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漢函谷關,一夢千年的中原雄關

菜單

漢函谷關,一夢千年的中原雄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一曲《緣分一道橋》將這首既是詩句如今又是歌詞的千古名篇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其中漢時關講的便是如今位處新安縣的漢函谷關,懂行的看官可能會覺得有些奇怪,函谷關作為秦勝六國的主戰場,不是在更靠西邊的靈寶麼?怎麼跑到新安去了。要想了解這其中奧妙,就要從漢武帝時期一個叫做楊僕的人說起了。

漢函谷關,一夢千年的中原雄關

楊僕是西漢時期的樓船將軍,放到今天來講,也就是我們的海軍統領。這個人可是不簡單,在他任職時期,恰逢南越發生叛亂,造反可是大事,就算殺傷力不強,也是侮辱性極大,漢武帝一怒之下就派楊僕南下,去平復叛亂。

這楊僕也是憋著勁,領命之後一南下悶頭就是打,一年多里打遍了廣州、香港、珠海、深圳、和海南島等大片土地,戰功赫赫,可謂是朝廷的大功臣。

可也許是楊僕自己就像史官司馬遷說他的:“樓船縱慾,怠傲失惑。”一樣,行為上有些不端正,也許是他皇帝老兒做事情不地道,在論功行賞分封土地的時候,漢武帝把關中的地盤分的是乾乾淨淨,卻唯獨落下楊僕,更過分的是漢武帝事後還不忘對楊僕補刀:“關中沒地方啦,你就做個關外侯算了。”給楊僕封了個關外侯的名號,這可算不得什麼光彩事,況且自古以來皆是事不患寡而患不均,更別說他楊僕立的有汗馬功勞,自然是氣不過,但又不敢和皇上唱反調,尤其是漢武帝這麼個武德充沛的打架皇上。

楊僕就想了個妙招,用擴大關中地盤,加強對關東控制的理由向皇上申請把函谷關往自己家————-也就是新安縣,挪上那麼一挪,這剛好也與漢武帝的政治需要相應和,就同意了他。經過這樣子的曲線救國,雖然楊僕在地位上並沒有實質上的晉升,但至少算落了個關內侯的口實,新安縣的漢函谷關,就這麼建起來了。

漢函谷關,一夢千年的中原雄關

戰爭時期漢函谷關自然是抵禦外敵的重灌要塞,但在和平年代漢函谷關還另有一個特殊的身份————絲綢之路的第一關,也就是相當於現如今我國的港澳臺等地,是對外貿易的重點物件。有文物為證,僅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在漢函谷關出土了三彩男胡俑,波斯的金幣等等西域文物,可見承載者“兩京官道”漢函谷關的新安在漢代也可謂是國際化的大都市了。

漢函谷關迄今為止在這片土地上屹立了兩千餘年,不只是豐富的文物資源,其本身就是一件古人跨越了千年時光送給我們的禮物。站在漢函谷關的門洞內,時光彷彿被按了倒帶,古樸沉厚的城牆、靜謐搖曳的古樹,恍惚間彷彿把人拉回了那個中華民族璀璨明珠般的歷史時代。

可抬頭望,遠處的新安城就又在你腦中敲響韻味悠長的編鐘,提醒著你,現在是新時代了。新舊古今就在此刻交融,時間宛若有了薄弱的實體,讓人能呼吸到,觸碰到,易碎又美妙。

漢函谷關,一夢千年的中原雄關

“豪華恬淡各千秋,富者輝煌,窮也清雅。”漢函谷關用千年時光替我們默默的守望著這片土地上的油鹽醬醋,車水馬龍。也許現在正是時候輪到我們,去看望一下這位孤獨且年老的哨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