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代饑荒,河裡魚蝦繁衍,為何逃荒者甘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呢

菜單

古代饑荒,河裡魚蝦繁衍,為何逃荒者甘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呢

前言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食物對我們人類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不管是人類,所有生物也都需要。適當的飲食能夠讓我們人體保持清醒,能夠讓人們感到快樂,所以不管你是窮是富,都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吃飽飯。然而就在我國先前饑荒之年的時候,那些老百姓們甚至都吃不上飯,更不要說吃飽飯了。其實,就在上世紀,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當時全部都面臨著糧食緊缺的情況。

可是令我們不解的是,就在古代鬧饑荒的時候,在河裡面的魚蝦那麼豐富,為什麼那些老百姓們寧願是去地裡啃樹皮,吃草根甚至是吃那些觀音土,即便是最後被活活地給餓死了,他們始終都不願意去河裡面抓一些魚蝦來填飽肚子。這其中究竟有什麼原因呢?而且當時按個年代又不像現在一樣,當時的社會環境到處都是山清水秀的,並不像現在這樣有各種汙染問題。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而且河流也都是清澈見底沒有任何雜質的,自然這些河裡面的小魚小蝦也都是完全無汙染的。

最簡單的問題往往夾雜太多問題

事實上,往往最簡單的問題也都是最為複雜的,同時也是最讓人沒有頭緒的。就針對古代的老百姓為啥寧願啃樹皮也不願意去捕撈魚蝦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第一,當時饑荒正在發生的時候,那些一直處在深山當中的老百姓們,因為他們所生活的環境一直以來都是非常舒適的,畢竟在田地裡面的糧食也根本不是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就像在山裡的一些野獸以及野果子這些東西即便是到了饑荒年代的時候,也是能夠支撐百姓們很長一段時間的。

第二點就是因為在山裡面的居住環境畢竟也是完全比不上城市裡面的生活的。而且農村裡面原本就人煙稀少的,所以在大山裡面如此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是完全能夠供得上百姓們的日常吃食的。可是對於那些居住在平原地區的百姓們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平原地區的百姓們大多數都是依靠農田,而且他們還要肩負起那些地主的氣壓以及官服的各種雜稅,所以他們其實是很難吃飽飯的。

即便是到了農田大豐收的時候,他們自己其實也是攢不下糧食的,更不要說是在鬧饑荒的時候,即便是官府網開一面不再催著讓他們交稅,他們還是吃不起飯。所以,此時他們為了填飽肚子,別無他法,只能夠吃些草根啃啃樹皮。等到這些東西都被吃完了之後,他們唯一能吃的東西也只剩下那個很難消化甚至吃上幾次就可能會斃命的觀音土了。

百姓生活習性和地形有很大聯絡

我們中國的地形結構,大部分河流湖泊都分佈在南部地區,而且南方地區一直以來的糧庫都非常充足,也根本不會太過於懼怕饑荒。但是就在頻繁發生災難的北方,原本河流就比較少,而且即便是現如今21世紀,北方也一直都在進行著“南水北調”工程,以此來解決北方缺水的情況。在歷史上,一般水域缺乏的北方地區,如果一旦面臨災難,那麼災民也都是要以幾十萬來計算的。

所以說,即便是在河流裡會有無汙染的魚蝦,但是這些災民們也早已經被餓的沒有體力了,畢竟捕捉這些魚蝦是一項體力與技術全部具備的活,原本就餓得走不動路的災民,又怎麼會有更多的力氣去捕捉這些活蹦亂跳的魚蝦呢?即便是有一些災民擅長於捕捉魚蝦,但是又需要捕捉多少耗費多少體力才能夠餵飽這幾十萬如此飢餓的災民呢?

更何況魚蝦雖然味道鮮美,但是畢竟是在河流稀少的北方,滿地的野菜甚至比魚蝦更容易獲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古時朝代的封建落後的思想,很多古代的百姓們所接受的思想也是相當的落後,很多的百姓也都會覺得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更何況捕捉魚蝦還需要一些專業的工具,然而挖野菜僅憑自己的兩雙手就可以了,省時省力。還有,野菜可能直需要隨便煮一煮就能迅速吃到嘴裡,然而製作魚蝦卻是非常麻煩的。在當時完全吃都吃不飽的情況下,他們想要吃飽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有誰又會去選擇處理這些難做的魚蝦呢。

時代的變遷

伴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現如今的人們,無論是遭遇了哪種程度的災難或者饑荒,人們也都已經有了足夠的信心去面對去承擔。因為此時我們的背後已經有了更強大的支撐力,一個就是我們現在強大的中華民族,一個就是我們尊敬的袁隆平老先生。每一個故事在發生的過程當中,或許總會出現一些讓我們感覺到非常意外的事情,甚至可能還會感到無限的恐懼。

但其實,無論是什麼事情,只要它發生了那就一定是會有所徵兆的,除非是你完全沒注意或者沒感受到它的存在。倘若任何發生過一些事故的企業都能夠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做到對於安全問題的絕對重視,那麼他們又怎麼會有意外情況的發生呢?同樣的道理,其實古代的饑荒也都是能夠有預見的,最終導致的原因還是因為因為官府的能力不足,即便他們會有所預見,但是他們依舊還是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改變現狀的。

結語

可能我們沒有經歷過這些重大災難的人是沒有辦法進行親身體會的,但是如果是經歷過這些災情的人們,也一定能夠感受到災難發生時的那種無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古代饑荒最嚴重的時候,那些災民之間甚至還發生過一些人吃人的慘狀。但是如果不是真的已經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那麼又有誰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參考文獻

《世界名人語錄》