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臨平東湖:遺落在大運河邊的未來

菜單

臨平東湖:遺落在大運河邊的未來

杭州古有艮山門。

艮者,山也,居東北。

艮山門外有半山、皋亭山。

山者,水之傍也。

大運河一分為二,從皋亭山畔流過。

故道走山南,是為上塘河。

新道走山北,是為下塘河。

不論是上塘河還是下塘河,都途經過一個地方——

臨平

臨平設鎮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臨平改屬鹽官縣,置鹽監,位列浙江十大鹽監。

五代後梁時,從鹽官縣分出一部分設定錢江縣,臨平歸屬於錢江縣。

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改錢江縣為仁和縣,臨平歸屬於仁和縣。

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設定臨平鎮。

南宋在臨平置稅務科,後又增設官酒庫。

明代在臨平設定鋪司和兵船,用來沿海巡哨防備倭寇。

隋唐古運河(今上塘河)從臨平山下流過;元末張士誠開鑿的新運河(今大運河),依然從臨平下轄的古鎮塘棲穿過。

臨平是大運河進入杭州前最後的樞紐,也是杭州人進入長三角平原,走向廣闊世界的第一站。

臨平東湖:遺落在大運河邊的未來

然而臨平又是尷尬的。

有山有水,扼控要衝,卻像一個驛站,存在於南來北往的熙熙攘攘中。人們或南下奔赴杭州,或北上前往蘇滬。臨平不過是千里之行中的一站,短暫停留後便又要啟程,舟車匆匆,難以久駐。

漢代以來,臨平一直是作為杭州的下級行政單位而存在。但是讓臨平人頗感遺憾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臨平的官方稱呼都是餘杭。

老臨平人說,我們一點都不喜歡叫餘杭。餘杭餘杭,聽起來就是杭州剩下來的地方,哪有臨平叫起來好聽?

餘杭是餘杭,臨平是臨平。

我們就喜歡叫自己臨平人,於雅緻中透出幾分歲月靜好的平和安康來。

2021年4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釋出《關於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正式設立杭州市臨平區。從這一天起,臨平和餘杭正式分家。

臨平東湖:遺落在大運河邊的未來

|新的臨平區地處錢塘和餘杭之間,是杭州正北方的門戶

現在,臨平人終於可以叫回自己本來的名字:

臨平

臨平東湖:遺落在大運河邊的未來

臨平區很新,

臨平的歷史卻很悠久。

臨平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三國志》中:“赤烏十二年(孫權年號,公元249年),六月戊戌,寶鼎出臨平湖。”

這是“臨平”二字在史書中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也就是在這一年,臨平湖挖出了一個寶鼎,因此被叫作“鼎湖”。

臨平東湖:遺落在大運河邊的未來

|鼎湖因銅鼎得名

20多年後,臨平湖裡又挖出了石函,又有了“石函湖”的別名。

實際上,早在東吳建國之初,孫權就封了一個叫褚泰的人為臨平侯。漢代的侯爵有縣侯鄉侯亭侯之分。諸葛亮的爵位是武鄉侯。而杭州(錢塘)在當時僅僅是個縣,所以隸屬於錢塘縣的臨平大約是亭一級(相當於現在的鄉鎮)。因此褚泰的侯爵極有可能是與臨平對應的亭侯。

褚泰在三國中並不出名,但從孫權給他封侯這一舉措看,褚泰應該是為孫氏政權穩定地方立了大功的。褚泰被封為臨平侯後,他的家族就開始定居在臨平湖一帶,開墾農田、興修水利,使百姓安居樂業。

臨平東湖:遺落在大運河邊的未來

據《鹹淳臨安志》記載,從褚泰開始,臨平湖邊的褚氏家族一直是當地顯貴,從南朝到隋唐,每一代都有人在地方為官,逐漸發展成綿延數百年的江南望族。

到了唐代,褚氏家族出了兩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褚泰的第十世孫——唐玄宗的老師褚無量和他的弟弟、一代高僧玄覽法師。

《唐書·褚無量傳》記載,褚無量從小就生活在臨平湖邊。12歲時,臨平湖上有龍出鬥,周圍的人都跑去圍觀,只有褚無繼續讀書不為所動。唐睿宗景雲年間,褚無量出任皇太子的老師,這個太子就是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

後來褚無量的母親去世,葬在臨平山祖墓。褚無量回家守喪。當時臨平山上有鹿群,經常跑來吃墓地周圍的松柏。為了守護陵墓,褚無量立誓終身不食鹿肉。鹿群彷彿有靈性般退去,不再侵擾陵墓。唐玄宗開元七年正月,褚無量病逝,歸葬於臨平山祖墓。墓前的神道碑是由當時的大學問家、書法家蘇頲撰寫。

可見在褚無量生活的盛唐時期,臨平湖依舊存在。

長孫無忌在《隋志》就提到:“錢唐有臨平湖”。

那麼歷史上的臨平湖到底在哪裡呢?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每一次,

“臨平”都是與“湖”一起出現的。

就像西湖之於杭州,臨平湖之於臨平,城與湖,密不可分。

城者,水畔聚居之地。

有水的地方才能孕育生命。

湖者,一城之精華。

有湖的城市,生生不息,人傑地靈。

每逢初夏,臨平湖中藕花無數,接天連地。正所謂“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洲”。

臨平東湖:遺落在大運河邊的未來

|臨平又名“藕花洲”

可即便是在臨平生活了幾十年的人,也沒聽說過臨平城區裡有個湖。

古人慣以山水劃分地域。

漢代的浙江大體屬於會稽郡,郡治就在現在的紹興。錢塘江以北有兩個大縣,南邊是錢塘縣,北邊是海鹽縣。當時的海鹽縣範圍很大,包含了整個海寧地區。海鹽縣與錢塘縣有一處天然分界線,正是臨平湖。

臨平湖以東是海鹽縣,臨平湖以西是錢塘縣。

孫權建立東吳後不久,就從海鹽縣西部劃出一塊來設立鹽官縣。

因此臨平湖又成了錢塘縣與鹽官縣的天然分界線。《唐書·褚無量傳》在介紹褚無量時就把他寫成了杭州鹽官人。但是從褚氏家族的活動區域看,無疑更集中在湖西的臨平山一帶。

實際上,臨平湖自古就有,一直是古代浙江地區首屈一指的大湖、名湖。

先秦時,杭州灣的面積比現在大得多。隨著泥沙的淤積,陸地面積變大,很多來不及退去的海水就被困在岸上,形成了一長串的洩湖。

這一長串洩湖中就有杭州城西的西湖(原本有上西湖和下西湖)、杭州城北的泛洋湖(大體在武林門和艮山門外),以及阼湖、槎瀆和臨平山腳下的臨平湖。

這些洩湖相距不遠,大體呈西南—東北走向,彼此間還有水道相連。錢塘江漲潮時,它們被海水淹沒,退潮後又露出來,直到漢代才慢慢穩定下來。

恰如臨平與杭州一般,臨平湖自誕生之初就與西湖有著極深的淵源。

臨平湖還有個

特別大氣且雅緻的名字——東江。

明明是湖,為何要叫江?

酈道元在《水經注》中給出瞭解釋:“(臨平)湖水上通浦陽江,下注浙江,名曰東江,行旅所從以出浙江也。”

說明臨平湖在當時與錢塘江是相通的,極有可能是錢塘江的一條支流。

明末清初臨平人沈謙就把自己住的地方起名“東江草堂”,他的作品也叫《東江集》。

既然是錢塘江的一條支流,就難免受到江潮倒灌的影響。

六朝時,臨平湖屢塞屢開,似江非江,似湖非湖,變成了一個連綿上百里、面積很大但是水很淺的巨大溼地。溼地與溼地間有水道相通,又印證了臨平湖與西湖同氣連枝的事實。

到了唐代,隨著大運河的開通,江南地區得到進一步開發,東江溼地洩湖群被分割使用,臨平湖終於變成了一個獨立的湖。

中唐宰相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中記載:“臨平湖在鹽官縣西五十五里。今仁和縣東北五十四里有臨平山,湖在山東南五里。”裡面不僅提到了臨平,還明確指出了臨平山和臨平湖的方位。

臨平山就是現在的臨平山公園,是現在臨平著名的景點。

臨平湖則位於臨平山的東南五里外,大致是今天的臨平山東麓到東湖高架路的距離,當時是一個周長十里,面積達3600餘畝的巨大水面。我們可以用西湖來對比一下:

西湖水面面積6。38平方千米,面積約10000畝。也就是說,唐代的臨平湖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個西湖大小。

[圖片13]

為了印證臨平湖的存在,我們走訪了幾位老人。從他們口中得知,臨平以前確實是有湖的,但是不叫臨平湖,而叫東湖。

之所以叫東湖,是因為湖面在臨平山的東面。但是湖早就沒了,現在臨平城市中心的“東湖北路”、“東湖中路”、“東湖南路”、“東湖街道”、“東湖村”、“藕花洲大街”等地名,就是臨平湖曾經存在過的印跡。

[圖片14]

|貫通東部杭州的通城高架臨平段的東湖高架,因東湖(臨平湖)而得名

到了明清,臨平湖的面積已大大縮小,清代《艮山雜誌》記載:“以上五處(指西湖、泛洋湖、阼湖、槎瀆、臨平湖這五個湖),在今猶為大澤,在古則聯貫成一。”可見在乾隆年間,這五個湖都還是存在的。

經專家考證,臨平湖的範圍大致在今海寧市許村鎮勝利村和臨平區南苑街道東湖村之間;湖東岸則在今海寧市許村鎮許巷勝利村、前進村地界。

[圖片15]

|地處錢塘江和上塘河之間的臨平湖,有水道與上塘河相連

臨平湖之所以又被叫作東湖,民間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湖在臨平山的東面,當地人就用方位來指代,東湖東湖,既簡單好記又指明方向。

還有一種說法是與杭州西湖相對:

杭州自古分錢塘和仁和。臨平是仁和縣治所在。

錢塘縣在西,仁和縣在東。

錢塘有湖,仁和也有湖。

錢塘西邊的湖叫西湖,仁和東邊的湖自然就叫東湖。

一個在臨安城西。

一個在臨平城東。

以水為脈,以湖為眼,杭州與臨平,從來都密不可分。

如今,古老的臨平成了杭州最年輕的一個區。

可臨平人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曾經的東湖,幾時才能與嶄新的臨平共同譜寫新時代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