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長津湖戰役,我們贏得究竟有多難?

菜單

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長津湖戰役,我們贏得究竟有多難?

國慶期間上映的《長津湖》,強烈推薦。在後人提起抗美援朝總會對上甘嶺戰役念念不忘時,事實上,當年的長津湖戰役也不該被埋沒。

長津湖戰役是中美在朝鮮戰場上改變歷史格局的一次對決,也被稱為“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血戰”。

日本人曾有這樣的評論:清(川江)長(津湖)之戰奠定了中國在遠東的大國地位。

這或許也是《長津湖》電影拍攝的深刻用意。7000多人的拍攝團隊、累計超過7萬人的群演,這些不計成本的投入,從拍攝電影的角度來看不算稀奇,可開拍之前,劇組給主演吳京送上的大禮,卻是半米多高的歷史文獻資料。

那當年的長津湖戰役,我們的志願軍打得有多艱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長津湖戰役,我們贏得究竟有多難?

長津湖戰役,這是一場連聯合國軍都心驚膽寒的戰役。美軍參戰司令官史密斯少將曾說過一句最經典的評價:“長津湖戰役,是鋼鐵部隊和鋼鐵人作戰。”

鋼鐵部隊是誰?是從二戰中走來的王牌部隊美1師,長津湖戰役之前從未有過敗績。而鋼鐵人又是誰?他們便是今天的主角,志願軍第九兵團。

這支部隊有多威猛?當年的孟良崮戰役大敗張靈甫,淮海戰役生擒杜聿明,還是大上海和平解放後的“霓虹燈下的哨兵”。

在長津湖戰役中,第九兵團的全體將士連裹上一件棉衣、吃上一口熱飯都是奢望。可他們面對的美1師將士,可以在冰天雪地中吃著熱飯、喝著咖啡、睡著鴨絨袋。

即便如此,長津湖一戰,志願軍憑藉第九兵團15萬兵力將聯合國軍在第二次戰役中部署在東線的10萬精銳趕回“三八線”以南,麥克阿瑟妄想的“聖誕節前佔領朝鮮”的美夢,就此破碎。

如果要用一句話精悍評價長津湖戰役,在筆者看來,只有這句最為貼切:比上甘嶺戰役有過之而無不及。志願軍傷亡14000人,其中,光是凍傷減員佔比三成,嚴重凍傷佔比二成。

說到這,可能還有人會說:付出如此慘重代價,不還是沒能將美1師全部殲滅嗎,甚至在美軍歷史中,這場戰役還被奉為可歌可泣的經典!

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長津湖戰役,我們贏得究竟有多難?

臨危受命的江南驕兵悍將,戰前準備匱乏到難以想象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全面爆發。就在此時,分散駐紮在東南沿海一帶的第九兵團被中央軍委欽定為解放臺灣的主力部隊,全軍都在海上進行軍事訓練。

為了確保解放臺灣的作戰計劃萬無一失,第九兵團採用的是加強營建制,隊伍規模達到15萬人之多。

在這其中,絕大多數指戰員都是南方人,他們最擅長的便是潮溼、雨霧環境作戰,對於冰天雪地之中的山地作戰,毫無先例可循。

可朝鮮戰場上的戰事比各位領袖事前預想得還要糟糕,危急之下,11月初,中央軍委緊急電令第九兵團立即開赴東北,先到瀋陽、遼陽待命。

起初接到命令的第九兵團上下都以為此次北上只是為了換防以方便志願軍入朝,所以出發之時,兵團並未做充分的戰前準備,就連將士們身上穿的都只是適應南方氣候的單衣。

而此時的東北早已進入寒冬時節,可想而知,等待第九兵團的除了強大的敵軍,還有他們從未經歷過的天寒地凍。

當先頭部隊第20軍乘坐的火車剛剛停靠山海關站時,總部人員迅速上車傳達了中央軍委以及志願軍總部的命令,此時的第九兵團將士們才得到通知,他們將直接從丹東入朝作戰。

軍令如山,面對上級指示,兵團將士自然絕對服從。可北方刺骨的寒冷也讓他們意識到,解決禦寒問題同樣是當務之急。但洋洋灑灑十幾萬大軍,每人一件棉衣又會是多麼浩大的工程?

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長津湖戰役,我們贏得究竟有多難?

途經瀋陽時,時任東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賀晉年,在面對眼前衣著單薄的第九兵團將士時驚訝萬分,只見他連連說道:“這怎麼得了!怎麼得了!穿單衣去朝鮮,不要說是在冰天雪地裡打仗,就是在屋裡睡覺也不行啊!”

隨即,賀司令開始對下屬下達指令:“快去倉庫找棉衣,翻棉鞋,弄皮帽,有多少,拿多少,讓兄弟部隊快換上!”

就這樣,賀司令將自己部隊保管的5萬餘件禦寒衣物拿了出來,甚至連所在部隊將士身上的棉衣都被他動員先拿給第九兵團的戰士用。

當年這列通往朝鮮戰場的列車停靠時間極為短暫,甚至來不及等到兵團最急需的禦寒物資就已風馳電掣般駛向戰場。

在當年的《20軍長津湖戰役簡報》中,幾組資料呈現了第九兵團的困窘:“由於我軍入朝倉促,一切冬季物資未能補充齊全,如我軍棉鞋、棉帽、棉背心、大衣,除一個師大部領有棉帽外,其餘均未能穿上,彈藥和手榴彈全軍平均每人只有二個,兵站未能及時設立,所以糧食未能運上。各部隊有三天沒吃到糧,彈藥不能及時供給,加上冬季物資未能補充,在零下20餘度的雪冰凍地上作戰,對我戰力影響很大,減低參戰部隊之戰力百分之五十。”

可就是這樣匱乏的戰備狀態,第九兵團依舊用意志創造著神話。

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長津湖戰役,我們贏得究竟有多難?

死亡魔窟中的拼死搏鬥,為了勝利第九兵團經歷了什麼

11月的長津湖已是天寒地凍,白天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度,夜裡甚至會降至零下40度,滴水成冰,不要說戰備奇缺的第九兵團,哪怕是各項準備充分的聯合國軍將士也一樣在其中瑟瑟發抖。

21日,經過了長達十餘天的長途奔襲,第九兵團20軍隱蔽潛伏在了長津湖柳潭裡西南,27軍則在長津湖新興裡北部。

直到27日黃昏,第九兵團終於接到了發起總攻的命令,躲在戰壕裡的美1師面對著猶如從天而降的志願軍都驚詫萬分。如此嚴苛的作戰環境,美軍有著先進的武器裝備尚且艱難異常,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志願軍到底是如何在冰天雪地中挺進到長津湖的。

此刻的志願軍將士早已不顧天寒地凍與死亡威脅,全軍上下沒有一人退縮,他們將美1師機械化戰鬥隊形徹底切斷,不多時就將美軍壓縮進了4個包圍圈。

而此時的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決定:甕中捉鱉,一舉全殲。

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長津湖戰役,我們贏得究竟有多難?

嚴酷的作戰環境讓第九兵團出現了大量非戰鬥性減員,再加上食物、裝備得不到供給,志願軍還是無法有效摧毀美軍堅固的防禦攻勢。可哪怕在如此被動的作戰情況下,志願軍還是堅持了3個晝夜,雖然無法將美軍如數殲滅,但也絕不讓敵人得逞半分。

12月5日上午,美軍向南發起突圍,進攻不成,開始準備後撤。除了開始圍追堵截的20軍與27軍以外,還在向長津湖挺進的26軍接到迅速投入戰鬥的指示。

要知道,當時的第九兵團甚至連朝鮮地形都沒有掌握,26軍翻山越嶺還是緊緊咬住了想要撤退的美軍。因地形無法設伏、挖掩體,將士們就直接趴在雪地上等待美軍的到來。這一趴,也讓三個連的志願軍戰士沒能再站起來。

就這樣,靠著強硬裝備的美軍甚至在一天裡僅僅撤退500米,曾號稱“北極熊兵團”的王牌美軍3191人被全殲,這也是抗美援朝歷史中志願軍唯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殲美軍戰績。

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長津湖戰役,我們贏得究竟有多難?

令美軍將領絕望的水門橋,為保顏面的美軍付出了什麼

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此時的美軍也早已領教了志願軍的厲害,這群沒有先進武器裝備做後盾的中國戰士,靠著意志與果敢,同樣可以鉗制王牌之師。

而要說這一場戰役讓美軍事後仍舊感到絕望的,還要數雙方對於水門橋的爭奪。在爭奪生死水門橋上,美軍見證了什麼是真正的虎狼之師,並在其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位於長津湖古土裡以南的水門橋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只要他們跨過此橋再越過黃土嶺,逃離長津湖地區的美軍,就可以利用機械化部隊的優勢快速後撤。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美軍撤退的先頭部隊出動一個營以及40輛坦克的兵力準備死守水門橋。而宋時輪司令也發出了死命令:即便有天大的困難,也要不惜一切代價把橋炸掉,以便把美1師繼續阻隔在原地,予以全殲!

前後三次炸橋,美軍親眼目睹志願軍派出的200名戰士組成突擊隊,每人負重50公斤炸藥將大橋連同基座全部炸燬。

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長津湖戰役,我們贏得究竟有多難?

此時的美1師軍長史密斯才大夢初醒:志願軍的目的不是將美軍趕出長津湖,而是要將他們全殲於此!毫無撤退希望可言的美軍開始向總部發出求助,而美軍高層則出於儲存顏面的考量,開始試圖挽救美1師殘部。

透過美軍駐日本部隊,日本三菱重工連夜趕製出了8套M2型鋼木標準橋樑,直接動用大型運輸機空投到水門橋上空。

就這樣,被美軍下了血本得以修復的水門橋給殘存的美1師迎來了撤退的希望,倖存的1萬多名官兵以及千餘輛坦克得以迅速撤離。

在美軍撤離之際,史密斯還曾派出偵察兵前去偵察志願軍的潛伏情況。當時,潛伏在水門橋對面山頭上的志願軍20軍58師百餘名官兵全部凍死,直到被美軍發現那一刻,他們依舊保持著手持武器注視前方的姿態。

曾有美國戰地記者在事後滿懷敬意地寫過:“這些中國士兵忠實地執行了他們的任務,堅守陣地,無一生還。”

就這樣,當美1師瘋狂逃離長津湖,麥克阿瑟的狂妄作戰計劃被徹底摧毀。事實上,如若當年的美軍高層放棄營救美1師,這場戰事的結局一定是第九兵團將美軍全殲,毋庸置疑。

15萬志願軍圍攻美軍最精銳部隊,長津湖戰役,我們贏得究竟有多難?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發現,當年的第九兵團,無論從入朝作戰的準備以及戰場上的遭遇乃至敵我雙方的實力懸殊,都註定志願軍想要取得長津湖戰役的勝利才是天方夜譚。

但我想說,這不是一場志願軍與聯合國軍的較量,而是上蒼對中國人最嚴苛的一次考驗。

冰天雪地之上,當眾生瑟瑟發抖時,唯有第九兵團這支正義之師銘記“使命必達”,他們不具備任何直達勝利的條件,僅靠鋼鐵般的信念完成了一場曠世戰役。

直到今天,那些英烈的身軀依舊長眠在長津湖之上,他們從未祈盼後人的銘記,只希望祖國能夠從此獨立而強大。

《長津湖》註定會是最精彩的戰役電影,身為後人的我們,感嘆之餘最不該忘記的同樣是這場人定勝天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