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PEL的一次體系化式的進擊

菜單

PEL的一次體系化式的進擊

從新賽季起和國際賽事接軌全面使用TPP模式,全年從四個賽季調整為兩個賽季,新俱樂部和商業合作伙伴加入,開啟地域化程序……一如既往地,《和平精英》在新賽季伊始帶來了諸多令人興奮的變化。但和前兩年相比,這一次《和平精英》電競走到了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

#1 名為PEL的體系

正如PEL聯盟主席廖侃先生(下文簡稱廖侃)在過去兩年的數次採訪裡提到的:“戰術競技門類本身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電競或者體育賽事,在既往電競或體育專案中我們幾乎找不到參考。”

從2019年年底開始,《和平精英》必須解決戰術競技品類誕生至今一直的問題——如何更好地呈現多團隊運用策略進行角逐的競技過程。

《和平精英》的選擇是跳脫出“市場活動”的桎梏,迴歸最基本的內容思維。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小到擊殺和排位積分,大到競技模式、賽程設計,PEL一直在調整賽制和規則。貫穿調整過程的則是至今未曾改變過的辦賽初衷:讓比賽更好看,提升觀眾的觀賽體驗。

雖然在過去兩年裡,《和平精英》的賽事一直處於大大小小的變化裡。但整體上看,PEL有序且穩健地邁出了三步。

第一步即是提升賽事的精彩度。

從推出線上主場開始,PEL就將觀賽體驗清晰地拆分為內容和體驗兩個部分。賽制和規則的調整是在透過影響比賽程序,直接提升賽事的精彩程度,而線上主場和觀賽外掛的推出,則是透過主動完善基礎設施來提升觀賽體驗。

PEL的一次體系化式的進擊

在3月7日的新賽季開放日,經由賽事製播團隊和廖侃的介紹,我們瞭解到,設定多個內容出口的出發點並非簡單的“參賽者數量”,而是仍然站在內容生產的角度推匯出的觀賽歸屬感。

從線上主場,到豐富的視角選擇、再到戰術沙盒系統,內容基礎設施越來越豐富的同時,粉絲端形成了一個個內容場域,賽事製播團隊也相應地模組化。這時,作為核心的內容體系出現了。

PEL的一次體系化式的進擊

差不多從2021年開始,職業路徑之外,PEL開始拓寬賽事的邊界,推出城市賽、高校賽等成熟的大眾賽事體系以觸及更多《和平精英》電競愛好者。

可能賽事體系完善的過程更容易被觀察到,但內容體系對其的支撐或許更重要。因為賽事體系的完善更多時候只豐富了參賽人群和參賽方式,是一種可以透過外部觀察到的變化。每一個層級的賽事都需要PEL內容體系的支撐才能產生精彩的內容並且傳遞給相應的受眾。

內容和賽事兩大體系的完善讓PEL得以在今年邁出重要的第三步,開啟地域化的程序。而PEL自身變化的連續性也在這個過程裡被清晰地展現。

在地域化上,PEL使用了“線上地域化冠名+線下地域化”的形式。具體的運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俱樂部自辦賽事線上的冠名、線上俱樂部主場、線下俱樂部自辦賽事以及《和平精英》的大眾賽事。

可以看到,《和平精英》的地域化實際上建立在過去兩年線上主場建設、賽事體系完善的基礎上,承接了PEL之前的積累。

當PEL帶著成熟的內容和賽事體系,帶著過去兩年裡粉絲對賽事、戰隊的歸屬感灌注下去時,它不僅僅為俱樂部提供了地域化上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啟動力,也讓地域化因為前兩個體系的支援在一開始就帶上了強烈的PEL標籤,成為一個新的線下體系。

PEL的一次體系化式的進擊

一加手機和KONE、Jteam等新俱樂部的加入固然代表著PEL不斷增長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讓人振奮。但之所以說PEL迎來了量變到質變之間的轉折點,恰恰在於由內至外的,內容體系、賽事體系、地域化體系的完善與連線,即一個名為PEL體系的誕生。

#2 一次體系化的進擊

接下來,PEL的持續迭代將進入體系化進擊的階段。這其中體現最明顯的,就是地域化的推進。

廖侃提到,地域化帶給PEL及俱樂部的幫助在於,透過落地,俱樂部和賽事可以更好地為當地觀眾提供本地化的觀賽體驗,精細化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時,地域屬效能幫助賽事連結觀眾的情感,提高觀眾的參與感,並且打造獨特的地域歸屬感。

在幫助俱樂部連結城市裡的商圈、遊戲使用者等資源上,PEL聯盟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事實上,PEL能夠迅速在地域化上取得階段化進展的原因無外乎解決了地域化裡的一個核心問題。經由過去幾年整個電競產業在地域化上的大膽嘗試可以得出,這個問題從來就不在結果上,而在路徑本身。

物理空間、地域元素固然可以填補落地和體驗之間邏輯鏈條的空白,但對情感上的空白卻無能為力。

過往很多時候,俱樂部落地相當於開拓一個全新的市場,而它所能依賴的只有賽事在線上的影響力,有點像無源之水。

PEL聰明的地方在於用線上冠名給了情感遷移一個路徑,並用線下的賽事體系承接它。

線上冠名既充分地發揮了賽事在線上的影響力,又試圖推著粉絲們對戰隊的歸屬感向地域的維度遷移。而被接入的《和平精英》自身龐大且豐富的賽事體系則承接了遷移後的粉絲注意力,提供相應的線下服務。

PEL的一次體系化式的進擊

在賽事體系的運作和商業化上,體系化的力量同樣不可小覷。

廖侃提到,PEL將會開設三大席位通道,即賽事通道、影響力通道、聯盟特邀通道。儘管目前對外開放的只有賽事通道,但PEL設定的規則是,只有每屆次級聯賽PEN的冠軍才能獲得購買固定席位的資格。

在席位制的運作上,這是PEL和其他電競賽事最大的不同。

簡而言之,席位制並沒有間接地破壞賽事體系的完整性,而是讓資方和選手一樣,歷經層層篩選。此時,依然有四支新俱樂部加盟PEL,無疑是對PEL的認可。

而在聯盟分成和獎金投入方面,廖侃透露,2021年,這兩部分的相加總和達到了兩億。

這背後恰恰是PEL整個體系的有效運轉,這讓PEL能夠成為俱樂部和遊戲億萬使用者交流的平臺。不管是打造粉絲經濟,還是撬動線下資源,都將變得可能。

#3 從新物種到新興力量

對於PEL的觀眾而言,可能來到2022年最大的變化莫過於競技模式全面轉向TPP。在戰術競技品類上,這種選擇似乎並不常見。

廖侃解釋道,從FPP向TPP的轉變主要基於三種考慮。首先,戰術競技品類的特點讓賽事內容變得多元豐富的同時,也讓更好地將賽事精彩程度傳達給觀眾成了一個難點。

PEL的賽事團隊也提到,從2019年時不遺漏任何一個鏡頭到如今有意識地引導觀眾,在豐富和聚焦之間,他們一直在尋找一種平衡。

其次,《和平精英》多團隊參賽的特點使得確定觀賽立場變得尤為重要。廖侃承認,在一個內容多元的賽事裡做好這樣的立場設計非常困難,但牽引又是必要的。

最後,在電競入亞,PEL積極和PMGC等國際賽事接軌的前提下,培育榮譽感也是當務之急。

PEL的一次體系化式的進擊

FPP模式(左)與TPP模式視角的對比

最終,TPP模式成了一舉多得的解決方案。當TPP降低了觀賽門檻,加強了觀眾們對比賽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時,PEL將尋找豐富和聚焦的平衡、選擇歸屬的權力、產生榮譽感的自由一同交到了觀眾手中。

更重要的是,PEL的賽事規則與國際接軌為《和平精英》全球賽事奠定了基礎,而電競入亞既為國際對抗積累了足夠的情感積澱,也提供了絕佳的宣傳視窗。

一個使用TPP模式的國際化戰術競技賽事的出現,代表著PEL最終提出了“究竟FPP和TPP誰更適合戰術競技品類”的疑問並付諸行動去驗證。

毫無疑問,對傳統的質疑,彰顯了PEL作為新興力量的底氣。

不管如何,更容易被理解、被感知的TPP模式將為PEL構築全新的電競語系,並藉由此讓PEL過去兩年裡辛苦打造的內容和賽事體系,以及將要打造的地域化體系更有效地運轉。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便能更好地理解廖侃關於和平精英及其電競的看法:“對於和平精英來說,千萬級的使用者盤子是我們發展電競的信心基礎,作為和平精英IP重要組成部分的電競賽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線下場景,IP又為電競賽事提供了更廣泛的內容關注點和使用者群體。”

龐大的使用者體量、越來越完善的電競賽事體系和越來越豐富的和平精英IP,這三者將進入到一個相互促進,螺旋上升的階段。任何一個維度的提升都將全面推高整體的水準。

PEL的一次體系化式的進擊

如同廖侃提到的:“未來的PEL在努力破圈的同時,依然希望將賽事的根基做穩固。”像是在賽事內容上尋找豐富和聚焦的平衡一樣,整個PEL未來的發展也將會在開放和內功修煉上持續尋找自己的平衡點。

站在這個角度看,不管是電競老兵建立的KONE,還是新入局的Jteam和PeRo,PEL能夠吸引到不同身份資方的關注並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而2億也只不過是一個剛剛運營了兩年多的電競聯盟交出的階段性答卷。

#4 結語

在拾級而上關於《和平精英》的採訪裡,廖侃分享了對《和平精英》入亞的思考:“亞運電競跟和平精英電競我覺得是一種互補,你的優勢為我所用,我的優勢和特長透過你的平臺放大,也能夠幫到這個系統,形成了一個叫帕累託改進的過程。”

作為福利經濟學裡最為人熟知的專業詞語,帕累託改進的原意是:“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

以PEL為核心的《和平精英》電競也在進入一個相似的階段。就像是引入席位制並沒有破壞辛苦搭建的賽事體系的完整性一樣,《和平精英》在嘗試不損耗體系整體價值的情況下,讓至少一部分變得更好,擺脫電競產業“走兩步,退半步”的傳統思維。

《和平精英》能做到這一點麼?或許只有時間能夠給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

但過去兩年裡,對內容思維的堅守,對開放性底色的堅持,由內至外對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不斷地對自身發展路徑的審視與修正,這幾點又的確給了我們給出肯定答案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