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四種情況下,再有理也不要和領導槓

菜單

四種情況下,再有理也不要和領導槓

我的備用號(早關注,不迷路)

【材料】《資治通鑑》漢紀 孝獻皇帝 建安五年 公元200年

通急錄戶調,朗陵長趙儼見通曰:“方今諸郡並叛,獨陽安懷附,復趣收其綿絹,小人樂亂,無乃不可乎?”

通曰:“公與袁紹相持甚急,左右郡縣背叛乃爾,若綿絹不調送,觀聽者必謂我顧望,有所須待也。”

儼曰:“誠亦如君慮,然當權其輕重。小緩調,當為君釋此患。”

乃書與荀彧曰:“今陽安郡百姓困窮,鄰城並叛,易用傾蕩,乃一方安危之機也。且此郡人執守忠節,在險不貳,以為國家宜垂慰撫。而更急斂綿絹,何以勸善!”

彧即白操,悉以綿絹還民,上下歡喜,郡內遂安。

【譯文】

李通加急按戶徵收棉絹,朗陵縣令趙儼對李通說:“如今其他郡縣都已叛變,只有陽安郡仍然忠於朝廷。現在又要按戶強收棉絹,小人喜歡作亂,這樣強行徵收,豈不是大不合適?”

李通說:“曹公與袁紹相持,正是生死存亡的時刻,周圍郡縣又都已經背叛,如果不立刻徵收棉絹,送到許都,就會有人說我坐觀成敗。”

趙儼說:“事情確實如您所考慮的那樣,但是應當區分輕重緩急。稍稍放鬆,我來為你解決這個顧慮。”

於是趙儼寫信給荀或說:“現在陽安郡百姓窮困,臨近郡縣都已經背叛,容易受到影響,因此,陽安郡成為這一地區安危的關鍵。陽安郡百姓保持忠節,身處險境而無二心,我認為國家應該加以撫慰,想不到反而加緊徵收棉絹,這怎麼能勸導百姓一心向善呢?”

荀彧立刻報告曹操,把已經徵收的物資一律退還給百姓,上下都非常高興,於是全郡安定。

【解析】一、實權大太不宜

為啥說掌握實權的下級不要跟上級唱反調?因為這會引起領導的疑心病,就好像李通說的那樣,領導會以為你缺乏忠誠度和服從度,而你又掌握著關鍵權力,這是非常危險的。

當初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劉邦嚷嚷著要打回中原,武將們都表示支援,而文官們紛紛表示反對,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武將掌握著兵權,權重太大,領導要的是絕對服從,容不得半點唱反調的人,即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黨指揮槍。

亂世之中,兵馬為王,李通是陽安都尉,掌握著全郡的武裝,

通急錄戶調

而且李通同時還負責總體的稅務工作,這樣強權的地方勢力派,負責徵稅的人,跑出來帶頭抗稅,你是領導你怎麼想他?

二、關係不夠不宜

為啥李通不敢說的話,趙儼就敢說?首先是因為趙儼只是一個縣令,手上並沒有刻意直接調動的一兵一卒,所以趙儼的建議,領導不會引申到權力安全領域。

其次就是趙儼和中央政府主要負責人的關係,比李通與中央政府的關係要來的更親密一些。

為什麼說趙儼在朝中的關係比李通好?因為趙儼是潁川系的文臣,潁川系和曹操的關係不用多說了,現在正處於潁川系和曹操的蜜月期。

曹操賦予潁川系極高的政治權力,高到他們認為袁紹一旦打敗曹操,他們就再也沒有這麼高的中央執政權,袁紹不可能給到他們,就算承諾給到也難相信。

潁川系和曹操的關係我之前寫文章分析過了,但是忘記在哪一篇,還記得的可以留言告訴下大家。

趙儼這個人,和陳群等人在潁川系是一個地位的,後期一直做到了驃騎將軍、大司空,從趙儼寫信給荀彧就可以感受到,他和李通的不一樣。

李通只不過是淮汝一帶的本土豪強勢力,和中央打交道的時候比較少,而趙儼卻是潁川學閥的一份子,而且級別很高,你說如果你是荀彧或者曹操,又不瞭解實際情況,你更相信誰的彙報?當然是關係親近的嘛。

三、利益相關不宜

從材料描述來看,安陽都尉李通還擔負著全郡收稅的工作,為什麼稅務局的工作要一個武官來負責?而不是政府內的文官來負責?

這其實就是利益相關了,李通本來就是地方豪強的出身,在當地具有極高人望,他不點頭,別人收不上來稅收啊。

就好比呂布,陳登家不幫他收稅,他就的捱餓,因為呂布作為外來戶,沒本事收上來稅收,所以四千兵力當初在徐州被餓得哇哇叫。

李通之於淮汝,就好比陳登之於徐州,少了他的配合,行政成本就會大幅增加,甚至是寸步難行。

所以曹操要任命李通為安陽都尉,讓他負責收稅的工作,這是什麼意思?

曹操的意思很簡單,能夠透過地方威望用嘴收到的稅就用嘴去手,李通用嘴收不到的稅,那就用兵去收。

而李通作為地方大戶,自己負責徵稅,自己總的先做個表率交稅吧?不然怎麼說服別人交稅?

所以說,在稅收這件事上,李通是嚴重的利益相關者,雖然朝廷的稅收政策不是很合理,但他並沒有指出,而是執行第一,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李通對徵稅提出反對意見,領導就會想你作為地方豪強,是不是因為自己不想交稅,所以帶頭抗稅。

而趙儼不一樣,他就是個流官,幹幾年刷點政績就跑了,他沒有什麼利益相關的東西,他不用在當地交稅,利益不相關。

所以同樣的話,李通說不得,趙儼卻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利益涉及太深了,領導就會覺得你包藏禍心

四、會搶功勞不宜

李通為什麼不說的第四個原因,就在於如果李通說了,就搶了中央的功勞,為什麼說如果李通會搶了領導的功勞?

當時的情況,陽安郡四周都已經背叛,背叛就意味著不用再曹操叫稅,而忠於曹操的陽安郡卻依然要交稅,這就會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幹革命的還沒反革命混得好。

當時免去陽安郡的稅收已經是勢在必行,因為老百姓就像水,哪裡不用交稅就往哪裡跑,如果陽安郡稅高而周邊因為叛變而稅低,那就會造成人口流失,人口大量的往叛變地區跑,所以說,面對這種情況,免稅是必然的。

但這個事情,並不適合李通說,一個是因為如果事情還沒有執行就唱反調,那大家會以為,曹操為地方上免稅,是李通爭取下的成果。

而一旦李通已經開始強徵一段時間之後,再由權重較輕的趙儼提出,然後領導稽核透過,那麼退稅的事情就跟李通關係不大了,畢竟他都已經開始強徵了。

而退稅這個事情,老百姓就算在了朝廷和趙儼身上。

而趙儼職位較輕,提給朝廷的建議朝廷不會照顧其政治權重性。

換句話說,如果徵稅還沒有開始,李通就主動去跟曹操荀彧說自己的擔憂,那這在老百姓眼中就成了李通和大領導據理力爭,為大家避免了退稅,如果事情成了這樣,那對於曹操和李通來說都不見得是好事情,李通搶了中央的功。

而李通已經開始徵稅,並且上交了數批物資,這個時候再由當地的朗陵縣令趙儼提出,那麼由於趙儼只是一個縣長,分不了多少功勞,退稅這件事就成:

中央不瞭解地方詳情派發了任務,李通為了自保不願發聲,只知道執行,害苦了大家,幸好人微言輕的朗陵縣長仗義執言,中央大領導獲悉詳情以後大手一揮給大家退稅。。。

雖然都是不交稅,但一開始就由李通建議不交,和到後來由趙儼申請不交,領導在這兩件事情中所佔的功勞是大不一樣的。

老百姓覺得誰在為他們著想,這是個很更關鍵的問題,如果大家都把這種感恩放在李通身上,那隻會更加團結的擁護李通,那麼曹操的功勞就被搶了,老百姓就不擁護曹操。

如果是這樣,曹操處理不了老百姓,難道還處理不了你這個搶功勞的李通嗎?李通總會因為左腳先邁進單位被開出的,所以我說,如果事情發展到這樣,對於曹操和李通來說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