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什麼是知青?

菜單

什麼是知青?

什麼是知青?

如果按照字典的解釋,就是指知識青年,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稱謂,指從1950年代開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為止自願或被破從城市下妨到農村做農民的年輕人

然而,這樣的名詞解釋雖然看上去標準,但終究冷冰冰的,沒有一點情感。那有情感的解釋又是什麼樣的呢?

看看老知青們是怎麼回答的:

五十年前我們扛著行李“上山下鄉”,自然地當上了“知青”。

如今,我們兩鬢泛白,卻不知道如何言簡意駭地回答孩子們的好奇:

什麼是“知青”?

什麼是“知青”?

本來算不上是一道難題,可是,問一百個“知青”,卻會有一百種不同的回答。

——這就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如何生活的時候,

已經開始需要料理自己。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種地是咋回事的時候,已經扛起農具下了地。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起碼的建築常識的時候,已經脫坯、打壘、蓋上了房。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騾子與馬的區別的時候,

已經餵豬、養兔、甩著鞭兒趕羊上山岡。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順山倒”號子的時候,

已經掄起大斧伐木進山林。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大火厲害的時候,

已經頂著大風衝火海。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世故人情的時候,已經憑著樸素情感當起了“愣頭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戒條森嚴的時候,

已經投入了稚嫩而熱烈的初戀。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思念之情常常要壓抑的時候,已經開始自己折磨自己。

什麼是“知青”?

說來也不過就是那些城裡在特殊年,代上山下鄉的一群小年青。

他們在該讀書時,沒書讀。

他們在該結婚時,沒房子。

他們在該生育時,沒指標。

他們在找工作時,沒文憑。

他們在謀發展時,沒實力。

有人說,“知青”是無知、無能、無力、無奈的代名詞。

有人卻也說,“知青”是有情、有義、有擔當的“鐵”的含義!

發達了的“知青”,不無矜持地陳述:“那是一段人生難得的寶貴練歷。”

名人了的“知青”,

不無深沉地揭示:“那是一場耐人回味的人生體驗。”

富豪了的“知青”,

不無得意地表白:“那是一次人生拼搏的熱身訓練。”

洋化了的“知青”,

不無悔恨地發現:“那是一種對生命價值的褻瀆和浪費。”

下,崗了的“知青”,

不無懊喪地埋怨:“那是一輩子不如意的開始。”

數百萬人青春的寶貴年華啊,

已經逝者如斯,想起來,各有各的境遇,各有各的理解。

什麼是“知青”?

說得明白、說不明白現在都無大礙,

“知青”的孩子們一點也不賴,有著自己的生活時代。

花甲已近的老“知青”啊,

重要的還是對自己有個交代。

從繁華城市向窮鄉僻壤的行走,也算是文化的遷徙!

從暖巢可棲到風雨世間的磨練,也算是人生的機遇!

從年輕心靈到成熟理性的變化,也算是心路的歷程!

從孑然一身到成家立業的結果,也算是生命的大概!

我們親近過江河、大地,

我們享受著親情、友誼,這些難道還不夠嗎?

因為我們“知青”本來就沒有把多少奢求留給自己!

什麼是“知青”?

如果這是一個學,術課題,就讓社,會學家去研究。

如果這是一個政,治命,題,就讓政,志,家去考慮吧。

留給我們自己的只應該是:

無論歷史,給予過我們怎樣的幸與不幸、榮光或苦痛、激昂還是悲傷,它都會過去,它已經遠去!

珍惜如今,積極地面對每分每秒。樂觀地看這世間的紛紛擾擾,淡寫那人生的有聊無聊!

因為,我們是知青!

什麼是知青?這

估計是最有情感、最有溫度的回

答,也是老知青們最贊同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