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共修加行 | 為什麼而皈依

菜單

共修加行 | 為什麼而皈依

共修加行 | 為什麼而皈依

為什麼而皈依

誘使我們皈依的狀況或條件有三種:

(一)恐懼;

(二)信任感或虔敬心;

(三)悲心。在這三者之中,恐懼是最強大的。

恐懼

對於世俗的事務,特別是跟“得”與“失”有關的,我們總會感到恐懼。由於害怕被雨淋溼,我們躲在雨傘下接受庇護;同樣種類的恐懼,也使得佛教國家的農人與商人們進入佛堂祈請,儘管他們對哲學毫無興趣。對這些人而言,無論是緣起實相或空性,都毫無意義。然而,由於他們身處佛教國家,佛、法、僧就成了他們的“神”;因此,他們如鸚鵡學舌般向三寶祈請,希望能夠長命百歲、生意興隆、五穀豐收,並以物質供養與繞行聖蹟做為回報。

儘管這種態度並非皈依的究竟目的,我們卻不應該嘲笑它。因為對於那些信念單純的人而言,這可以是步向更深理解的墊腳石,況且,並非只有生於傳統佛教社會的人才會有這種態度。大多數步上佛法之道的人,都常把佛陀想成是救世主,如同基督徒所想的耶穌一般,而且他們往往是由於恐懼、感到需要保護才來皈依佛陀。這是引導修行者皈依的第一種恐懼。

第二種是對於輪迴痛苦的恐懼,例如害怕自己投生於地獄道。苦於這種恐懼的人不太關心穀物歉收或利率調升,他們最大的恐懼反而是被輪迴所困住而愚弄。他們已培養出“盡所有智”(藏ji nyed pa khyen pai yeshe;wisedom of knowing),認識到陷入輪迴的危險;而且他們對所有眾生的悲心,更引導他們不僅恐懼輪迴,也恐懼僅只希求自我解脫(涅盤)的自私。

除了恐懼輪迴與涅盤之外,金剛乘修行者所承受的是第三種恐懼,那就是對不淨顯相的恐懼。因為只要我們的顯相不清凈,二元邊見之根就永遠無法斷除。

信任感或虔敬心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相當程度的信任感。例如,想喝茶時,你別無選擇地只能相信集合茶葉、茶具與泡茶的技巧,就能泡出一杯好茶。要能成功地做到這件事,其中不能有任何一項元素欺瞞你。因此,如果有個設計精美的茶包,搭配雅緻的繩結與標籤,可是裡面卻無茶葉,它就無法以熱水衝成茶。雖然它看上去像個茶包,可是泡不出茶來,因此它是“欺瞞的”(deceptive)。

決定追隨心靈之道,是人一生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事。經常,這是人們在曾經信任的世俗目標違背了自己之後,想要轉向更可信任的道途時,所做的決定。如果聽聞、思惟教法與修持禪定讓你感到啟發後,很可能你就會選擇信賴佛法的邏輯。而當你逐漸培養出對“佛”、“法”、“僧”不可動搖的信心,也相信這是世上唯一真實的無欺之道時,你更會渴望去追隨它。基於此,於是你皈依三寶。

當然,還有許多其它的理由令人想要皈依三寶,例如,對解脫的證悟功德培養出堅定的信心而想皈依。

一旦所有這些理由都讓你信服,解脫的想法將對你愈來愈具有吸引力。換句話說,你對“佛、“法”、“僧”已經建立起虔敬心與信任感。

從本質上而言,一旦你相信三寶是“無欺”的,相信它代表最高的真諦,你將會以皈依來臣服於這個真諦。

悲心

身為大乘佛弟子,我們領悟到:每一個困於輪迴之苦的有情眾生,過去都曾是我們深愛的人,他們甚至可能犧牲過自己的生命,來滿足我們自私的慾望。由此領悟所感受到的悲心,將成為我們皈依更為重要的誘因。但是即使有了這種領悟,我們仍然無力幫助他們,因為我們也被束縛,並完全受制於自己低劣的條件與狀況之中。

那麼,一個同樣無助的避難者如何給予另一個難民庇護?如同寂天菩薩所說,能有比你更強的人護佑我,你就可以護佑他人。因此,一旦皈依了“佛”、“法”、“僧”,你便能庇佑、援助並保護他人。

——摘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不是為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