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菜單

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金字塔的頂端”是大多數人都向往的地方,站在頂端享受著眾人膜拜。不過,“高處不勝寒”,站在高處未必是一件好事!有時候,自身能力不足,卻被眾人推到高處。那麼一旦摔下,這將會是沉重的一擊,能夠徹底把人打入谷底!

蒙曼便是一個典例,站在高處,看得是遠了。不過,自身的能力不夠,終究還是陷入了輿論之中。

蒙曼被國學愛好者所推崇,是人們學習的物件。然而,蒙曼後來也成為了國學愛好者批評的物件,從膜拜到批評,打敗蒙曼的不是別人,而是一首唐詩。說來說去,最終也只能怪她自己。

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圖片:站在頂端享受眾人膜拜劇照

《中國詩詞大會》是一個很火熱的詩詞類綜藝節目,能夠讓人受到傳統國學文化的薰陶,讓人感受到詩詞文化的魅力。不過,在第五季節目播出時,蒙曼鬧出了天大的笑話。

在一期節目中,蒙曼“曲解”了眾人耳熟能詳的《憫農》,其中有一句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原句要表達的意思是“烈日炎炎,農民頂著驕陽為莊稼鋤草,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在泥土上”。

然而,蒙曼卻理解成了“農民正為播種而忙活”。要知道,播種是在春季時節。可詩詞中明明描繪的是夏季的情景,很明顯,蒙曼的理解出現了極大的錯誤,因而引來了眾人的質疑。

很多網友認為蒙曼的詩詞文化水平並不高,不知道是怎麼一步步混到今天這個位置的。

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憫農》

此外,北京大學的研究員孫紹振先生也認為,蒙曼的詩詞基礎水平有問題,她的詩歌理解能力簡直就是在“褻瀆詩聖”。當然,空口無憑,孫紹振先生也列舉出了例項。

一個是劉禹錫書寫的《烏衣巷》,原作描繪的是一副滄桑之景,而蒙曼的解讀卻與主流的學術解讀背道而馳。蒙曼認為,《烏衣巷》描繪的是一副富貴之景,其中“家”指的是“和氣之家”。如此一來,蒙曼理解的意境與學術主流相差甚遠,因而遭到了巨大的質疑。

第二個例子則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寫下的《春夜喜雨》,其中有一句是“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對此,蒙曼表示她從這句詩中聞到了一股濃郁的火鍋味。

可實際上,杜甫在寫下這首詩時已經找到了安頓的地方,雖是成都一小屋,但好歹有了住處,心裡是一種平和安穩之感。春雨落地,喚醒了大地的生機,此時表現的是杜甫的喜悅之情,而非蒙曼所說的“火鍋辣味”。

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春夜喜雨》

從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蒙曼“學藝不精”,沒有達到那種境界,卻自詡為高人。不過,早前蒙曼的勢頭正盛,因其名氣之大,所以當時網友們對孫紹振先生的評論都不予理睬,認為蒙曼是“別出心裁”,以另一個角度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意向。

直到憫農這首詩蒙曼再出現理解失誤時,大眾才恍然醒悟,原來蒙曼根本不是什麼別出心裁,而是真的能力不足,造成理解失誤。

在2007年時,蒙曼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在《百家講壇》中做主題演講,向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講述了武則天的一生。當時,蒙曼的語言質樸,通俗易懂且不失幽默,所以大眾很快就對她產生了好感,對她也加深了印象。當時的蒙曼僅有三十二歲,是《百家講壇》中年紀最小的演講者。

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圖片:《百家講壇》蒙曼資料截圖

蒙曼得到眾人的認可之後,開始更頻繁地出現在電視機前。例如蒙曼應邀參加了《中國謎語大會》,還有《中國成員大會》等等,幾乎都是與文化有關的。

正因此,蒙曼在人們心中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文化的國學大師,她就是權威,她就是正統。剛開始只是一小部分有這樣的想法,隨著蒙曼名氣慢慢變大,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這種想法,故而蒙曼偶爾曲解詩歌時被人們當成了別出心裁。

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圖片:蒙曼參加節目資料截圖

蒙曼除了在電視節目中活躍之外,在校園中也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師者。蒙曼畢業於北京大學,在獲取博士學位之後便回到了中央民族大學擔任教師。

當時,蒙曼對教師事業非常認真,通常都會備課到很晚,第二天也能精力充沛地為學生講課。蒙曼的歷史課很有趣,深受學生歡迎。

不少學生都表示,“蒙曼老師的課很有新意,根本感受不到是在上課,彷彿就像是在聽故事一樣,故事講完了,歷史脈絡也都理清楚了”。

蒙曼的每一堂課幾乎都是滿座,而且還會有其他系的學生來旁聽。雖然蒙曼的歷史課上得很好,但是不可否認,在詩詞方面蒙曼還是有所欠缺的。

蒙曼喜歡詩詞最早是受家庭的影響,蒙曼出生在書香世家,父母都是人民教師。因父母都喜歡讀書,蒙曼在很小的時候也喜歡上了閱讀。

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蒙曼講課

大概在七八歲之時,蒙曼對傳統詩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時,她的父親告訴她詩詞中唐詩是最受歡迎的。於是,蒙曼便一頭扎進了唐詩的海洋中,感受唐詩的魅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蒙曼讀了成千上萬首唐詩。

可以說,蒙曼父母對她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每天寫完學校佈置的作業之後,蒙曼必須要花費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讀書。剛開始蒙曼是厭煩的,不過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她就發現了閱讀的魅力,而後愛上了閱讀,成為了一個小書迷。

因為閱讀的緣故,蒙曼的語文和歷史非常好,在這兩個學科中非常優異,最終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學,學習歷史系。後來,因努力用功,蒙曼又考上了北京大學,繼續研讀博士學位。

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中央民族大學

從整體上來看,蒙曼一直沒有輕視學習,而且一直都在閱讀的路上,而且蒙曼一直深入研讀的都是歷史,所以她的歷史學生毋庸置疑。不過,“術業有專攻”,蒙曼沉迷歷史,同樣也醉心古詩。只不過,她花費在古詩上的時間遠低於歷史。所以,她古詩方面有所欠缺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蒙曼並沒有想過要站在詩詞界的頂端,只不過是眾人將她推向了那個高位,她不得不接受。等真正站到了高處,等待她的就是更多的考驗了。所以,一旦有所差錯,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