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張楚的失敗:陳勝、吳廣之死

菜單

張楚的失敗:陳勝、吳廣之死

大澤鄉起義如星星之火,立即燃成燎原之勢,各地豪傑聞風而動,紛紛起事,誅殺當地秦吏,掀起反抗秦暴政的高潮。陳勝兵分五路向秦王朝發起全面進攻。第一路以吳廣為假王,向西攻擊滎陽;第二路以武臣為帥,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進攻趙地,佔據邯鄲,開啟通往秦國的門戶;第三路以鄧宗為將,向南攻打九江;第四路以周市為將,進攻魏地;第五路以周章為將,挺進關中地區。

這五路大軍中,以周章、武臣兩股武裝力量實力最為雄厚。周章,字文,陳縣人,秦二世元年七月,大澤鄉起義後,周章投奔陳勝,自稱熟通兵法,能領軍打仗。陳勝授他將軍印,命他率部向咸陽進發。周章有些頭腦,沿途不斷吸收流民和小股反秦力量,以充實壯大自己的隊伍,軍隊一下擴大到了幾十萬人,戰車號稱千輛。二個月後,周章的大軍抵臨潼東面的戲亭,距咸陽不過百十里地。

武臣的手下有兩位能人,一個名叫陳餘,一個是張耳,倆個都是魏人,還是鐵哥們。由於很早就開始反秦活動,被秦政府通緝,倆人躲在陳縣。陳勝得知後,派人找到他們,奉為上賓,授校尉一職,協助武臣攻取趙地。

張楚的失敗:陳勝、吳廣之死

武臣率部由白馬津(今滑縣東北)渡過黃河北上,沿途也是不斷吸取地方武裝,陸續有好幾萬人充實了自已的部隊。在趙地聲勢浩大地連克十餘城,又採用說客蒯通的計策對秦地方官吏進行招降,不費一兵一卒,又得三十餘城。

秦在中原的政權快到了崩潰的邊緣。當人們翹首以盼"張楚王"陳勝能在同秦國的軍事角逐中勝出,結束苛政,成為一位新的國家統治者時,起義軍的內訌爆發了。

內訌依然源於權力之爭,陳勝稱王后,擁有了生殺大權,在根基不穩的情況下便進行了內部清洗。首先喪命的便是大將葛嬰,原因是葛嬰率部挺進淮南時,在壽縣遇到楚國後裔襄彊,為求正統,便立襄彊為楚王,後聽說陳勝已稱王,便殺了襄彊。既便這樣,陳勝依然不肯放過他,葛嬰一到陳縣述職,陳勝便找藉口殺了他。傳說葛嬰有勇有謀,很會用兵,是諸葛孔明的祖先。

而且,陳勝還在軍內設立了倆人的監察御史,以監視眾將的言行舉止,但凡與這倆人有不和的將領,都會被舉報殺害。陳勝在大澤鄉裝神弄鬼起家,可在還未取得政權之前,真把自己當成了神,但是一個脫離群眾基礎的“神"是不存在的,一個與大眾離心離德的“神”是註定要走向衰敗與滅亡的。

張楚的失敗:陳勝、吳廣之死

正當起義軍捷報頻傳之時,一位殺神橫空出世,他便是秦國名將章邯,當週章率領幾十萬大軍挺進到咸陽遠郊時,秦二世胡亥為之恐慌,與趙義軍相比,咸陽周圍的秦軍守備力量少的可憐,難以抵擋起義軍的進攻。章邯建議,把驪山刑徒全部組織起來,願意上前線者可赦免其罪,編入正規軍參與作戰。胡亥批准執行此方案,並由少府章邯統領這支軍隊,向周章的起義軍發起反攻。

周章不敵,敗退出函谷關,在曹陽(今河南三門峽西南)稍做休整,結果被章邯尾隨而至,大敗而逃,最終在澠池兵敗自刎。這一路起義軍覆滅了,另外幾支部隊也接連傳來不好的訊息。

武臣進佔邯鄲後,打算自立為王,背後的鼓動者便是張耳與陳餘。陳勝雖然對這兩位反秦名士禮遇有加,卻沒有委以重任,只讓他們給武臣打下手,這嚴重挫傷了兩位名士的自尊心。當然,陳勝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擔心這兩人的名望觸犯到自己的地位。武臣在趙地立足後,張耳與陳餘便鼓動武臣脫離陳勝,自立為趙王。授張耳為右丞相,陳餘為大將軍。並拒絕陳勝要求他帶兵西攻秦國的命令,反而忙著開始經營擴大自己的地盤。

張楚的失敗:陳勝、吳廣之死

武臣開了個頭,很多將領開始效仿他,韓廣稱燕王,田儋稱齊王,周市又立個魏咎為魏王。反秦大業處在分崩離析的邊緣。

周章兵團被滅後,章邯開始把矛頭指向攻打滎陽城的吳廣兵團。估計陳勝是出於個人目的吧,把田臧安排在吳廣的身邊,這個田臧與吳廣有很深的矛盾,眼見著耗時四個月之久,滎陽城仍未攻下,起義軍損失慘重,軍心開始動搖,田臧乾脆殺掉吳廣,自己當起了老大,並把吳廣的頭顱送給陳勝。可田臧並不比吳廣出色,面對章邯大軍,田臧依然逃不脫兵敗被殺的命運,這一支義軍在敖倉被消滅,滎陽之圍被解。

章邯得以騰出精力,向陳勝的老巢進攻,章邯的大軍以銳不可擋之勢接連打敗鄧說、房君、張賀等一干義軍將領,陳勝無力抵擋,開始節節潰逃,最終被自己的車伕莊賈所殺。

從大澤鄉起義到兵敗被殺,前後不過半年時間,但是反秦的烈火已席捲至全國各地,昔日滅亡的六國,又逐一復活,秦國的滅亡已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