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事實證明, 老人“歸去”之前, 總會做這四件事, 家人要做準備

菜單

事實證明, 老人“歸去”之前, 總會做這四件事, 家人要做準備

事實證明, 老人“歸去”之前, 總會做這四件事, 家人要做準備

01

枯榮有定,生死由天。

一枯一榮,這都是時間的發展軌跡。一得一失,這更是人所不能決定的。什麼時候出生,什麼時候離開,這都是上天安排好的。

當我們睜眼看到這世間的那一刻,我們來到了這個世上,註定要履行這一生的使命。當我們完成了這一生的使命之後,那我們就得閉眼離開了。

談到“生死”這個話題,其實每個人都不好受。但是,我們不接受生死,生死就是否不存在呢?可以說,唯有接納生死,才能看淡生死。

一年春夏秋冬,有太多的事物需要經歷繁榮到衰敗的過程。衰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每個人都選擇捂住耳朵,選擇逃避。

就拿一個“老人”的餘生來說,只要這個老人上了年紀,已經退休,那他人生的下一個目標,就只能是“歸去”罷了。

經歷了一生之後,瀟灑地離去,也許就是“煙花歸於平淡”的現實。不過,在人歸去之前,終究會有事兒發生。

老人離開之前,總會做這4件事,家人要做好準備。

事實證明, 老人“歸去”之前, 總會做這四件事, 家人要做準備

02

離開之前,老人會做出“奇怪”的舉動。

經歷過親人離去的人,應該能感受到,當一個人即將離去的時候,這個人的行為舉止絕對是“異於尋常”的。

有一些老人,他們本就不喜歡吃酸溜溜的食物。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想吃了,而且還吃了許多。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就離開了。

有一些老人,他們本就是薄情冷漠的人。但在某一天,他們卻變得深情起來,不是叮囑你要怎麼做,就是勸告你要如何生活。一段時間之後,他們也就離開了。

相信很多人都會疑惑,為什麼家中的老人會做出如此奇怪的舉動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們都有著習慣性的記憶和印象。這個時候,當別人做出了非刻板印象的事兒時,人們就會對他感覺到奇怪。

老人之所以做奇怪的事兒,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性情轉變了,而是他們感覺到大限將至,也就想多做一些事兒,儘量減少遺憾。

事實證明, 老人“歸去”之前, 總會做這四件事, 家人要做準備

03

離開之前,老人通常會“吩咐”身後事兒。

身前之事兒怎樣,每個人都知道。但是,身後之事兒如何,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而是需要後代來完成。

曾有這麼一位老人,他平時的身體特別健康,也特別喜歡爬山,到處旅行,是一個愛“折騰”的人。不過,70歲的某一天,他不折騰了,而是開了一個家庭會議。

在家庭會議上,他不僅安排好了資產的分配,還給外嫁的女兒留了點錢財,然後絮絮叨叨一會,基本上把關鍵的事兒說完了。

兒女們也特別疑惑,父親為什麼會這麼做呢?他們都認為,也許是父親上年紀了,所以想把家庭的事兒安排好。

過了一個星期之後,這位老人家就在睡夢中去世了。那時候,兒女才感慨,原來父親在家庭會議上的話,是身後事兒的吩咐。

當人感覺到油盡燈枯時,那他們就會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從而靜待花落。

事實證明, 老人“歸去”之前, 總會做這四件事, 家人要做準備

04

離開之前,老人通常會“回到家鄉”。

家鄉是人之根,也是人之本。家鄉和家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他出生時的地方,而後者是他傾盡一生所組建的場所。

為何中國人特別重視“出生地”,特別掛念自己的故鄉?

因為出生時的固定記憶,讓這個人無法忘懷。試想,普通人會忘了自己生於何方嗎?有心人會忘了自己的祖業在哪裡嗎?

只要這個人還算有點良心,那他就會一輩子忠誠於自己的故鄉,哪怕故鄉再貧窮,他也願意在年老之時回去。

在中國社會,有太多的人遵循“有始有終”的原則。在自己的故鄉出生,在自己的故鄉離開,一輩子都深愛著自己的故鄉,不離不棄。

因為中國人有著“故土”的觀念,所以他們會在離開之前,故地重遊一番。在他們看來,唯有魂歸故鄉,才是最好的結果。

事實證明, 老人“歸去”之前, 總會做這四件事, 家人要做準備

05

離開之前,老人通常會“迴光返照”。

中國民間有這麼一個說法,那就是“迴光返照”。

何為迴光返照呢?就是走到盡頭的那個人,突然一下子變得特別精神,甚至給人一種無病無痛的感覺。可這種情況,只會持續一段時間。時間過後,那他就必須離開。

迴光返照的情況,確實每個人都需要經歷。而它並沒有玄乎的地方,因為這是人體自然的反應。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當人的身體處於油盡燈枯的狀態時,身體就會大量分泌出腎上腺激素,以此來提高人的精神氣,讓人暫時健康起來。

當腎上腺激素消耗完之後,那這個人就需要離開了。要知道,枯榮有定,每棵樹都會有倒下的那一天。

對於生死,我們要敬畏。對於家中的老人,我們要敬重。一切,順天應命,那就足夠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