兩京制也有很大的影響。

一,蒙古的四時巡幸制

蒙古汗國建立之初是沒有首都的,成吉思汗延續過去的傳統,根據四時的變化而進行遷徙。蒙古和契丹一樣,將四季行宮稱為“斡耳朵”。成吉思汗後期,由於帝國發展的需要,成吉思汗有了在漠北“杭海答班”地區建都的意圖,於是隨之出現了新的四季“斡耳朵”。

到了窩闊臺時期,在耶律楚材的主持下,蒙古開始在鄂爾渾河上游東岸哈剌和林建設都城,定名為哈拉和林,簡稱和林。這裡處於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帶,背靠杭愛山脈,下臨鄂爾渾河,地勢險要,水草豐美,是蒙古汗國建都的理想之地。歷史上的匈奴單于庭、突厥牙帳、回鶻牙帳、遼國西北招討司,以及現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等都位於和林附近。

元朝兩都制:大都總天下,上都連漠北,適應了多元一體國家的發展

1235年,窩闊臺命令漢族工匠開始建城,該城南北長約四里,東西寬約二里,中有大汗之宮——萬安宮。和林城有回回、漢族兩個居民區,居民大多數是工匠。城中寺廟、清真寺以及基督教堂林立。蒙古帝國時代,大量的西方、中原工匠被俘虜到此,許多商人、學者、教徒匯聚於此,使得此地一度成為了亞歐大陸上的商品交易中心。

然而,定都後的蒙古依然保持了四時巡幸的制度。如窩闊臺春天弋獵在和林之北,夏天遷至月兒火怯土草地,秋天射獵於闊闊腦兒與烏孫豁勒之間,冬盡則避寒於汪吉河一帶。“大率遇夏則就高寒之地,至冬則趨陽暖薪木易得之處以避之。過以往則今日行而明日留,逐水草便畜牧而已”。這種制度,對後來元朝兩都巡幸制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

元朝兩都制:大都總天下,上都連漠北,適應了多元一體國家的發展

二,金蓮川幕府形成和上都的營造

1251年,蒙哥透過護理臺大會成為了大汗,他讓皇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事務,駐紮於漠南扎忽都。忽必烈醉心於漢文化,得到了中原漢族士人的支援。以這些漢族士人為核心,形成了一個著名的幕僚群體——金蓮川幕府。

元朝兩都制:大都總天下,上都連漠北,適應了多元一體國家的發展

忽必烈南駐紮忽都之後,在桓州與撫州之間來回遷徙,保持著居野處,冬夏遷徙的習慣。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忽必烈於1256年在桓州東、灤水北的龍崗營建宮城,作為自己的幕府基地,名為開平府。工程主要由賈居貞、謝仲溫等負責,歷經三年完全,元朝建立後改名上都,並進行了增修。

開平經過增修之後,呈正方形,四邊各2200米,坐北朝南。皇城位於其東南,有六門。所有的建築風格都是漢蒙結合,體現了雜糅的特點。開平府位於漠北和漢地之間,向北可以聯絡大漠蒙古各部,向南可以遙控中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開平府的修建,也有利於帝國的政治中心從漠北轉移到中原。

元上都遺址

忽必烈稱汗後,燕京成為了帝國首都,開平則為上都。為了促進上都經濟發展,忽必烈多次減輕上都地區的工商業稅收,又在燕京和開平之間修建了12個驛站。到了元朝時期,居住在上都的工匠多達2999戶之多。因為元朝的鼓勵,上都成為了草原“絲綢之路”的起點,許多西方的商人就從這裡進入了元朝的腹地。此地的宗教活動也非常頻繁,修建了許多佛寺、道觀、清真寺等。1260年,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帝師,在上都城建有八思巴帝師寺。

元朝建立後,上都成為了重要的政治重心,也是元朝皇帝聯絡蒙古王公的地方。從大都到上都一共修建了四條大道,在上都城設定了許多中央機構,例如上都路總管府、上都留守司、中書省上都分省、御史臺上都分臺、翰林國史院上都分院等。

元朝兩都制:大都總天下,上都連漠北,適應了多元一體國家的發展

每年四月,春暖花開之時,忽必烈就帶領後宮佳麗、宗室親戚、王公大臣到上都巡幸,放鷹走馬、行獵自娛、避暑納涼。忽必烈還再此接受漠北蒙古王公的覲見,並舉辦重要的宗教儀式。每年的重陽、四月九,這裡就會舉辦祭天活動;每年六月十五,這裡就會舉辦忽裡臺大會。這種治國方式是遊牧民族特有的,例如遼國就有在春季到長春州巡幸,會盟女真各部的制度。

三,燕京成為了中國大一統時代的首都

元朝將燕京作為大都,既是地理形勢的需要,也是對歷史傳統的繼承。從地理的角度來說,燕京位於中原、大漠和東北的交界一帶,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過渡地區,定都燕京有利於同時實現對兩地的控制。另外,定都燕京也是適應了海洋文明的發展的,燕京背靠中國大陸,面朝渤海灣,又有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拱衛,其海陸位置也是非常優越,可謂“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元朝兩都制:大都總天下,上都連漠北,適應了多元一體國家的發展

在遠古時代,黃河就從燕京一帶入海。大運河開通後,中原物資可以透過內陸水運直達燕京。金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拉直運河的工程。到了元朝,海上運輸繁榮,更有利於燕京地位的物資補給了。

從歷史上傳統來說,之前遼國將燕京作為五京之一,金國直接將燕京作為中都,而元朝的大統繼承於遼金,自然會考慮將燕京作為首都。早在1215年蒙古攻取了中都之後,此地就成為了蒙古經營漢地的政治中心。窩闊臺時期,耶律楚材設燕京行尚書省,作為中原漢地的最高行政機構,後來歷任中原的長官都駐紮於此。

忽必烈稱汗後,就下令將燕京作為首都,燕京行尚書省被改造成為了中書省,成為了帝國最高行政機構。隨後,樞密院、御史臺、國子監等重要的機構也在燕京建立起來。1263年,忽必烈下令:“開平府闕廷所在,加號上都,外燕京修營宮室,分立省部,四方會同”,於是將燕京改為了中都,開始了營建中都的計劃。

元朝兩都制:大都總天下,上都連漠北,適應了多元一體國家的發展

1266年,忽必烈正式任命安肅公張柔與行工部尚書段天祐等開始進行營造中都。當時金國的中都城已經被戰火摧毀,而蒙古人非常忌諱在被毀的地方修建宮闕,因此忽必烈選擇拋棄舊都遺址,在東北的北海子一帶重建新都。1267年,工程正式開始,到1276年正式完工。

修建上都城的工匠以漢人為主,另外還許多的色目人等。大都城的規模空前,城周長總計28600米,有11座城門。城市佈局方正整齊,“街道甚直,此端可見彼端”,“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小街十二歩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供通。”全城分設五十坊。整個城市的佈局以《周禮》作為原則,在物品陳設、禮儀制度上採用漢法,同時儲存一定的蒙古風俗,反映出了民族融合的特色。

元朝兩都制:大都總天下,上都連漠北,適應了多元一體國家的發展

元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將燕京作為首都的大一統王朝,在歷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此後的明、清、北洋軍閥、新中國都將燕京作為首都,這是也是對歷史的傳承,也是鞏固多元一體的多民族國家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