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清朝皇族是怎麼劃分等級的?明朝高薪“圈養”,清朝低薪“放養”

菜單

清朝皇族是怎麼劃分等級的?明朝高薪“圈養”,清朝低薪“放養”

皇族,就是皇帝的自家人,歷朝歷代無論是否賦予他們權力,都會把他們高高供起來,授予最頂級的爵位,金銀良田享受不盡。

清朝皇族的等級制度,相比明朝而言級別更多、更復雜,但他們的待遇卻相對而言少很多,而且還不是“鐵飯碗”,爵位是會下降甚至丟掉的!

清朝皇族是怎麼劃分等級的?明朝高薪“圈養”,清朝低薪“放養”

愛新覺羅的皇族,按大類可以分為宗室、覺羅兩種。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的直系後代都是宗室子弟,系黃帶子;其他旁系為覺羅(即遠支),系紅帶子。

紅帶子覺羅雖然也是皇族,但是待遇上就比較一般了,男子每年24兩白銀俸祿與21斛2鬥糧食。要知道清朝未入流的官員(沒有品級),年俸都有31兩5錢,31斛5鬥糧食。

所以覺羅基本也就保證吃飽不餓,雖然比平頭百姓強很多,卻沒有特別高的待遇。

相比之下,黃帶子宗室成員一出生就有每年36兩俸祿,42斛2鬥糧食。這個待遇,大概等同於七品武官。

更重要的是,黃帶子還有很大的政治潛力可以發掘,後續發展給力的話能獲得宗室爵位,能獲得更高的待遇!

清朝皇族是怎麼劃分等級的?明朝高薪“圈養”,清朝低薪“放養”

清朝宗室爵位,共分為十二級,從上到下依次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以上為超品)、鎮國將軍(一品武官級別)、輔國將軍(二品武官級別)、奉國將軍(三品武官級別)、奉恩將軍(四品武官級別)。

上述十二等級的宗室爵位,紅帶子覺羅是沒資格的,他們只能和外姓臣子一樣,憑軍功去爭公、侯、伯、子、男那些功臣爵位。

清朝皇族是怎麼劃分等級的?明朝高薪“圈養”,清朝低薪“放養”

宗室爵位怎麼獲得呢?

跟明朝那種一出生,或者說老爹一死就能獲得爵位不一樣,獲得清朝爵位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皇子獲封爵位通常是貝子起步,能力強一點、受寵一點的可以獲封貝勒、郡王,要是在老皇帝活著的時候哪個兒子能獲封親王,說不定就是被當作皇位繼承人培養了。

但也有少數不受父親待見的皇子,只能拿一個鎮國將軍之類的低階爵位。有些皇子到死都沒等到父親封爵,只有死後追封。

更有甚者,像乾隆繼後那拉氏所生的十二阿哥永璂,因為父母反目,被父親厭惡,是乾隆眾多成年皇子中唯一一個生前死後都沒有爵位的皇子,真是不招待見到了極點。

清朝皇族是怎麼劃分等級的?明朝高薪“圈養”,清朝低薪“放養”

與明朝的“圈養”不同,清朝對皇室成員乃至皇子都採取“放養”態度。

他們可以到宗人府、內務府、各部院、軍營“掛職鍛鍊”,有了官職當然就有了考評機制,那些表現比較好的宗室成員就有機會被皇帝授予更高的爵位。

最普遍的獲得爵位的方式當然還是繼承。

不過和前朝嫡長子直接繼承父親爵位、其餘兒子降一級獲爵不同,清朝即使嫡長子也只能降一級繼承爵位,親王的嫡長子只能做郡王,郡王的嫡長子只能做貝勒,一代代往下降。

當然也不會一路降到啥都沒有,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至鎮國將軍,輔國公降至輔國將軍後便不再遞降,以此爵傳世。

清朝皇族是怎麼劃分等級的?明朝高薪“圈養”,清朝低薪“放養”

只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清朝規定,將入關時立下大功的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八家列為世襲罔替,即王位永遠不降。

後來,雍正又加了怡親王允祥,慈禧太后又加了恭親王奕?、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為鐵帽子王,共十二家。

當然了,鐵帽子王也有可能犯罪,這時候他們的爵位就會被剝奪,然後賜給這些鐵帽子王的其他子孫,不過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更有甚者如第二代莊親王博果鐸無子,雍正直接命自己的十六弟允祿過繼為博果鐸後嗣,承襲莊親王爵位,一下子把個鐵帽子王爵送給自己的親信兄弟了。

清朝皇族是怎麼劃分等級的?明朝高薪“圈養”,清朝低薪“放養”

以上說的是嫡長子,其餘兒子怎麼辦呢?

這點真的佩服清朝,他們搞了一個“考封”制度。

十二等爵位中,以不入八分鎮國公為界線,之前的爵位稱為入八分爵位,這個除了皇帝封之外只能嫡長子繼承,而之下的不入八分爵位就是給其他兒子考試用的。

“考封”制度規定,這些非嫡長子們有一個基準爵位,比如親王嫡室所生的餘子封不入八分輔國公,側室所生餘子封二等鎮國將軍,其他小妾生的,甚至私生子封三等輔國將軍,郡王及以下再相應降低,那這就是基準爵位。

考試的內容一共有三個,分別是翻譯(滿漢文),馬上射箭和在地面上步射,成績也分為優、平和劣。

三項都考了“優”,就能獲得基準爵位。兩優一平,降一等;一優二平者、二優一劣者,降二等;三平、一優一平一劣者,降三等;一優兩劣、兩平一劣、一平兩劣及全劣者,不予爵位。

這些人就被稱為閒散宗室,朝廷賜予四品頂戴補服,當然只是能這麼穿,並不代表有這個待遇,他們的工資還是上文說的36兩一年。

清朝皇族是怎麼劃分等級的?明朝高薪“圈養”,清朝低薪“放養”

清朝入關日久,幾個人還能在騎馬射箭方面出類拔萃?又有幾個好好讀書能精通滿漢文翻譯?

就這樣,在降等世襲和考封制度的限制下,宗室裡有爵位的人的比例壓縮到了6。3%,成功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這點,真的比明朝強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