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韓國都市傳說:從首爾德壽宮石牆路走過的情侶必然分手?

菜單

韓國都市傳說:從首爾德壽宮石牆路走過的情侶必然分手?

▎觀光勝地外的悲情歷史

首爾近幾年大力推廣觀光,變化最大是景福宮正對面的光化門廣場。當局大刀闊斧興建許多建築物,諸如聳立的世宗大王銅像、地下世宗故事紀念館,與廣場兩側地面的歷史水路等,也革新筆者十年前對此處除了僅有當地最大書店教保文庫、李舜臣將軍銅像之印象。

景福宮四周有許多觀光景點,如可讓遊客換上傳統韓服漫步的北村、收藏大量藝術作品與展覽的首爾國立美術館,以及眾多極具設計感咖啡廳座落的三清洞。且遊客步行約二十分鐘,即可來到安國站的仁寺洞,體驗一下當地美食、參觀私人畫室,購買紀念品等。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德壽宮。

位於地鐵一、二號線市廳站的德壽宮,1963年被認定歷史古蹟124號。但一探究起德壽宮歷史,可是充滿濃濃悲情味。

此地原先是李氏朝鮮月山大君(1454-1488)的住處,但因1592年爆發壬辰倭亂,宮殿幾乎全毀,來年的德壽宮便被作為行宮使用,避難到義州的宣祖,之後回到漢陽,便選定此處暫住。

1608年朝鮮王朝第十五代國王光海君,也在此即位,並在1611年更名「慶運宮」;等到1618年王宮重遷回到昌德宮的七年期間,慶運宮都作為朝鮮王的居處。

但是,德壽宮的故事並未因朝鮮王回到昌德宮便結束。1623年,光海君遭逢政變廢位,史稱「仁祖反正」(인조반정),繼位者為仁祖(1595-1649);無獨有爾,仁祖也是在慶運宮的即阼堂即位。

「仁祖反正」推翻光海君後,往後兩百七十年間,慶運宮一直被當作別宮,直到1897年的高宗(1863-1907)才又重啟此處做為王宮。

1907年,高宗因海牙密使事件,被日本人逼退位成為太上皇,同時也讓位給朝鮮第二十七代(末王)純宗(1874-1926);之後高宗就被軟禁於此,為了祈求遭日帝軟禁的高宗能長命百歲,慶運宮也改名為「德壽宮」。但事與人違,1919年1月21日,日帝下令毒殺居住於此的高宗。

今日,重新整修過後的德壽宮,除了有讓遊客搶著拍照的大漢門王宮守門換將岡儀式,內部還有德壽宮博物館,1898年由英國建築師G。 R。 Harding設計,打造西式建築德壽宮石造殿,經整修後,2014年以「大韓帝國曆史博物館」重新開幕,供遊客參觀。

▎石牆路上的分手魔咒?

人來人往的旅客嬉鬧聲、生動拍照身影,似乎已經掩蓋住德壽宮的悲情歷史。 但韓國人都沒有忘記,德壽宮大漢門到貞洞劇院(정동극장)約九百公尺貞洞大街,有一條情侶走過難保不分手的「德壽宮石牆路」。

石牆路,1966年陳頌南同名民謠歌曲《德壽宮的石牆路》就被傳唱。歌曲一開始唱到「下雨天的德壽宮,沒有雨傘的一個人走著」,唱出因為事故分手的情侶,故地重遊一個人走在此的悲悽身影。

當然,現今年輕人傳唱的石牆路歌曲,應該是潤兒今年三月發行的《德壽宮石牆路之春》。歌曲風格、歌詞內容完全異於1966年的民謠,描寫週末約會前情侶興奮的心情,要穿怎麼樣的衣服出門、約會要吃什麼美食等。其中最有趣的,是他們相約在德壽宮見面,要一起手牽手,甜蜜密地挑戰這條石牆路。

德壽宮石牆路,不論是從1966年悲情風格的民謠,到2016年唱成被情侶挑戰之路,將近五十年期間,都擺脫不了詛咒情侶分手之傳說。

這傳說又是從哪來的呢?

有一說,在這條石牆路之盡頭,曾經是專門處理離婚案件的家庭法院,故來到此的男女,大多是為了要辦離婚手續。

但更古老的傳說是,今日德壽宮是第七代國王世祖(1417-1468)心疼失去丈夫的大媳婦韓氏(即後來仁粹大妃)所建蓋的;之後韓氏次子繼位為成宗(성중1457-1494),成宗的長男月山大君便住在此。宣祖避難暫居此處更名為「慶運宮」;之後繼位的光海君,於1615年把王宮移回昌德宮,將宣祖的飾妾仁穆大妃(인목대비)幽禁於此,更於1618年廢止仁穆大妃尊號,並將慶運宮貶稱為「西宮」(此舉動也興起後來西人黨爭政變,「仁祖反正」之契機)。

宣祖死後,慶運宮或西宮,一直被視為後宮,居住在此的人,大多是失寵後宮佳女,也就是「冷宮」。因故,貞陵洞行宮的稱號也不脛而生。

直到二十世紀初,高宗把慶運宮改為「德壽宮」之前,幾百年生老病死於此,失寵的後宮人數,數不勝數。關在宮內失寵的後宮,會有多羨慕、多怨恨來到石牆路上一起散步的男男女女。年華消逝的她們,帶著這怨恨死去,陪伴在她們屍骸旁,也只有這怨恨。

不管慶運宮、貞陵洞行宮、西宮、或德壽宮,從最初就與失去丈夫的大妃、得不到王寵死在此處眾多的後宮嬪妃,或者是前離婚法院座落處等悲情陰影連結;這條石牆路彷佛被下了詛咒般,走過這條路的情侶,大多以分手作為結局。

如果,凡人勿近的街道是彌阿里。那麼,情侶勿近的街道,就是德壽宮石牆路。

至於信不信,就看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