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菜單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古語云“君以此興,必以此亡”,這句話放姜昆身上再合適不過。

姜昆曾經是相聲界一等一的風流人物,生涯巔峰光芒萬丈,人氣之高不輸其恩師馬季。可以說姜昆既是那個時代的領軍人物,也是同行眼中的“神”。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姜昆跟馬季的關係,既是師徒情深,又是一時瑜亮。論基本功姜昆較馬季差之千里,但論影響力,姜昆或許還能壓馬季一頭。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好多80後的相聲啟蒙始於姜昆。

這一點並不玄妙。電視普及的時候馬季已經50多歲,創作巔峰期已過,而姜昆則剛好30出頭正值壯年,正處於創作高峰階段,精力充沛佳作頻出,風頭上自然小勝一籌。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說到這裡插一句題外話:創作這種東西跟荷爾蒙息息相關。藝術這東西並不神秘,歸根到底是藝人感知世界、表達自我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動力源泉就是荷爾蒙。典型的例子就是姜文。

好多人不明白,能拍出《讓子彈飛》這種諷刺神作的大導演姜文,後續作品怎麼一個不如一個了?其實就是荷爾蒙分泌量不足了。年齡大了激素水平下降,藝術家的嗅覺鈍化,自我表達出現了障礙,拍出來的東西就沒那麼好了。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拿《邪不壓正》對比《讓子彈飛》,前者的缺點非常明顯:表達模糊結構鬆散,噱頭有餘驚豔不足。“表達模糊”換句話說就是資訊量不足,姜文沒能汲取足夠的資訊;“結構鬆散”則是表達能力下滑的表現,因為表達出現了障礙,所以不得不拿噱頭填充。所以可以非常清晰地預言,姜文再出佳作的機率非常低。

日本大導演黑澤明說過一個“怪事”,說一個劇本當時不拍,放兩三年就過時了。其實不是劇本過時了,是荷爾蒙提供的興奮與刺激消失了。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姜昆最輝煌的時候,說是相聲界頭號巨星也不為過,侯耀文師勝傑這些跟他比差著一個檔次。1985年中國評選10大笑星,姜昆僅次於馬季排名第二,這還是觀眾+專家綜合投票的結果。倘若只統計觀眾投票,姜昆不太可能輸給馬季。值得注意的是,1985年,神作《虎口遐想》還沒問世,姜昆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姜昆的演藝巔峰始於1983年,終於1993年,差不多10來年的時間,對於相聲演員來說顯然是太短了。這點無需跟馬季比,就是跟侯耀文比也完全不夠看。侯耀文2000年初還能奉獻出《新扒馬褂》《誰欠誰》這種經典段子,姜昆卻已經在混日子了。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姜昆的“野路子”出身。

姜昆之所以演藝生涯後續乏力,根本原因就是他是“野路子”出身,基本功、傳統底蘊過於薄弱。這一點在青壯年時候還不是問題,創作能力強,靠創編段子足夠維持演藝生涯的活躍度。年齡大了創作力下滑,短板就明顯了。

像侯耀文、師勝傑這種有家學淵源,傳統底蘊深厚的藝人,創作上遇到瓶頸的時候還可以向傳統段子取經,稍作改編就能出三兩個精品,繼續活躍舞臺不是問題。但是姜昆不行,藝術上沒開蒙,基本功沒怎麼練過,傳統段子拿不動,改編也無從談起——沒正經學過。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姜昆自己承認,他的傳統相聲基礎並不厚。“不厚”到什麼程度呢?他把學唱歌歸類為“柳活”。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姜昆第一次取得好效果是改編了湖南的一個民歌,只要一唱臺下就熱烈鼓掌。他很高興,管這個叫“柳活”,第二個作品還想弄這個。馬季很委婉地告訴他別“柳”了,鍛鍊鍛鍊“說”吧。

馬季內心對姜昆應該是有一絲愧疚的。這個徒弟他基本就是放養了,收徒第二天就把姜昆下放基層體驗生活,讓他搞創作說“新相聲”,傳統段子基本沒教,相聲的基本功也沒傳授,就這麼生生耽誤了姜昆七八年。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其實姜昆跟馬季很像,年輕時候都是公認的好苗子,沒正式入行的時候名家都搶著收。馬季為了把姜崑調入中央廣播說唱團,在黑龍江知青點連演了三個月,說得嗓子都充血了。馬季這麼賣命為了兩個人,一個姜昆,一個趙炎。這倆人後來都成了他徒弟。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不同的是馬季得到了名家真傳,4位大師教出來這麼一個徒弟,這待遇算得上得天獨厚。姜昆就沒這麼幸運了,入行後只知道一件事:創作,傳統的東西全落下了。所以說馬季應當感到愧疚,虧欠姜昆的太多。

趙炎也是“野路子”出身,但身上的功夫明顯比姜昆好得多,原因是人家小時候開了蒙,雖不是世家但也算“娃娃腿”了。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當然也不能全怪馬季,時代的因素也很重要。那個時代破舊立新,傳統段子不受重視,創編段子成為主流。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一些野路子出身的藝人才能脫穎而出,成為笑星、名家,如馮鞏、劉偉、姜昆、笑林等。

時代給他們提供了機遇,也埋下了隱患。當創編相聲不再流行,傳統相聲重歸主流的時候,那些基本功不行,傳統底蘊薄弱的藝人註定會被時代拋棄,如姜昆。從這個角度來說,姜昆是成也時代,敗也時代。

“爭議”人物姜昆: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點選載入圖片

也是這種“野路子”出身,讓姜昆對相聲、對曲藝有了過高的估計,因此引來了不少爭議。“人類靈魂工程師”之說拔得太高,相聲還不具備這種體量。狗肉硬上席,難免食客罵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