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菜單

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看過《甄嬛傳》等清宮劇的朋友們一定知道,雍正在登基之前,被康熙封作雍親王,但其實雍親王的全稱應該是和碩雍親王,即雍親王是和碩親王中的一種。

對於清朝的爵位體系,是清朝在入關正式定都北京後才逐步完善的。清代的爵位體系主要有三大核心繫統,分別是由宗室爵位體系、異姓功臣爵位體系和蒙古爵位體系,而和碩親王就是宗室爵位體系中的第一等級。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關於清代宗室各等級爵位的俸祿問題吧。

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作為爵位體系中最尊貴的宗室爵位,也分為兩個體系,分別是宗室體系和覺羅體系。

宗室體系和覺羅體系中的人都屬於皇族,但宗室體系中的人是清顯祖塔世克的直系子孫,稱為“黃帶子”。剩下的分支子孫就是覺羅體系的一員,被稱為“紅帶子”。

宗室爵位是可以世襲王爵的,而非宗師爵位體系的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則分為了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等一系列等級。

從宗室和非宗室的承襲和品位待遇我們可以看出,清代的宗室要享有更高的等級和特權,果真是“考得好不如生得好”啊。

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對於宗室爵位之下到底分幾個等級,根據《清朝會典》和《清史稿》我們可以得出兩種答案,《大清會典》中將宗室爵位等級分為14種,分別是和碩親王、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工、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等14種,而《清史稿》中則省去了親王世子和郡王長子,總共有12種,總的來說差別不大。

其中不入八分鎮國公以上的爵位都屬於“入八分”,即享有朱輪、紫韁、背壺、紫墊、寶石、雙眼、皮條、太監等八種待遇,除此之外,“入八分”更指的是更進一步的政治特權,即可以參加滿清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享有參與國事處理的權力。

清代的俸祿分為發俸銀和祿米兩種,既給錢又給糧食,在每年的春秋兩個季節分發。

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在《清朝會典·祿秩》裡有關於宗室爵位的俸銀和祿米的記載,宗室爵位按等級所分發的俸祿如下:

和碩親王分發銀一萬兩米五千石;

親王世子分發銀六千兩米三千石;

多羅郡王分發銀五千兩米二千五百石;

郡王長子分發銀三千兩米一千五百石;

多羅貝勒分發銀二千五百兩米一千二百五十石;

固山貝子分發銀一千三百兩米六百五十石;

鎮國公分發銀七百兩米三百五十石;

輔國公分發銀五百兩米二百五十石;

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而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和奉國將軍之中又設品級,分別設為一等鎮(輔/奉)國將軍、二等鎮(輔/奉)國將軍和三等鎮(輔/奉)國將軍等三個等級,一等的俸祿最高,其餘依次減少。其俸祿如下:

一等鎮國將軍分發銀四百一十兩米二百五石;

二等鎮國將軍分發銀三百八十五兩米一百九十二石五斗;

三等鎮國將軍分發銀三百六十兩米一百八十石;

一等輔國將軍兼雲騎尉分發銀三百三十五兩一百六十七石五斗;

一等輔國將軍分發銀三百一十兩米一百五十五石;

二等輔國將軍分發銀二百八十五兩米一百四十二石五斗;

三等輔國將分發軍銀二百六十兩米一百三十石;

一等奉國將軍兼雲騎尉分發銀二百三十五兩米一百一十七石五斗;

一等奉國將軍分發銀二百一十兩米一百五石;

二等奉國將軍分發銀一百八十五兩米九十二石五斗;

三等奉國將軍分發銀一百六十兩米八十石;

而剩下的奉恩將軍如果兼雲騎尉的話每年的俸祿為銀一百三十五兩米六十五石七鬥,不兼雲騎尉的話俸祿則是銀一百一十兩米五十五石。

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從中我們看出無論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還是奉恩將軍,若是兼任了雲騎尉這個官職,俸祿就會比同品級爵位的俸祿高,這體現了職位對爵位俸祿也具有一定的影響。

我們從宗室爵位等級的俸祿中也可以看出來,雖然鎮國公和輔國公的爵位等級要比不入八分鎮國公和不入八分輔國公高,但是鎮國公和不入八分鎮國公的俸祿是一樣的,而輔國公和不入八分輔國公的俸祿也是一樣的,即輔國公雖然比不入八分鎮國公的等級地位高,但是不入八分鎮國公的俸祿要比輔國公高,這是為什麼呢?

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可以從下面的三個方面來看:

1。爵位體系與俸祿體系其實是兩種獨立的體系

雖然在我們的意識中,總會不自覺的認為爵位等級越高,自然而然地享受的經濟特權就應該越高。但其實在歷朝歷代中,爵位體系和俸祿體系一直都是兩種獨立的體系。雖然宗室爵位的等級高低與俸祿多少有一定的關係,但不能說爵位等級高低決定爵位俸祿多少,二者之間雖然有密切的關係但並不是一一對應的。

爵位體系本質是一種政治意義上的體系,而俸祿體系更能代表的是經濟上的特權地位。所以二者之間出現不對應的情況也是有很大的可能的。

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2。爵位等級更重要的是政治待遇上的區別

清代宗室爵位之所以分14(或12)個等級,更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在宗室的政治待遇上有區分。所以在宗室爵位中才會有宗室體系和覺羅體系、入八分與不入八分的區別。

所以即使有些爵位等級低的人比爵位等級高的人俸祿高了,也不會被認為是一種僭越。因為真正的等級高低看的都是政治特權的大小,所以雖然不入八分鎮國公俸祿比輔國公多,但是輔國公要比不入八分鎮國公享有更多的政治待遇。

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3。入八分與否的等級變化

實際上,在清朝剛剛建立的時候,爵位體系還不夠完善,因此最初的時候,不入八分鎮國公或不入八分輔國公與鎮國公或輔國公的等級上是沒有區別的,都是同一級別。不過在同一級別上有的人可以參加議政王大臣會議進行國家大事的討論,而有的人不可以。所以為了區別這一特權待遇,才將沒有這種政治待遇的人稱為不入八分鎮國公或不入八分輔國公。

後來,隨著爵位體系的完善和八旗旗權的進一步統一,以及犯錯的皇親貴族的世襲遞降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因此在鎮國公和輔國公這兩級中才會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等級差異,即政治等級上有差異,但是在俸祿多少上還是不變的。

清朝鎮國公、輔國公等宗室俸祿是多少,為何有的爵位低俸祿卻高

總的來說,清王朝的爵位體系與俸祿體系雖然有一定的聯絡,但到底還是兩個獨立的體系。爵位等級體現的主要是政治差異,雖然對俸祿多少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對於鎮國公和輔國公而言,入八分與否對他們的俸祿是沒有影響的。

文:瑞秋

參考資料:

【1】《清朝會典》清代 朝廷編纂

【2】《清史稿》中華民國設館編纂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