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鎮國公”和“一等公”,在清朝誰地位更高同為超品,差別巨大

菜單

“鎮國公”和“一等公”,在清朝誰地位更高同為超品,差別巨大

對於爵位,常看中國古代史的朋友不會感到陌生。先秦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後來歷代亦多有賜封。商鞅推行的“軍功爵制”還被視作是秦國提升軍事實力的重要舉措……至最後的封建王朝清代,封爵制度已經臻於完備,與政治和社會融合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但您可知,盛名在外的鎮國公和一等公,其實存在巨大差別?

一、鎮國公不一定能“鎮國”

鎮國公,從字面上看來威風凜凜,彷彿是國之肱骨。但在清代,“鎮國”其實存在於宗室王公封爵制度體系中,且並非位於前列。清代宗室封爵共有十二等:前四等分別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和固山貝子。至第五等,才是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以及最後四等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

“鎮國公”和“一等公”,在清朝誰地位更高同為超品,差別巨大

在這十二等爵位中,前八種才是嚴格意義上的“爵”,後四種只是“職”。此外宗室嫡子在父輩高壽時,還可為了儘早實現可享有的利益而獲得兩等“臨時”的爵位:“親王一子封世子,嗣親王;郡王一子封長子,嗣郡王”。因而可見,“鎮國”之爵在宗室王公封爵體系中,其實算是較為低等的爵位。

且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鎮國”之爵也並非真正高位。前文提及的十二等宗室封爵,有四種具體的執行方式: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推封)。前三種方式產生的大部分都是高階封爵,且直接由宗人府向帝王提請。而最後的推封,產生的多是低階封爵和世職,還要經歷一系列考試。

“鎮國公”和“一等公”,在清朝誰地位更高同為超品,差別巨大

推封的考試內容包括翻譯、馬射和步射三項。成績分優、平、劣三等。三項科目皆得優者,才能參考父親的爵位和生母的身份獲得相應的爵位或世職。兩優一平,降一等封授;一優兩平或兩優一劣,降二等封授;三平或一優一平一劣,降三等封授。其餘的,包括一優兩劣、兩平一劣、一平兩劣和全部為劣,皆不能重考,更不能獲封。

且若是參考出身本就只能獲封低等世職的,在考試後還被降等,那麼還會被倒扣一年至三年俸祿。因而即便是和碩親王的庶子,要獲得爵位也要經過考試,且一般情況下最高也只是不入八分鎮國公。

“鎮國公”和“一等公”,在清朝誰地位更高同為超品,差別巨大

所以總的來說,“某某鎮國公”在清代並非高階爵位。只不過這類爵位主要與血緣相關,獲封者基本都是宗室子弟,因而與一般的面向平民的爵位還是有些差別。獲封者更有可能透過親屬獲得規定以外的其他利好。

二、一等公不僅是“一等公”

一等公,相對於“鎮國”之爵,是主要面向非宗室群體的。天聰八年(1634),皇太極下令將一系列爵名改為滿語,“五備禦之總兵官”即被更名為“一等公”。但清代的“一等公”,在更多時候則不是指五備禦之總兵官,而是代指清代八等二十六級爵位的最高等。

這八等二十六級爵位,要獲封或晉升有多重途徑。第一種,即來歸、來降封贈。清初不少投降了滿清的漢人將帥舊臣,就是透過這一途徑在清朝獲得了新的社會地位。第二種,即軍功授爵。清初八旗子弟多是透過此途徑提升了社會地位。第三種,即恩賞、恩詔和承恩封爵。這一途徑主要涉及追贈陣亡者及其子嗣,和對功臣、歷朝聖賢的追封。第四種,即忠勤職守,業績突出者授爵。康熙時,名臣索尼就因輔政有功而晉升一等公。

“鎮國公”和“一等公”,在清朝誰地位更高同為超品,差別巨大

誠然,清代封爵制度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在不同時期,封爵制度的具體內容和晉升途徑存在差別,“一等公”對應的具體爵位及其地位也不盡相同。因而妥帖說來,“一等公”在清代確實是高等爵位,其獲封者也多是掌握朝政實權的重要人物。至於種種細節,我們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鎮國公”與“一等公”的比較

在瞭解了“鎮國公”(奉恩鎮國公和不入八分鎮國公)和“一等公”的相關制度後,我們再來說說這兩個如今名氣差不多的爵位,實際上到底有何差別。

首先,就賜封物件而言,奉恩鎮國公和不入八分鎮國公都是面向清朝宗室子弟的,而一等公可以面向所有人。因而若就出身而言,鎮國公在很多時候能超過一等公。

“鎮國公”和“一等公”,在清朝誰地位更高同為超品,差別巨大

其次,就實際影響力而言,在歷代奉恩鎮國公和不入八分鎮國公中,對清代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名臣並不多。清末的鎮國公愛新覺羅·載澤已算是其中翹楚。但與李鴻章、曾國藩等一等侯相比,載澤在清廷的“存在感”也明顯較低。

“鎮國公”和“一等公”,在清朝誰地位更高同為超品,差別巨大

所以總的來說,雖然在如今的不少影視作品中“鎮國公”和“一等公”好像都是左右朝政的重臣,其權勢沒太大差別,其名聲也沒太多差別。但在歷史上,“鎮國公”和“一等公”其實差別巨大。一等公或許立下了一等功,但鎮國公不一定能鎮國。

參考資料:

[1]李寶臣。清代宗室王公封爵制度考析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

[2]雷炳炎。清代旗人封爵略論[J]。北京社會科學,2003,14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