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春秋五霸—齊桓公

菜單

春秋五霸—齊桓公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五個諸侯之長。霸,政之名,諧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為尊天子以令諸侯。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為霸。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時期參與爭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春秋五霸”並不是勢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春秋五霸有一下幾種說法。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篇》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

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鮚崎亭集外編》

多種記載和多種說話中,齊桓公、晉文公是春秋時期最為標準的兩位霸主,實至名歸,史稱“齊桓晉文。所以各史籍皆全票透過,沒有爭議。秦、楚兩國雖不被中原國家敬重,可秦穆公和楚莊王不論才幹、功績都十分顯著,無法埋沒,尤以當今視角來看,這兩位有相當高的認可率,所以在各史籍當中秦穆公得票超大半,楚莊王也得到了寬泛認可。所以春秋五霸最後一位爭議最大,今天我們主要講述五霸之首齊桓公。

春秋五霸—齊桓公

齊桓公(前725年-前643年10月7日) 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齊襄公的弟弟。 齊襄公和齊君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齊襄公時,國政混亂。小白的師傅鮑叔牙預感齊國將發生大亂,就保護小白逃到莒國。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為君。次年,雍林人殺公孫無知。一時間齊國無君,一片混亂。小白和齊國正卿高傒從小相好,一聽說雍林人殺無知,就和國氏秘密召小白從莒國回來。魯國聽說無知被殺,也發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糾回國,而派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帶鉤。小白咬舌吐血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魯國於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六日方抵。這時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立其為國君。是為桓公。

齊桓公成為國君後要殺管仲,鮑叔牙勸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在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只想讓齊國成為強國,那麼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那麼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聽從他的建議,假裝要殺仇人,把管仲接到齊國。桓公和管仲談論霸王之術,大喜過望,以其為大夫,委以政事。齊桓公拜管仲為相之後,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齊桓公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長、盡忠職守的出色人才。

春秋五霸—齊桓公

齊桓公改革之後,齊國國力大為增強,齊桓公開始走上稱霸的道路。他先是與鄰國修好,歸還給以前侵佔魯國的棠、潛兩邑,讓魯國作為南邊的屏障;歸還以前侵佔衛國的臺、原、姑、漆裡四邑,讓衛國成為西邊的屏障;歸還以前侵佔燕國的柴夫、吠狗兩邑,讓燕國成為北部的屏障。桓公七年(前679年),在甄召集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齊桓公八年(公元前678年),齊又約集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會上大家再推齊桓公為盟主,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另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等小國。桓公十四年(前672年),陳歷公子完,即田完,逃到齊國,桓公想任命他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為工正。田完的後人奪去了姜姓齊國的政權,史稱田氏代齊。

周惠王晚年寵愛王子帶,意欲廢掉王子鄭的繼承權,但未決定即去世。后王子帶與其母聯合鄭國、楚國欲武力登位。王子鄭私下會見桓公請求桓公召集諸侯支援自己。桓公與八國諸侯會盟,以弔喪為名在洛陽附近炫耀武力,表示對王子鄭的支援,后王子鄭繼位,是為周襄王。

春秋五霸—齊桓公

齊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與各諸侯國在古葵丘會盟時,周襄王因齊桓公帶頭支援自己繼位,便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車馬,這是周天子對於諸侯國的最高獎賞。齊桓公“葵丘會盟”盟辭的“五禁”條款:“一是誅殺不孝之人,勿改變已確立的太子,不要以妾為妻;二是尊重賢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愛護孩童,不忘來賓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為官,官吏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辦,不要獨攬。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專殺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設堤壩,不要阻止別國人來糴糧食,也不能不報告天子就封國封邑。這“五禁”條款分明是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經驗總結。周襄王派大臣與會並送重禮,說明周襄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會上齊桓公儼然代周天子號令諸侯,標誌著齊桓公霸業達致巔峰。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問他:群臣中誰可以代你為相?管仲說:瞭解臣下沒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說: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殺掉孩子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說:開方如何?管仲回答:背棄親人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近。桓公說:豎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閹割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愛。桓公說:常之巫如何?管仲回答:死生,是無法逃避的;疾病,是人體失常所致。君主不順其自然,守護根本,卻完全依賴於常之巫,那他將對國君無所不為了。管仲死後,齊桓公不聽管仲的話,重用四人,四人專權。桓公四十二年,周被戎攻打,齊國出兵救援周天子,第二年,桓公一病不起,他的五個兒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自代表五方政治勢力,都想繼位,於是一番混戰,後宮妃子也想幫助自己兒子繼位,於是宮內大亂,三個奸臣和後宮聯手將得病的桓公幽禁在宮殿裡,外面築上高牆,聲稱為了保護君主,不許任何人進入,於是一代霸主就這樣被活活餓死在宮殿裡。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新君無虧在政治鬥爭中勝出,當上君王,平息動亂,才去把桓公入殮。一代英主竟如此慘死,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已不算稀罕事。

春秋五霸—齊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