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晚清芷江童生鬧考事件:御史上奏打抱不平遭斥責

菜單

晚清芷江童生鬧考事件:御史上奏打抱不平遭斥責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小霞運動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晚清芷江童生鬧考事件:御史上奏打抱不平遭斥責

求學

明清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個階段。但是,要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首先得參加童試。而童試又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透過縣試、府試的考生,稱為童生。透過院試的考生,稱為秀才。也就是說,科舉是一個接受層層篩選的過程,童試是科舉之路的第一步。

即使是童試,競爭也很激烈。如晚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五月,湖南沅州府舉行府試,芷江縣有900多名童生應試,被錄取的只有500人,錄取率剛剛一半。儘管科舉之路無比艱難,卻無法阻擋莘莘學子求取功名的熱情。

應試

然而,任何一次考試的結果出爐後,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成功晉級者自然皆大歡喜,而慘遭淘汰者往往會怨天尤人,甚至尋釁滋事。光緒十二年的沅州府試,芷江縣部分落選童生就曾捅出了一個大簍子。

晚清芷江童生鬧考事件:御史上奏打抱不平遭斥責

趕考

沅州府試是分場進行的。五月十日舉行頭場考試,應試者是府治所在地芷江縣的童生。考試一結束,社會上便謠言滿天飛,盛傳考官徇私袒護,搞暗箱操作。五月十三日,頭場考試的錄取名單張榜公佈後,落選的童生楊春培、龍鶴齡等人聲言錄取不公,糾眾罷考,要求補錄。他們還書寫大字報,四處張貼,發動落選童生鬧事。一時間,沅州府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五月十三日應試的是黔陽縣和麻陽縣的童生。當天的考試尚在進行中,一百多名落選的芷江縣童生,在楊春培、龍鶴齡等人的煽動下,群情激奮,湧向考場。趁放牌開門之際,眾人一擁而入,將大堂中的公案、印架、官轎、燈綵等物品全部搗毀。知府鄧天符聞訊出來阻止,被人群中飛來的石塊擊中,頭破血流。事情越搞越大,府署趕緊調集人馬增援。很快,芷知江縣餘良棟帶著大隊兵丁趕到。楊春培等數人當場被捕,其它鬧事童生作鳥獸散。

訊息傳到省城長沙,時任湖南巡撫卞寶第以“整頓士習”為名,下令嚴厲鎮壓。楊春培、龍鶴齡等為首者隨即被處死,另有多人遭流放。府試的主考官則被革職。當年十一月,清廷就芷江童生鬧考事件釋出諭旨稱:近年各地文武童生,動輒聚眾鬧事,要挾官長,風氣不端,藐視法令。依照雍正十二年的諭旨,各省生童,凡有與地方官員發生對抗而罷考者,一律停止其考試。若考生集體罷考,則取消當地的考試。聖諭煌煌,應當永遠遵守。並宣佈:今後如再發生鬧考事件,將嚴懲不貸。

晚清芷江童生鬧考事件:御史上奏打抱不平遭斥責

不過,對於芷江童生鬧考事件的處理,朝中也有不同意見。當年十二月,御史金壽松就曾上奏替鬧事童生抱不平。他認為,此事一發不可收拾,是由於沅州知府鄧天符處理失當。如果當時採用權宜變通的辦法,完全可以平息事端。

但是,金壽松的奏摺並未獲得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的認可。慈禧在批示中強調,知府鄧天符嚴格把關,認真錄取,並無不當。御史金壽松以愛護士人為名,主張採取變通的辦法,實際上是縱奸廢法,不知政體。慈禧將奏摺擲還金壽松的同時,傳旨重申對鬧考者務必嚴懲。

有清一代兩百多年間,地處湘西偏遠山區的沅州府僅僅考中過兩名進士,卻在科舉史上留下了沉重一筆。芷江童生為擠科舉獨木橋,付出了慘痛代價。縱觀芷江鬧考事件,鬧事童生固然有錯,但處罰明顯過重。地方官員任憑謠言滿天飛,對輿情處置不力,實際上難辭其咎。因此,在芷江長大、後來成為清代沅州府兩名進士之一的熊希齡,在談及這一事件時,稱之為“地方之恥”。(文/謝志東)

晚清芷江童生鬧考事件:御史上奏打抱不平遭斥責

放榜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