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相聲演員抄襲網路段子?他們自己想不出包袱嗎?

菜單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相聲演員抄襲網路段子?他們自己想不出包袱嗎?

因為相聲演員普遍沒有文化,創作上極度乏力。而有文化的一些演員,又因為缺少生活體驗,所以也寫不出高質量段子。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相聲演員抄襲網路段子?他們自己想不出包袱嗎?

相聲一百多年來,傳統段子就幾百段,而且大部分都是出自幾個人之手。相聲祖師爺朱紹文,秀才出身,放到現在相當於研究生,他不但發明了對口相聲,還《千字文》《睡夢長》《過新年》《十八黑》《保鏢》《黃鶴樓》《五行八卦》《得勝圖》等經典作品,給後世子孫留了不少飯。

創作能力能跟祖師爺相比的老藝人,首推就是張傑堯張傻子,這位從小念過私塾,還經常跟皇親國戚打交道,相聲演員都在把自己的活藏著掖著的時候,張傻子直接把自己寫的段子印成手冊賣給觀眾,同行要捋也沒事,你捋得沒人家寫得快。建國後張傻子受侯大師邀約,錄了八個段子,代表作穿越三部曲《關公戰秦瓊》、《羅成戲貂蟬》、《張飛打嚴嵩》。可惜他大部分原創作品都被老頭帶走了,否則現在那些不能創作只會拆洗的年輕演員睡著都得笑醒。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相聲演員抄襲網路段子?他們自己想不出包袱嗎?

其他大部分泰山北斗,在創作上都受限於其文化程度,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表演上。比如一天學沒上過的侯寶林,建國後才自己摳報紙認字。他的主要創作方式是徵集並且改編,侯大師《夜行記》《打百分》等經典段子,全都是向業餘作者徵集來的,而他的把杆活《八大改行》《戲曲與方言》《關公戰秦瓊》都是傳統段子拆洗的。

張壽臣馬三立雖然也能創作,但讓他們寫小故事跟十來分鐘的單口還行,成體系有角色並且三翻四抖的對口就很難了,即使馬三立曾經是相聲界學歷最高的,但他的對口還得仰仗何遲這樣的專業筆桿子。

而新中國培養起來的相聲演員,以馬季姜昆為代表,創作能力就可以跟朱紹文張傑堯這種上古神獸相比了。比如馬季的大部分相聲,都是他親自下基層體驗生活寫出來的。這些作品不但有內涵有包袱,而且充滿了生活氣息,無論放到什麼時候聽都不膩味。

姜昆也是同理,當年馬季為了培養他,強行讓他下基層體驗生活,並且規定他必須寫多少段相聲,寫出來馬季基本上都直接否。姜昆一度還對師父心懷怨恨,可後來他正式出師,創作直接大爆發,這時候才知道馬季的良苦用心。姜昆跟李文華合作期間,作品基本上都是他創作,從數量和質量來看,姜昆也僅次於師父馬季。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相聲演員抄襲網路段子?他們自己想不出包袱嗎?

這就是相聲演員能夠輸出高質量作品的兩個重要因素,第一就是自身文化水平,第二就是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兩者缺一不可。

但隨著電視相聲的沒落,相聲走入低谷,創作領域的激情也降到了冰點,那些有才華的創作人都進入了電視劇或者電影領域,優質的段子就越來越少。

現在那些標榜傳統,透過各種炒作和營銷出來的相宣告星,大多是既沒有文化,而且大部分連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沒體驗到,就直接走紅的囊膪。而觀眾粉圈化之後,對演員的創作根本沒有要求,往臺上一杵就能賣票,因為人家看的不是相聲,而是演員本身。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相聲演員抄襲網路段子?他們自己想不出包袱嗎?

網際網路帶來的資訊便捷,讓演員可以一鍵搜尋到海量的免費段子,這些網路段子大多是愛好者無償創作,透過網際網路分享出來。這種創作沒有版權保護,那麼直接抄過來就沒有法律風險。而粉絲又可以透過控評,讓創作者不敢發聲,所以零風險高回饋的捋活,誰還不趨之若鶩呢。

可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只會讓相聲的路越走越窄,正如侯寶林大師說的:人家費那麼大勁兒寫個段子,你給加倆餿包袱就算你的了?名也是你的,利也是你的,那人家誰還寫相聲啊?

抄襲可以暫時彌補某些演員沒文化的短板,但隨著網路版權保護的日趨成熟,這條路終歸會被堵死,到時候流量散去,誰褲衩上有幾個線頭就一目瞭然了。

借用崔金泉老師的一句名言:兔子,你蹦躂不了幾天了~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相聲演員抄襲網路段子?他們自己想不出包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