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葉永志:因舉止像女生,遭同學欺負扒褲子驗身,生命定格在15歲

菜單

葉永志:因舉止像女生,遭同學欺負扒褲子驗身,生命定格在15歲

少年二字是極其美好的,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幾個時期,幼兒時期,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直到老年時期。

童年懵懂,各方面的感官都還未覺醒,青年迷茫,很多人都還沒有找到人生的方向,中年期雖生活穩定,但上有老下有小,承受著最重的壓力,而老年期看遍世間百態,心中難再有波動,而身體狀況早已無法支撐理想。

只有少年時期,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是最燦爛、最生機勃發的時期,生命在這裡燃燒了它最充分的燃料,人們盡情地揮灑著熱情,無謂地衝向夢中的未來。

這是大多數人的少年期,都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然而歌德卻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寫下了一個悲劇的年少故事,維特對心愛的姑娘愛而不得,又與當時令人窒息的社會環境格格不入,多重打擊之下,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少年維特之煩惱》在世界範圍內引起的轟動如此巨大,甚至在歐洲引發了一場自殺狂潮,自殺甚至成為一種眾人爭相模仿的行為,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少年時期熱情的兩面性,一方面它激勵人們探索未知,另一方面,它又使少年人不計後果,肆意去傷害另一個孤立無援的個體。

生而苦難

2000年一個平凡的上午,正是上課時間,一個叫葉永志的男孩請假去了廁所,誰知這一去,男孩竟是走向了死亡。

廁所裡的鮮血是那樣刺眼,他倒在一片鮮紅裡,血液還在從他的鼻子和口腔中不斷湧出,年輕的生命就在流淌的血液中慢慢消逝了,這個男孩永遠地留在了十五歲。

葉永志一直是個乖巧的孩子,放學回到家中,他會主動幫母親按摩,如果母親下班太晚,他還會安慰母親,並自己做好飯菜,看到這樣體貼的孩子,葉永志的媽媽心中一片熨貼。

可葉永志並沒有得到上天的眷顧,他的溫柔反倒被當成霸凌的理由。

葉永志三年級的時候,有老師告訴他的媽媽,這個孩子實在不像個男孩,他的嗓音太尖了,又不做尋常男孩愛做的事,反倒愛玩過家家等遊戲,老師認為這種行為是不正常的,並建議葉永志的媽媽帶他去看心理醫生。

可這種行為真的是心理疾病嗎?顯然,心理醫生並不認同這種看法,他告訴葉永志的媽媽,你的孩子非常正常。

然而孩子顯然不會懂得這樣的道理,葉永志的悲劇從這裡開始就埋下了伏筆。他的同學把他當成異類,初中一年級,他就經常要經歷這樣的噩夢:同學把他的褲子強行脫掉,說是要看看他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

葉永志再也不能正常地使用廁所了,為了儘量避開那些霸凌他的人,葉永志只能提早下課或是晚幾分鐘上課。

然而躲避卻成了鼓勵對方的號角,那些所謂的比葉永志更man的男孩們,覺得他柔弱好欺負,便強迫他代寫作業。

求救訊號

不僅如此,葉永志還受到了威脅,有人揚言要給他好看,無助的男孩只能哀求母親,希望母親能夠救救自己。葉永志的媽媽當即打電話到學校反映,卻不被重視,被校方不了了之。

長此以往,葉永志每天都過著心驚膽戰的生活,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要承受一場汙言穢語的辱罵,也不知道又要避開多少怪異的注視,更不知道會不會在某一天放學的路上,就被人抓住挨一頓揍。

他這樣生活著,心中的石頭越來越重,壓得他喘不過氣,直到那一天,他如往常一樣請假去上廁所,卻再也沒有回來。

他給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一點痕跡,是那片殘酷的血光,那是他曾經受到傷害的證明,是那些同樣年少的惡魔霸凌他的證據,然而學校還沒有等到警方到達現場就把痕跡清理了。

校方堅稱,他們對這次事故不負任何責任,法醫診斷葉永志是因為心臟病突發致死的,然而母親卻難以接受這樣的原因,在兒子的抽屜裡,靜靜躺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四個字:媽媽,救我。

字字淌血,葉永志是懷著怎樣絕望的心情寫下這張字條的呢?那一個個別夢魘驚醒的夜晚,那一滴滴難過恐懼的淚水,他是如何希望有人可以拉他一把,將他從這暗無天日的深淵中解救出來,然而他求救的訊號卻沒有迴音,淹沒在更大聲的侮辱之中,一步一步將他推向死亡。

殘酷的覺醒

母親雖然心疼兒子,但為了還原事實真相,還是同意法醫對葉永志的遺體進行解剖,並開始了長達六年的漫漫維權路,最終,法院改判,當年對葉永志之死冷漠以待的學校主管被判以業務過失致死罪。

葉永志的母親為了不讓兒子的悲劇再次上演,還參與到了平權運動中,透過自身努力引起了社會廣泛反思,臺灣的出版社出版了《擁抱玫瑰少年》,記錄了這一事件,2009年,該事件登上了臺灣的教科書。

我們從小被要求,男孩要勇敢,要有陽剛氣,然而,很多家暴者也正因如此,不知悔改,反而沾沾自喜,認為這就是自己陽剛的證明,而溫柔以待世界的男孩子,卻被嘲諷為娘,直到今天,像葉永志這樣的悲劇,仍然時有上演。

小結:

只有孔武有力才能被稱為男孩嗎?只有溫柔如水才能被稱為女孩嗎?我們對人的認識如果只從刻板的角度出發,那是不是太殘忍了呢?

這樣做的後果不會使世界更美好,反而會扼殺掉更多的可能性,其實,溫柔比起霸凌,更能證明勇敢,蔡依林將葉永志唱進歌裡,告訴我們他並沒有錯,錯的事傷害他人還理直氣壯的人。

如果我們能更包容,去接受不一樣、認可不一樣,相信這個世界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