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代那麼多金子銀子都去了哪裡?

菜單

古代那麼多金子銀子都去了哪裡?

首先要說一下,其實在中國古代大部分時間使用的貨幣主要是銅錢。一直到明清以後,白銀的使用才慢慢普及。另外古代的黃金、白銀其實總量有限,和現代流通的數量根本無法相比。加上近代金銀流失嚴重,再損耗一部分以後,剩下的自然也就不起眼了。

因為在古典小說和電視劇裡常常出現古人使用銀錠的場景,所以很多人會認為白銀在古代一直就是經常使用的貨幣。

但是實際上自秦統一六國以後,圓形方孔的銅錢才是真正流通最多的貨幣。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金銀只是一種值錢的貴金屬。在一些價值較大的交易或者支付時才會使用。因此歷朝歷代金銀貨幣極少,通常是直接以重量來計算價值。

古代那麼多金子銀子都去了哪裡?

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金銀礦並不多,產量有限,無法滿足市場之需。

中國並非傳統意義上金銀產地,除了這幾年中國黃金產量逐步成為世界第一外。在近代以前,近代最主要的金銀產地是在南非、美洲等地,在古代中國的金銀總量很有限。

比如說根據考證,在唐代之前,中國的白銀中產量只有區區1400噸左右。而以當時中國的疆域和經濟規模來說,這點白銀根本不夠使用,因此並未大規模流通起來。

到了宋代,隨著技術的進步,白銀的產量有所上升。中國累積白銀儲備大約達到了4000噸的規模。但是兩宋時期經濟繁榮,因此這些白銀還是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一直未能取代銅錢,成為主要貨幣。

古代那麼多金子銀子都去了哪裡?

黃金情況也是類似。根據《漢書》記載,漢朝時國庫黃金儲備大約有248噸。這個數量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非常多了。因此在漢代經常有大量賞賜黃金的記錄。

不過當時人有使用黃金殉葬的習慣,加上原有金礦開採殆盡,新礦產量有限,到明清為止,中國黃金年最高產量不過1。25噸。因此存世的黃金數量迅速減少。這點黃金產量顯然也不足以支撐經濟流通之需。

古代那麼多金子銀子都去了哪裡?

明代以後,海外白銀大量流入,白銀才逐步流通起來。

直到明朝以後,隨著對海外貿易的興起,大量日本、美洲所產的白銀流入中國(據考證,從從16世紀40年代起,陸續有大約2萬噸白銀流入中國,是中國自身白銀產量的4倍以上)。大量白銀的流入,終於使得白銀逐步成為了一種普遍使用的貨幣。

至於黃金因為流入不多,因此在市面上流通的情況比白銀還少。大多隻是作為達官顯貴、富豪之家的儲備。所以黃金的數量較難考證。

古代那麼多金子銀子都去了哪裡?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金銀流失,存留到現在的金銀數量其實很有限。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對外貿易長期出超,加上大量的賠款和帝國主義的掠奪,造成了金銀大量流失。到清末時,國內的白銀存量大約只有1萬多噸,黃金數量自然更少。兩者都沒有到不計其數的地步。

這點黃金和白銀一部分是以國庫儲備的形式存在,更多的則是散落民間,被當做了保值的儲備或者是祖先留下的紀念品。估計很多人家裡都會有一些金銀首飾、元寶之類的傳家寶。

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形式存在,這些金銀都極少流入市面。

古代那麼多金子銀子都去了哪裡?

而隨著提煉技術的進步,現代金銀產量和以前相比有了較大的提高。比如說現在中國年產黃金大約400噸,白銀6000噸。以白銀為例,古代留存下來那點白銀也就相當於兩三年的產量。

古代留存的金銀數量相對較少,又很少進入流通領域,自然平時也就很少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