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宋仁宗麾下名將:武曲星狄青從平民逆襲名將的三大基石

菜單

宋仁宗麾下名將:武曲星狄青從平民逆襲名將的三大基石

狄青是北宋時期的名將,雖然北宋一朝充斥著重文輕武的國風,但狄青卻能從中脫穎而出,直到樞密院樞密使的高位,更是讓人讚歎。當時北宋與周圍的少數民族政權並存,發生戰爭是常有的事,狄青在邊關駐守了數十年,曾多次參與戰爭,榮獲軍功無數,當時北宋朝廷奉行“守內虛外”、“重文輕武”的國策,狄青卻能以武人身份問鼎樞密院高層,可見狄青也是頗有才能,不僅能率兵打仗也能坐鎮東京。狄青戎馬一生,為北宋開疆擴土,清掃外患,立下汗馬功勞。同時也成就了自己從一介武士變成將軍的神話,雖然最終被朝廷猜忌罷官,但也是榮耀至極的一生。

其一:高顏值武藝高

狄青之所以能夠成名,除了因為他戰功卓著以外,他從一名低階士兵奮鬥至北宋最高軍事長官的職位也是引人注意的一個原因。

宋仁宗麾下名將:武曲星狄青從平民逆襲名將的三大基石

宋仁宗天聖五年,狄青入伍,隸屬“拱聖營”,屬於皇家儀仗隊,當時狄青剛二十歲。史書對拱聖營士兵的來源有所提及,“在京軍校差充外處人員,軍數不足,有妨訓練,可詔示殿前、侍衛馬步軍司簡補”。這段史料記載說明拱聖營的一部分兵員缺額是從下級廂軍中所提拔上來的,那麼也就是說拱聖營禁軍是京城禁軍很底層的成員。

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北宋朝廷在強幹弱枝政策下削弱地方上軍事力量的一些措施。《宋史·狄青傳》也曾提到,狄青“初隸騎御馬直,選為散直。”這裡說到的騎御馬直和散直,史書中都有相關的詳細記載。

從這裡我們可以瞭解到狄青是首先加入精銳部隊拱聖軍,接著進入了更高的騎御馬直行列,最後進入了班直系統,加入了皇帝的近衛軍部隊。史書上這些經歷不過是一筆帶過,筆者覺得然而在禁軍底層的磨練應該是最為艱辛的。如史料中所言,要被選為散直,首先要經過武藝的考察,狄青既然能夠從拱聖營先後順利進階至騎御馬直、散直,必然有著過人的武藝。另外作為皇帝的近衛軍,狄青應當是相貌英俊之人。關於狄青的長相也有相關的記載,史書中說“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雍路不得行”,足見狄青相貌之出眾。

宋仁宗麾下名將:武曲星狄青從平民逆襲名將的三大基石

其二:戰功赫赫

因西夏侵犯邊境,戰爭狀態下,朝廷要從班直中選拔優秀人才出職,狄青在禁軍選拔中脫穎而出,隨軍至西北前線。

狄青雖是皇帝近衛軍出身的高階軍士,但是到了前線也要從低階軍官做起。“寶元初年, 趙元昊反,詔擇衛士從邊,以青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初時狄青擔任的是鄜延路延州都巡檢司下的一個指揮使,職務還算不錯,相當於當前的營長。邊境的巡檢司部隊當然是宋軍中相對精銳的部隊,狄青在巡檢司內擔任一名掌管數百人的指揮使可以說是位低卻任重,很有前途,進一步為狄青施展軍事才能提供了機會。

狄青作為一個武人,在與西夏的作戰中屢立戰功,獲得提拔,最終以其過人的軍事指揮能力平定了儂智高之亂,成為了仁宗朝數十個樞密使中唯一一個武將出身的,如此高官厚祿對於狄青來說可謂功成名就,實至名歸。然而,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宋仁宗任狄青為樞密使,無疑是將其放在了風口浪尖之上。

其三:重文輕武的國策

率軍平定儂智高叛亂則是最終確定了狄青在朝廷的高位。

宋仁宗麾下名將:武曲星狄青從平民逆襲名將的三大基石

北宋朝廷“守內虛外”、“重文輕武”的政策及其面臨的諸多內憂外患是狄青生活的大時代背景。狄青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在西北前線與西夏軍隊進行了多年的對峙,如果說與西夏的戰爭使得狄青名揚北宋朝廷上下,那麼率軍平定儂智高叛亂則是最終確定了狄青在朝廷的高位。

在北宋時期,宋朝與西夏等少數民族長期處於對峙狀態,戰爭頻繁,而趙匡胤就是靠著掌握軍隊而建國的,建國時便極力削弱將權,並定下了不殺諫官、和文官同治天下的重文輕武的國策。縱觀宋朝歷史,狄青所處的北宋仁宗年間,也算國力昌盛,狄青有著突出的軍事才能,能在宋朝和西夏的戰爭脫穎而出,但他所處的北宋卻秉持著重文輕武的國策,狄青有卓越的才能,也難以有大作為。

但狄青從一個平民家庭中出來,卻走到了仁宗朝軍界第一人的地步,是著實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