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

菜單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

明穆宗朱載垕(hòu)(公元1537年-1572年),漢族,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後繼位。少年因其母緣故而不得父皇寵愛,因其母親杜康妃失寵,又非長子,所以很少得到父愛。

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嘉靖帝冊立次子朱載壡為太子、三子朱載垕為裕王、四子朱載圳為景王。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月,太子朱載壡薨,裕王朱載垕以次序當為太子。由於嘉靖帝次子朱載壡立為太子後享年不永,所以遲遲未予冊立。時景王朱載圳年少,服色與裕王朱載垕無別,引起朝野議論。嘉靖四十(1561)年二月,嘉靖帝命景王朱載圳出居封國,以杜絕其覬覦之心和朝野的議論。剛滿16歲的朱載垕就藩裕王,在裕王邸生活了13年,這使朱載垕較多地接觸到社會生活各方面,瞭解到明王朝的各種矛盾和危機,特別是嚴嵩專政、朝綱頹廢、官吏腐敗、“南倭北虜”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內憂外患使他更加關心朝局。

本來他可安心當王爺,但命運總是變幻莫測的,他的兩位長兄先後早死,使他成為儲君,最終即位為皇帝。作為一個王爺,他能夠比普通老百姓與皇宮中的人更多的瞭解民間疾苦,更多的針砭時弊,對嚴嵩亂政,外憂內患有更清楚的認識,對他登基後的作為有很大影響。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嘉靖帝駕崩,裕王朱載垕即位,改元隆慶。隆慶即位後立即糾正其父的弊政,之前以言獲罪的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撫卹並錄用其後,方士全部付有司論罪,以前的道教儀式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賦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賦; 又停止嘉靖為博孝名強行施行的明睿宗(即明世宗本生父興獻王)明堂配享之禮(即秋季祭天,要以在位皇帝之父合祭,為此導致明太宗廟號被改為明成祖)。

隆慶帝重用徐階、李春芳、高拱等內閣輔臣,致力於解決困擾朝局多年的“南倭北虜”問題,採納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的建議,與蒙古俺答議和,是為隆慶議和,並有俺答封貢。隆慶元年(1567年),隆慶帝宣佈廢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隆慶新政是隆慶帝統治時期所出現的承平時期。隆慶帝力行節儉,信用內閣輔臣,並不加以掣肘,但也不能制止內閣輔臣之間的傾軋,這也與其本人仁厚而平庸的性格有關。

嘉靖十三年八月,皇長子朱載基剛剛出生兩個月就病死,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嘉靖從陶仲文把那裡得知了“二龍不相見”的言論。兩年之後,嘉靖再次有了朱載壑、朱載垕、朱載圳時,他決定少見這幾個孩子,而且也不封太子。

到了該入學的年紀,由於嘉靖的母親出面,嘉靖允許兒子出閣講學,皇子出閣不同於凡人進學堂,有一套十分講究且程式繁雜的禮節儀式,而且作為父親的嘉靖必須出場。然而就在儀式剛剛結束後,朱載壑即病倒,沒多久就死了。嘉靖事痛定思痛,從此嚴格遵守“二龍不相見”,對剩下的兩個兒子裕王朱載垕和景王朱載圳長期漠不關心。

就這樣,作為皇儲的朱載垕尷尬無奈地生活在那條咒語的陰影下,直到1566年嘉靖皇帝駕崩,他還是個親王。這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裕王朱載垕登基稱帝,徹底為“二龍不相見”這條魔咒畫上了句號。

嘉靖十八年,他與他的哥哥莊敬太子同日受封,太監們卻誤將太子的冊寶送到他的宮中,人以為異。後來,莊敬太子得病就死了,太子的位置居然輪到他了。他的弟弟景王想要與他爭奪皇位,卻在老皇帝世宗就快去世的前一年死了。隆慶祥企業掌門人祖上即為製衣世家,精湛工藝代代傳世。明朝嘉靖年間,袁氏先祖就以精湛的裁縫手藝名噪京華。依明朝舊例,官服由朝廷規定服飾制度及款式,而由官員自行找裁縫定製。袁氏先祖乃因官服裁作技藝精湛,被官眷口口相傳,聞名京城上下。

隆慶帝親和仁愛,推崇節儉,喜歡穿著寬鬆常服。而袁氏製衣工藝精湛、裁作舒適,因此,更多地被尚衣監所青睞。隆慶帝欣悅之餘親書“袁氏裁作” 四字以示嘉獎。其間,皇宮尚衣監亦曾邀請其入西直房秉事。袁氏先祖謙然婉拒,離京遊歷,遍學江寧、蘇杭等府督專供皇家的織造及裁作工藝。自此,袁氏先祖兼收幷蓄,將皇家裁作和織造工藝與民間技術相結合,成為裁製技術的集大成者。

隆慶帝想吃果餡餅。御膳房便開始忙碌起來,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後來內監報賬,吃果餡餅花銷五十金。隆慶帝即位前,久居民間,故知道民情,便驚呼道:“有五錢銀子,足以在東華門那裡買一大盒子了。

有記載說:1572年閏三月,隆慶帝因為與妃子玩的大發了,竟然休養了二個月在恢復體力。但剛往金鑾殿上一坐,就頭暈眼花手打顫,不得以便又接著臥床了。

隆慶帝由於縱慾過度,加上長期服食春藥,身體每況日下,難以支撐。隆慶六年(1572年)閏三月,宮中傳出了隆慶帝病危的訊息。在休養了兩個月之後,他又上朝視事,卻又突然頭暈目眩,支援不住而回宮。

朱載垕知道命不久矣,便把張居正等三位大臣找來,立了遺囑:“遺詔與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應禮儀自有該部題請而行。你要依三輔臣並司禮監輔導,進學修德,用賢使能,無事荒怠,保守帝業。”從此一病不起直到逝世。 終年三十六歲,後被諡為莊皇帝,廟號穆宗,葬於北京昌平昭陵。

隆慶帝的一生,除了隆慶開關和俺答封貢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相比較而言,穆宗的性格確實是正德以後歷代皇帝中最謙和的。在他之前,是終日沉迷於道教的嘉靖皇帝;在他之後,是一個在偏激、厭世及對官僚政治的輕蔑中度過的萬曆皇帝。所以,只有明靜、寬仁的隆慶帝,才讓大臣們有足夠的空間來施展抱負。隆慶一朝,只有六年。但是,其間人才輩出,徐階、張居正、高拱,都是人中豪傑。在他們的主持下,隆慶一朝倒真是一個太平盛世。《明史》對穆宗的評價也不錯,說他“端拱寡營,躬行儉約”,每年光吃的一項省下來就達到幾萬兩銀子。不過,穆宗是一個“寬恕有餘而剛明不足”的人,所以,在他統治期間,內閣之間的權力鬥爭加劇。其中,徐階與高拱的鬥爭從隆慶元年(1567)就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