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維京海盜的利斧長船,學者國王的文才武略:走進英格蘭的黑暗年代

菜單

維京海盜的利斧長船,學者國王的文才武略:走進英格蘭的黑暗年代

在大英圖書館的珍藏中,有一件名為《林迪斯法恩福音書》的精美手抄本,其鑲嵌有黃金、寶石的封面,色彩豐富、造型別致的插圖,以及線條流暢的文字,都令觀者讚歎不已。它的主要製作者,據說是公元8世紀時期的修士伊德弗里斯,由於他所在的修道院位於林迪斯法恩島,因此後人將這部手抄本命名為《林迪斯法恩福音書》。

維京海盜的利斧長船,學者國王的文才武略:走進英格蘭的黑暗年代

在很多學者看來,這部精美的福音書無疑具有極高的工藝與審美水準,是8世紀英格蘭宗教藝術的集大成者。然而,回到《林迪斯法恩福音書》誕生的年代,我們卻會發現,當時的英格蘭正處於所謂的“黑暗年代”,蠻族入侵、內鬥不斷,加之自然災害、瘟疫的影響,整個英格蘭在公元5-1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之中。

那些修建於海岸附近的修道院,往往會成為維京海盜搶掠的“重點”,價值不菲的金銀聖器被洗劫一空,修女、修士們或被殺害,或被擄走當作奴隸賣掉,林迪斯法恩修道院亦未能倖免。好在一位修士趁亂偷偷藏起《林迪斯法恩福音書》,將其帶到多倫,才使這一藝術精品僥倖躲過一劫。

《林迪斯法恩福音書》的波折命運,是英格蘭黑暗年代的一個縮影。英國資深作家、記者埃德·韋斯特的《黑暗年代:阿爾弗雷德大帝與公元5-10世紀的早期英格蘭》一書,則從更廣闊的視角,對這段時常被人們忽略的歷史,進行了生動細緻的介紹。

維京海盜的利斧長船,學者國王的文才武略:走進英格蘭的黑暗年代

跟隨韋斯特的敘述,我們得以走近這段長達600多年的歷史時光,看佈列吞人、羅馬人、撒克遜人、維京人……輪番登場,一面是利斧與長矛的殘酷征伐,另一面則是英格蘭民族意識與統一王國的逐步形成,宗教、戰爭、文化等諸多因素相互交織,演繹出一部波瀾壯闊的宏大史詩。

01 何為“黑暗年代”:內外交困中的英格蘭

通常來說,英格蘭歷史的開端是以1066年的威廉大帝諾曼征服為標誌。在此之前的六百年,即自公元410年羅馬軍團撤離不列顛,到埃德加國王統一英格蘭全境的漫長時期,被人們稱為“黑暗年代”。

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在《工作與時日》中,曾將人類文明分為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英雄時代和黑鐵時代。其中,在黑鐵時代裡,人們整日辛苦勞作,卻為死亡陰影、親情淡漠、道德淪喪的現實所困,長久地“陷入深重的悲哀之中,面對罪惡無處求助”。

與處在“黑鐵時代”的古希臘人相似,生活在“黑暗年代”的英格蘭人同樣面臨著內憂外患、生存艱難的境況。

一方面,在歐洲社會動盪不安的大背景下,蠻族入侵是這一時期的主題。

先是日耳曼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抵達不列顛,經過長期混戰後,陸續建立起三十餘個分散的小王國,並在互相爭霸過程中,進入由諾森布里亞、麥西亞、韋塞克斯、埃塞克斯、肯特、薩賽克斯、東昂格利亞主導的“七國時代”。

大約從8世紀末期開始,來自北歐冰與火之地、掌握了先進航海與造船技術的維京海盜,在英格蘭各地劫掠殺戮,有人形容他們就像“一群會蜇人的黃蜂”,又如“令人畏懼的狼群”,行跡所到之處,留給當地人的只有殘酷與血腥的記憶。

另一方面,在英格蘭大大小小的王國內部以及彼此之間,同樣瀰漫著鬥爭的火藥味。

根據埃德·韋斯特提供的資料,以諾森布里亞王國為例,即使是在7世紀相對穩定的時期,16位國王中僅有3位“在王位上平靜地死去”,其餘的13位國王或者被廢黜、被流放,或者死於王族內部的謀殺,或在戰爭中喪生。連國王自己的命運都岌岌可危,位於社會底層的農民、奴隸們的真實處境可想而知。

維京海盜的利斧長船,學者國王的文才武略:走進英格蘭的黑暗年代

事實上,生活在“黑暗年代”的英格蘭人,所面臨的困境遠不止這些。氣候條件惡化、瘟疫、火山爆發、饑荒等,更是將普通英格蘭人的生活推向了絕境。公元5世紀中葉至8世紀之間,西歐地區進入“晚古小冰期”,乾旱與低溫導致糧食減產,人們的生活愈發困窘,鼠疫、肺結核等傳染病肆虐,高死亡率與短平均壽命並存。僅僅是活著本身,已然變成了巨大的挑戰。

從歷史學研究的角度而言,“黑暗年代”還有另一重含義,那就是由於史料匱乏,除了《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貝奧武夫》等有限的文字資料和考古發現外,人們無法窺見這一時期的更多歷史細節,特別是公元550年之後的兩個世紀中,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書面記載。因此,史學家們稱其為“黑暗年代”,似乎也帶有些許無奈的情感成分。

02 “野蠻鄰居”維京海盜:來自北歐的噩夢

在長達600多年的黑暗年代裡,“維京海盜來了”恐怕是最令英格蘭人聞風喪膽的一句話,在《黑暗年代》中,埃德·韋斯特說:

“對於任何一個正處於上升期的人來說,他所能夠想象到的最可怕的噩夢,就是粗魯野蠻的遠方親戚突然出現在面前,讓你的生活萬分掃興。而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有這樣一個最糟糕的親戚——維京人。”

說來也是奇妙,盎格魯-撒克遜人(以下簡稱“撒克遜人”)和維京人(主要是挪威人、丹麥人)之間,在血緣、地緣、語言上有著密切的關聯。撒克遜人中有一部分曾生活在北歐地區,同樣以尚武善戰聞名;其早期信仰中,對戰爭女神弗雷婭、和平之神弗雷等的崇拜,與北歐多神信仰一脈相承;在宗教祭祀活動中,和維京人一樣,撒克遜人也曾有過諸如人牲等“暗黑”傳統。

同樣是不列顛的入侵者,撒克遜人與維京人到來的時間相差了300年,只是當年的侵略者如今竟變成了受害者。在這幾百年間,撒克遜人成為不列顛土地上的定居者,以農耕生活為業,開始信奉基督教,這時他們的“舊親戚”維京人就顯得尤為野蠻不堪,只知覬覦財富,四處橫行霸道,毫無人性與道德可言。

維京人之所以選擇英格蘭作為主要劫掠物件,背後有著多重現實考慮。就其自身條件來說,北歐自然環境嚴酷、耕地與生活資料都十分匱乏,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向外擴張成為一種必然。而隨著羅馬軍團的撤離,英格蘭內部陷入四分五裂、內鬥不斷的局面,以及島國海岸線綿長的地理特徵,都為維京人乘著長船四處突擊侵擾,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維京海盜的利斧長船,學者國王的文才武略:走進英格蘭的黑暗年代

從公元795年開始,維京人陸續洗劫了多內穆坦、聖·科倫巴、林迪斯法恩、坎特伯雷等多所修道院,所到之處財富被搜刮一空,修道士們慘遭屠戮,他們甚至還掘開墳墓,試圖尋找隱藏的寶藏。一些修女為了避免遭到凌辱,選擇親自割掉雙唇和鼻子,最後依然難逃一死。

有人曾不無憤慨地說:“在異教的災難來臨之前,不列顛從未有過如此的恐懼”。隨著時間推移,維京海盜們不再滿足於“搶完就跑”,而是開始帶領軍隊發起大舉進攻,建立起永久營地,從家鄉將妻女們接過來,打算正式在英格蘭安營紮寨。

面對維京海盜們的種種惡行,撒克遜人的應對方式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用金錢換取和平,也就是“可恥的丹麥金”。但它所能換來的只是一時的安穩,過不了多久維京海盜就會捲土重來,胃口還越來越大。991年,他們向韋塞克斯國王勒索了1萬磅的丹麥金,到了1018年,這一數字飆漲至7。2萬磅。如此高額的丹麥金,其負擔最終還是要落在普通民眾頭上,使他們苦不堪言。

另一種方式則是直接迎戰,將維京海盜逐出英格蘭的領地,著名的阿爾弗雷德大帝在其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03 “學者國王”阿爾弗雷德:英格蘭的奠基人

在公元9世紀後期,維京人已經征服了諾森布里亞、東安格利亞、麥西亞等王國的大部分領地,韋塞克斯王國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公元871年,年輕的阿爾弗雷德從哥哥手中繼承王位後,韋塞克斯一而再地遭到維京人的襲擊。

阿爾弗雷德成為國王的第一年,就與丹麥人打了9次仗,其中僅有1次以韋塞克斯人勝利告終。4年後,“維京雄獅”在威爾頓再次打敗韋塞克斯軍隊,阿爾弗雷德不得不繳納丹麥金,以“請”這些不速之客暫時離開。到了877年,在王室所在地齊普漢姆的一場惡戰中,阿爾弗雷德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連他自己都差點沒命,和少數支持者倉皇逃離到荒無人煙的阿塞爾內島。

在這座小島上,阿爾弗雷德過著近似於“臥薪嚐膽”式的生活,他被一戶牧牛人家所收留,傳說有一次他幫牧牛人的妻子烤餅,由於專注于思考大事,一不留神竟然把餅給烤焦了,惹來對方的一通指責。在漫長的冬季即將結束時,阿爾弗雷德迎來了人生中的重要轉機:他釋出號令,集結起未被侵佔土地上的自由民,到埃格伯特石附近集結,共同驅逐來自北歐的入侵者們。

維京海盜的利斧長船,學者國王的文才武略:走進英格蘭的黑暗年代

他們的對手是丹麥將領古瑟魯姆,經過幾周的苦戰,在一場名為“愛丁堡戰役”的戰爭中,阿爾弗雷德的軍隊贏得了勝利。關於如何處置“手下敗將”的問題,阿爾弗雷德展現出了極大的智慧與包容心。

考慮到雙方實力依然旗鼓相當的現實,阿爾弗雷德與與古瑟魯姆訂立協議,約定各自佔領英格蘭的一半領土,前提條件是古瑟魯姆的軍隊必須撤離,不能再侵擾阿爾弗雷德統治的地域。同時古瑟魯姆本人要皈依基督教,由阿爾弗雷德擔任教父,並公開舉行洗禮儀式。

至於那些有意願定居和平共處的丹麥人,阿爾弗雷德則允許他們繼續在當地生活,畢竟在過去的百餘年間,許多丹麥人與當地人不斷交流、通婚,有時已經很難區分他們究竟是丹麥人還是英格蘭人。雖然此後古瑟魯姆曾一度打破協議,再次發動戰爭,但都被阿爾弗雷德輕鬆擊退。

作為英國曆史上有“大帝”(the great)稱號的國王,阿爾弗雷德的偉大之處除了驅逐維京海盜,部分實現英格蘭統一外,更重要的是,他給這個飽經蹂躪的國度帶來真正的文明與進步。

維京海盜的利斧長船,學者國王的文才武略:走進英格蘭的黑暗年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阿爾弗雷德是一位典型的“學者國王”,他少年時兩次遊歷羅馬,還曾拜見時任教皇利奧四世,得到他贈予的斗篷和劍。對古老羅馬文明的敬仰,和對基督教信仰的虔敬之心,使他一生都渴慕知識,對學術教育推崇有加。

在阿爾弗雷德統治期間,他從歐洲各地招攬優秀的學術人才,設立數所學校,致力於提高英格蘭人的文化修養。他本人以身作則,系統學習拉丁語,用心研讀撒克遜詩篇,翻譯《哲學的慰藉》《反異教史》等書籍,還促成了《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的編撰工作。此外,阿爾弗雷德在制定法律體系、貨幣標準化、建立海上部隊、興建“堡”這一兼具軍事與居住功能的建築,以及促進英格蘭與歐洲大陸間的文化交流等方面,都頗有建樹。

學者阿塞爾說:“所有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都自願拜阿爾弗雷德為王,臣服於他。”阿爾弗雷德的“大帝”之名自此遠揚。

04 走出黑暗年代:從無盡暗夜中,看見一縷曙光

阿爾弗雷德大帝在英格蘭的“黑暗年代”留下了赫赫聲名,但實際上,直到200多年後,到了其後代埃德加統治時期,英格蘭才真正實現了統一,完成了阿爾弗雷德的一大夙願。此時,距離英格蘭走出黑暗年代,開始全新的歷史篇章,已經只有數步之遙。

維京海盜的利斧長船,學者國王的文才武略:走進英格蘭的黑暗年代

回望這段波瀾詭譎的早期英格蘭歷史,我們看到的似乎是無盡的黑暗,許多普通人不得不拿起手邊的農具,對抗蠻族的瘋狂入侵。那些慘無人道的屠戮,似乎永無停歇的混戰,給幾代人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陰影。

然而,在漫無邊際的黑暗之中,往往醞釀著一縷希望的曙光。在共同抵禦外敵的過程中,英格蘭的民族意識逐漸形成。在政治、法律、軍事、文化等領域,一些基本的制度框架開始被搭建,奠定了今日英格蘭諸多制度的基礎。如今為人所熟知的英美習慣法系、國王加冕禮上的塗油儀式等,大都可以追溯到這一時期。一段始於仇恨與痛苦的歷史,終於迎來了沐浴在陽光下的時代。

參考資料:

1、埃德·韋斯特,《黑暗年代》

2、錢乘旦,《錢乘旦英國史》

3、雅各布·阿伯特,《阿爾弗雷德大帝》

4、BBC紀錄片,《英國史》

注:配圖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